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附图由作者提供
访贤
文/王成
上世纪九十年代第一秋访电影《少林寺》武术总指导马贤达教授时,我还是一位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当时还没有为搏联创办《王成搏击导报》,只是拿着油印掉色柒指的搏联可行性报告和十八岁出版的《武术百功》《王成诗选》二本书,乘县城发往省城的客车,出西安城东客运站坐出租车(坐公交车耗时,下车又需步行且易迷路,省不了这个钱的),去建西街省体委(原址)登门征询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体委副主任、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主任马贤达教授对搏联的意见。
搏联是什么?
一九八七年,我研究并呼吁以中国政府名义在全球发起和牵头组织创建全新的世界级综合性搏击运动组织——世界搏击运动联合会(简称搏联)。旨在把国际武术联合会、国际柔道联合会、国际拳击联合会等所有国际性搏击运动组织融为一体,形成国际单项搏击运动团体之间的联合组织。以利于世界范围内各流派搏击运动之间的团结、交流、借鉴与提高,并通过本会的一切活动促进世界的正义、和平与发展(搏联宪章草案暂略 )。
不止于此,作用还在于借此提升中国武术、中国体育及国家形象崭新的威望和美誉度。同时,按国际惯例,便于将搏联总部设在发起国,这对以中国(北京)为中心的世界搏击体育、经济和文化的创新发展大有裨益,也将大幅度提升中国(北京)和全球搏击运动的国际地位。
当我摸索到陕西省体委大门已是下班时间,随后,找到体委家属楼马贤达教授家,我鼓足勇气自报姓名被请入户,宾主落座未及品茶,我起身向马教授敬呈了搏联创见简要和自己的书,也得到他回赠的三部个人武术著作。他笑着请我用茶,低头就我书面反映的搏联创见,一边看一边想,反复三遍后,又沉思良久,便当面问了我只有具备全球眼光和中华情怀的搏击家才能提出的深层次问题,我一一做了回答。其间,马贤达教授不止一次的起身、击掌、与我握手,连声称赞:“王成,你真是敢想敢干啊!”
就在这天,通过搏联粉丝、专职体育记者李新民介绍,我为搏联拜访了古城西安另二位武林风云人物,他们是全国武术比赛十连冠、全国人大代表、功夫片《武当》主演赵长军先生(赵先生旧址在西安市长安北路陕西省体育场南门西侧一住宅楼,今早已拆建为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武术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武术队领队兼教练、搏击实战理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孙豹隐先生(孙先生当时地址在雁塔北路南段中共陕西省委),皆领略不同,受益非浅。而在马贤达教授家里谈搏联的时间最难忘,当门铃、电话多次响起门外等侯釆访、邀请讲学等声音时,他伸手示意我继续讲,让儿子多次回复楼道中的排队者:“会客中,请稍候!” ,直到我们安稳的谈完预定及额外的搏联话题。
熟悉王成者都知道,我历来不屑与领导名人合影,我看重的是他们对我开创的事业之特别关注和非常评价,这是远胜雷同合影通俗题词的高值之举。悔的是追梦征途被一堆堆的坎坷困伤,自一九八七年自费为公首研首倡搏联以来,我青丝变雪发,二零一三年马贤达教授病逝后,几位马氏武学弟子和一家博物馆来到大荔,想征购马教授赠我的亲笔题词书籍合影。那一年,我厄运连连,夏季母亲离世后,为缓解经济压力,我躺在医院病床上思来想去,无奈只能忍痛割爱,委托朋友代我完成了这单本不该去做的藏品交易,对我而言,马教授当年的赠品,不仅是藏志藏情的个性藏品,不仅是今生不再的搏联相关文物,更是对体坛后辈搏联创见的先知肯定。如今,悔己恨我有何用?都是自费为公的搏联致贫所逼。
武林泰斗归真多年,搏联王成感恩不断。再一次含泪合掌隔界遥谢李连杰版电影《少林寺》武术总指导、中国武术协会首批武术九段马贤达教授对王成搏联创见的认可和建议。
(感谢搏联义工段晓惠女士整理此文)
作者简介:王成,体坛搏联首倡人。自费为公从事全球体育战略研究三十八年的关中须眉,在人事错位与反差中追求生存价值,曾出俗书当废纸,所办小报成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