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散文
桂林七星公园
徐志赓(浙江东阳)
桂林七星公园
凌霄北斗尘寰落,
聚土堆岩七山括。
洞隐碑林陈古墨,
桥浮卉海画新图。
风生水起流飞瀑,
天柱台高屹静湾。
霞照驼峰花烂漫,
松头鸟影绿云闲
桂林七星公园在漓江东岸,距市中心较近,仅1.5公里左右,据称是桂林市面积最大、风景最美的综合性公园。
学习班快要结束,再过两天即将离桂,我们得抓紧时间游游。
七星景区由普陀山的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峰与月牙山的玉衡、开阳、瑶光三峰组成。北四峰象斗魁,南三峰象斗柄,七峰并峙,几乎处在同一平面上,排列布局犹似北斗七星,故而统称为七星山,景区也由此得名。
景区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特点,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于一体。主要景观有七星岩、花桥、普陀山、驼峰、月牙山以及桂海碑林等,介绍说是到桂林来旅游的人们必游之地。
七星岩
七岩意比高,
岩顶亦堪豪。
天柱连天碧,
依依度水桥。
公园内最著名的景点七星岩位于七星公园普陀山腹,七星岩之名起于宋代,是桂林最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七星岩是地下河形成的岩洞,古时称栖霞洞 ,有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景观。岩洞入口在天玑峰的西南半山腰,出口在东麓,内分三层。下层是地下河,常年有水,有如我们浙江兰溪六洞山的地下长河。泛舟邀游可游览漩矾台、黑岩、鹿洞、光岩等景;中层犹如一条地下天然画廊,游程长达800米。洞内钟乳石遍布,洞景神奇瑰丽。上层高于中层8-12米,残留的痕迹依稀可辨。七星岩石室洞内最著名的是石刻,洞口有唐李邑匿所书的碑刻。洞内摩崖石刻林立,计有270余处,上自唐宋,下至明清,多出自名家之手,有“千年诗廊”之称。
花桥,横跨灵剑江与小东江的会流处,在七星公园西面的入口。原名嘉熙桥,是桂林市最古老的石拱桥。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约八百年历史。桥下四个半圆的桥孔与其在水中的倒影形成四个玉盘,状如满月,形成“花桥虹影”之美景,可谓构思独特、巧夺天工。
普陀山 (与我们浙江舟山的和福建厦门的佛教胜地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根本不可同日而语,是两码事) 位于七星公园的中心,由天枢、天璇、天矶、天权4峰组成。因山上有洞供奉观音菩萨,而按佛教习俗称之为普陀山。
“驼峰”是骆驼山的简称,因其酷似一只卧在地上的骆驼而得名,又因像一只古代的酒壶,所以,也叫它作壶山。明代末年江南名士雷鸣春避战乱而隐居于此。雷鸣春遍种桃花,著书立说。他为人豪饮,醉必长啸,自号“酒人”,死后葬于山脚,山上刻有“雷酒人之墓”。每年春天,桃花红遍,仿佛给骆驼山披上赤霞,景色极其优美,古人因此称之为“壶山赤霞”,即驼峰赤霞。这是桂林十六景之一。该山在普陀山后,两侧有动物园、盆景场、花圃和茶室等。
月牙山
由七星山的玉衡、开阳、瑶光三座山峰组成,因山腰有一岩石,远望酷似一弯新月,故得名。又因山中有龙隐洞,龙隐岩,也叫龙隐山。
山上有月牙岩、襟江阁、丹桂岩、龙隐洞、龙隐岩等景点。龙隐岩因岩洞像个布袋子,又叫布袋岩。龙隐岩最大的特点是题刻颇多,明代人就说它“壁无完石”。龙隐岩口建成了“桂海碑林”陈列馆,展列了分散在市内各处碑刻的拓片,供人欣赏,被称赞为“古代书法艺林”。
岩列七星魁斗横,
花桥溪畔恋飞虹。
月牙山上揽牙月,
龙隐洞中寻隐龙。
桂酿池边熏桂酿,
芙蓉柱下赏芙蓉,
栖霞真境神仙地,
玉笋石莲迷幻宫。
桂林七星公园——
桂林七星公园-
栖霞寺(图)
桂林七星公园——
华夏之光(图)
桂林七星公园
凌霄北斗尘寰落,
聚土堆岩七山括。
洞隐碑林陈古墨,
桥浮卉海画新图。
风生水起流飞瀑,
天柱台高屹静湾。
霞照驼峰花烂漫,
松头鸟影绿云闲。徐志赓,生于1947年,1966年高中毕业于浙江金华二中。1978至1982在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教育系学习,任班长。毕业后在东阳教师进修学校、东阳县委宣传部、市属高中、东阳市政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