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奎方 山东菏泽成武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虎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菏泽市美协工笔画艺委会副主任。1988年毕业于菏泽师专美术系,1995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先后受业于著名画家靳庆金,成弘夫、王进、上官超英,张立辰 、张凭 、胡明哲、金鸿钧等教授。擅长花鸟画,能工善写,尤擅画虎。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画展并举办个展和联展,多幅作品在《中国书画报》《文艺报》《花鸟画研究》《山东画报》《美术报》等专业报刊上发表。多幅作品被艺术机构和私人收藏家收藏。
神雄雅润有乾坤
一一观张奎方画虎有感
上官超英
“古中华虎”化石鉴定,约在200万年前就有虎的存在了,并且中国是虎的原产地。在先民的洞穴画中可看到虎的身姿,所以中国人对虎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诗词、歌赋、故事对虎赞美有加。
虎被谓之山中之君、百兽之王,不仅是刚勇驱凶、镇鬼禳灾、吉祥如意的象征,图腾崇拜和文化传说更使虎成为中华民族沟通人神、联系自然、祈福辟邪、生生不息的最为长久和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文化现象,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题材。
从中国美术史上看,从岩画、敦煌壁画之后,几乎历代都涌现出不少画虎的名家和高手。如宋代的石恪、包鼎、李公麟,元代的包寀、周耕云,明代的赵廉、戴进、商喜,清代的华新罗,近代何香凝、高剑父、张善孖、刘奎岭、高奇峰、胡藻斌、刘继卣,现代汤文选、冯大中等。可见虎这一画题深得画家青睐和观众喜爱。
正是因为画虎的大家高手众多,给后人画虎增添了难度。难点不仅是避其俗气,易其雷同,难在创出自己的画虎风格并得画界观众认可。张奎方画虎显露出自己的才情,他在创作上紧紧抓住虎的文化内涵,在意境上,把虎的孤傲之风,变为温和之境。从眼神传情,追求潇散,使这一森林之王,威猛刚勇的背后,更多的是可爱动人的风骨。
张奎方画的虎是华南虎,是虎类中最古老的群种。世界上虎共有九个亚种,其中三个已灭绝,目前六个亚种中,华南虎是最原始的一种。这种虎体形纤细,头圆宽大,腹薄耳短,肢粗尾长,胸腹乳白,身橙黄色。因野虎灭绝,人工饲养渐失天野之性,多变温顺之态。
所以奎方在画虎时着力表现虎的俊健和优美的身姿以及由内而外的精神气度。寒来暑往,数十年如一日,他痴迷于虎的研究与探索,写生不断,非一般画者技巧能及。作品从繁到简,从工笔到小写意再到大写意,多种笔法巧妙从容地将虎的形体结构、动态神情、意境意趣,画到独具匠心。为了艺术形式上高层次升华,张奎方为此九朽一罢,煞费苦心。
对于没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平原给画虎写生体验带来不便,但宽广视野和持久的定力,磨练奎方的意志。从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张奎方以宽仁的胸襟和博雅的才情,创造出一套自己画虎的笔墨表现形式。
整体细腻的把握虎自身各种关系,作品栩栩如生,格调高雅。他对虎的背景表现也恰到好处,各种树石草木,渲染的得心应手,与虎的主题相得益彰。
他尽将虎放神八极,心骛大荒,回归之愿诉说于眼神,把画家自己的秉赋、学养、阅历、心胸融入其中,赫然地营造出一个天地圆融,虎归山林威震大岳、傲立苍穹的虎之世界,用拟人化手法和独有的情感表现出虎浩荡深雄的境界,阐发出自然贴切的感人画面。
因此他的作品屡屡在全国展览中入选获奖,这是他苦心孤诣得来的结果。不仅是画虎豹题材,奎方在其它花鸟画作品中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近几年张奎方越来越受到画界的关注。
“乾坤义气为虎神,咆哮尚阚谁相亲。浮云满谷随相震,啸地生风鼓气新…”唐代陈元光这句虎诗可谓淋漓尽致。愿我们在欣赏张奎方这些虎题材的作品时,能给观众带来平原一虎声清爽的愜意和新气。
2023.9.6日夜于双英居
上官超英(山东省美协第五、六届副主席,中国超大写意艺术创始人)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