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深处的回响
——《梦里千回思父母》歌曲的创作历程剖析
作者:张速平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往往在生活的洪流中匆匆前行,常常被生活的琐碎与喧嚣所淹没,以至于忽略了内心深处那份最质朴、最深沉的情感——对父母的感恩。正是这份情感的触动,让我提笔创作《梦里千回思父母》这首感恩之歌。
创作之初,我并未刻意寻找灵感,而是让思绪自然而然地流淌。夜深人静之时,闭上眼,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些与父母共度的温馨岁月。梦里,父亲的背影依旧挺拔,母亲的笑颜依旧温暖,那些平凡而又珍贵的瞬间,如同电影掠过在我的脑海中回放。正是这些记忆,构成了歌曲最初的轮廓,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始终如一。
在歌词的创作过程中,我试图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场景的转换,唤醒读者内心深处对父母的思念与感激之情。歌词中既有童年的温馨回忆,也有青春追梦的离愁别绪,最终回归到对家的深深眷恋和对父母无尽的感激。
我力求每一个字都能精准地传达出对父母的感激与思念。从“夜里想起了故里”到“梦里回到了故土”、从“尝尽了生活的苦”到“为儿女把幸福守护”,每一句都是对过往的深情回望,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祈愿。
我也尝试用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家庭生活的温馨画卷,让读者在聆听时,能够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的父母,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旋律是歌曲的灵魂。为了让《梦里千回思父母》更加感人,我反复推敲并请许海鹰老师对关键词的韵脚进行指导和调整,力求旋律既能承载歌词的深情,又能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最终,经与许老师共同探讨,我选择了一段温柔而又略带忧伤的旋律,它如同一条细流,缓缓流入听众的心田,唤醒了每个人心中那份对家的渴望与对父母的思念。
《梦里千回思父母》不仅仅是表达个人情感,更希望能引发人们对于亲情、感恩等话题的深入思考。每当旋律响起,仿佛就能看见无数人在夜深人静时,默默流泪,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梦里千回思父母》的创作,有许老师这样的智者相伴,通力合作,是我最大的幸运。在此,特向许海鹰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愿我们怀揣着一颗感恩之心,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每一刻,不忘初心,常怀感恩,让爱与温暖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间。
作者简介:
张速平,汉族,1962年8月生,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广东省人大代表。现任:中国香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副会长,潮汕文学院副院长,阿联酋迪拜广东商会名誉会长,阿联酋迪拜潮汕总商会名誉会长,安徽省九华山书画院顾问,汕头市国标舞协会名誉会长,广东省粤东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荣誉主席,北京翰林书画院艺术品鉴赏收藏委员会名誉会长,北京翰林书画院广东墨缘阁艺术馆馆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