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赋
浩渺青史,载无数英雄之业;苍茫大地,铭铁道兵勇毅之勋。当国之兴替,逢战之纷纭,铁道兵者,横空出世,立不世之功,书壮丽之篇。
解放战争之时,九州板荡,山河破碎。国民党军溃败之际,毁铁路以阻解放之师,冀延残喘于一隅。然铁道兵众将士,怀壮志,赴艰危。48年夏迄49年底,携手铁路员工,冒硝烟烽火,顶雨雪风霜。披荆斩棘,抢修线路,达一千六百余公里;栉风沐雨,重建桥梁九百七十六座。车站房屋复立,信号设施再全。使京汉、粤汉、陇海等干线,通途重畅,如血脉之畅于躯,为解放大军南下西进,畅其路,运其辎,奠胜战之基,开太平之端。其功若星耀长夜,破混沌而启晨曦。
抗美援朝之役,烽火熊燃,半岛焦土。美军恃强,狂轰滥炸,欲断我运输后援。铁道兵十师赴朝,隶志愿军总部,号铁道兵团。英勇之师,临绝境而无畏,处险地而弥坚。铁轨炸断,连夜抢修;桥梁毁塌,奋身重建。寒江破冰,架浮桥以通途;峻岭穿隧,辟险道而畅运。敌机肆虐,血溅丹轨;弹雨倾盆,志愈弥坚。与铁道工程指挥局诸部协同,创“打不烂、炸不断之钢铁运输线”。物资能源源而至,雄师得滚滚向前。三年苦战,终迎停战曙光;勋业赫赫,长留半岛青山。此乃铁道兵之勇,护正义之师,扬国威于异域,铸和平之础石。
和平建设之期,铁道兵未敢稍息,奉命投身祖国山河之重塑。东起海滨,西至大漠,南达雨林,北抵寒原。逢山凿路,似愚公之移山;遇水架桥,若精卫之填海。黎湛、鹰厦、包兰、贵昆、成昆、襄渝、青藏……铁路干支线,五十有余。崇山峻岭之间,深壑大川之上,皆有其奋战身影。汗洒荒野,情注轨枕。钻隧洞,斗岩坚,风枪震响,石屑纷飞;架高桥,凌渊险,钢梁横空,长虹卧波。北京地铁,启地下交通之新纪元;中尼公路,连中外友谊之新纽带。高峰之际,四十万众,齐心协力,志在四方。建成铁路一万二千余公里,路网纵横,缩地有术,促经济之腾飞,助民族之复兴。其奉献也,如春风化雨,润华夏之大地,育繁荣之繁花。
铁道兵之精神,熠熠生辉,烛照后人。对党忠诚,信念如磐,听党指挥,矢志不渝。祖国召唤,挺身而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艰苦奋斗,不畏艰辛,风餐露宿,以苦为乐。技术精湛,精益求精,创新进取,勇攀高峰。团结协作,众志成城,诸部齐心,其利断金。此精神也,为民族之瑰宝,当传承而弘扬,励来者而奋进。
奈何岁月流转,体制变革。1982年,铁道兵建制撤,人员归铁道部。虽编制不存,然其功绩不朽,风范长留。铁道兵之历史,如雄浑乐章,奏响于往昔,回荡于今朝。英雄已逝,浩气长存;勋业已铸,英名永传。
嗟夫!铁道兵,以热血沃中华大地,以铁骨撑民族脊梁。其事迹,当勒石而铭,其精神,应传诸万世。愿后之来者,怀敬仰之心,继先辈之志,为中华之崛起,铁路之辉煌,砥砺前行,再谱新篇!
编辑:飞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