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曹长泽作品
甲辰冬吟之廿六
☘️《 七律·行走 》
茅舍窗前寒气流,
暮云渺尔隐花洲。
柴门半掩布衣去,
夜雨飘零才子愁。
眼望楼台思往事,
心知人物换新游。
从今漫步逶迤路,
行走山林无所求。
甲辰年冬月初三
(2024.12.3)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行走》描绘了一幅寒夜行走的图景,意境深远,情感细腻。首联以寒气和暮云开篇,奠定了清冷基调;颔联通过柴门半掩、夜雨飘零,映衬出才子的孤寂与哀愁。颈联由眼前楼台引发对往事的回忆,同时透露出人事更迭的感慨。尾联笔锋一转,展现出诗人超然物外、漫步山林的心境,表达了无所求的豁达情怀。
🔸🔸🔸🔸🔸🔸🔸🔸🔸
🔸🔸🔸🔸🔸🔸🔸🔸🔸
曹长泽作品
甲辰冬吟之廿七
☘️《七律·心绪》
初冬闲步百花洲,
曲岸亭边清浪流。
感慨黄昏吟日月,
抚摩白发忆春秋。
平生抱负未能尽,
晚岁相知何必忧。
君子之交有情意,
可邀心绪荡轻舟。
甲辰年冬月初四
(2024.12.4)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心绪》以初冬闲步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诗中“曲岸亭边清浪流”与“黄昏吟日月”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的意境。作者抚摩白发,回忆春秋,感慨平生抱负未尽,但随即以“晚岁相知何必忧”展现出豁达情怀。末句“君子之交有情意,可邀心绪荡轻舟”升华主题,寓含深厚友情能慰藉心灵之意。
🔸🔸🔸🔸🔸🔸🔸🔸🔸
🔸🔸🔸🔸🔸🔸🔸🔸🔸
曹长泽作品
甲辰冬吟之廿八
☘️《 七律·与同砚观赏
济南诗画展览有感 》
初冬恰遇艳阳天,
同砚相逢会展前。
一纸丹青凭妙手,
千秋翰墨有豪篇。
国中文脉民间和,
笔下词源世上传。
陶冶性情心绪悦,
滋生风韵作谪仙。
甲辰年冬月初五
(2024.12.5)
注释:
风韵—在诗文、书画中,“风韵”常用来形容作品的风格和韵味,如山水画的淡雅色彩和细腻笔触所展现的独特风格。
谪仙—古人称誉才学优异的人。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与同砚观赏济南诗画展览有感》以初冬艳阳天为背景,描绘了与同窗共赏展览的雅趣。诗中“一纸丹青凭妙手,千秋翰墨有豪篇”展现了展览的艺术魅力与深厚底蕴。尾联“陶冶性情心绪悦,滋生风韵作谪仙”表达了观赏后的愉悦心境与超脱之感。
🔸🔸🔸🔸🔸🔸🔸🔸🔸
🔸🔸🔸🔸🔸🔸🔸🔸🔸
曹长泽作品
甲辰冬吟之廿九
☘️《七律·幽静》
风吹暮霭晚峦纭,
寒气飞扬峰影纷。
雪染千山披素甲,
天开四野现白云。
纵情礼乐琴樽雅,
寄兴泉林翰墨殷。
踏遍人间幽静处,
梅花独自放清芬。
甲辰年冬月初六
(2024.12.6)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幽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幽远宁静的自然景致与超脱尘世的文人情怀。首联暮霭、寒气,勾勒出一幅清冷的山峦画卷;颔联雪覆千山、云漫四野,更显天地广阔,意境悠远。颈联转入人文,礼乐琴樽与泉林翰墨,展现了诗人的高雅志趣。尾联以梅之清芬,象征高洁自守,点明主题。诗作情感深邃,成功地传达了幽静之美与文人心境的和谐统一。
🔸🔸🔸🔸🔸🔸🔸🔸🔸
🔸🔸🔸🔸🔸🔸🔸🔸🔸
曹长泽作品
甲辰冬吟之三十一
☘️《 七律·迎新历 》
北渚清波漾鹊桥,
初冬霜露送寒潮。
晓烟千片云遮水,
夜雨数声风弄箫。
纵使阴晴多变化,
依然谈笑乐逍遥。
怀情得句迎新历,
乘兴吟诗盼治朝。
甲辰年冬月初八
(2824.12.8)
注释:
新历—公历纪年法。
治朝—政治清明的朝代。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迎新历》以清新雅致的笔触描绘了冬日景象,北渚清波、霜露寒潮、晓烟云遮、夜雨风箫,构建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中虽含天气多变之意,却难掩诗人乐观豁达之心,谈笑逍遥,情怀高远。尾联以迎新历为契机,乘兴吟诗,表达了对美好治世的期盼。
🔸🔸🔸🔸🔸🔸🔸🔸🔸
🔸🔸🔸🔸🔸🔸🔸🔸🔸
曹长泽作品
甲辰冬吟之三十二
☘️《 七律·花室 》
岸畔轻风吹绿茵,
明湖花室卉香醇。
水仙一画成佳作,
梅蕊三冬迎故人。
岁暮微寒疏影动,
庭幽细雨淡妆新。
借来几朵闻乡味,
飘逸清芬报孟春。
甲辰年冬月初九
(2024.12.9)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花室》描绘了花室周遭的雅致景致,意境优美,韵律和谐。诗中“水仙一画”、“梅蕊三冬”等句,巧妙融合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展现出季节变换中的生命活力与温情。岁暮庭幽,细雨淡妆,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尾联借花思乡,清芬报春,情感真挚,余韵悠长。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