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融融的初冬,“六色荷”读书会迎来了她的六周岁生日。六年的时光,宛如一泓清池,六朵荷花与六载的天光云影,同生共舞,流光溢彩。
六荷姐妹虽同居岳阳,但或长期或短期总有在长沙、深圳、海口、东北、美国等地探亲、带孙的,聚少离多。周年庆典就是我们放浪形骸,放飞友情的日子。为了使这个日子更具浪漫色彩,大家决定来一次义乌·横店快乐行。于是乎黄荷·娅丽在儿子媳妇的协助下紧锣密鼓做旅行攻略,什么门票啦,住宿啦,行程顺序啦,一一安排停当。白荷·鸿子则负责购票,这也是个麻烦差事。岳阳至长沙,长沙至义乌,而且往返。六姐妹加俩姐夫,八个人的身份证要一一输入,中间还因突发特殊情况提前出发改签一次,我啥也没干,光听,脑袋里就都是浆糊了。
11月8日,清晨,习习凉风中,我们迎着朝阳,在岳阳东站乘G871出发,长沙转乘G1332直奔义乌。
姐妹们在一起,并不觉得旅途枯燥乏味,因为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天儿,看不完的窗外风景。一路杂谈一路笑语,下午2点准时到达义乌。一说义乌,全世界都马上会把它与“小商品”系在一起,但对于我们来讲,文创园和中东风情街更具魅力。
走进文创园,“老车站1970”几个立体大字,把我们从现代都市的繁华带回到我们经历过的七十年代——老旧的厂房、陈旧的设备、幽深的小巷、斑驳的墙体,无不向我们述说着义乌的历史和发展。义乌人是聪明的,留下自己的足迹,见证走向世界的脚步。
文创园里没有店铺,没有售卖的吆喝声,只有清静。“慢时光”仿佛脉脉的流水,姐妹们也像回到了孩提时代,一辆旧摩托车也去骑一下,一张招贴画也做背景合个影,那个悠哉,那个随性,就像皇帝在他的御花园,俯仰间都是惬意与闲适。
文创园的外面,则是另一个天地。夜幕下,霓虹璀璨,人流如织,群星闪耀,不辨东西。我茫然地跟着姐妹们走,不时看见高高矮矮胖胖瘦瘦的黑人穿梭,眼前的建筑也别有特色,感觉像出了国。哦,原来这就是到义乌必须打卡的异国风情街。大家说,来到风情街,不吃顿正宗西餐,那是没道理的。餐馆店铺一家挨着一家,阿拉伯的、印度的、韩国的、巴西的、泰国的......我们站在那里,像皇帝选妃一样,清一色的妖娆,有点无措手足。最后看土耳其苏坦餐厅人气特旺,得,就这儿了!走进去,大厅富丽堂皇,肉香氤氲,座无虚席。点菜,在岳阳我都不知道啥酸啥辣,从没出过国门的我第一个“让贤”,反正我的胃绝对宽容,容得下中外南北东西,随你们拿过刀叉的去点吧!第一次吃正规的西餐,各式烤肉、匍匐面包、香草馅饼……呼啦啦上一大桌子,我笨笨地拿着刀叉不知道该向何处开战。仔细嚼,慢慢品,由于段位不够,终究说不出这西餐的好,但不出国门,能跟姐妹们在这世界商城一起品尝异国风味,看那个土耳其帅哥上菜时彬彬有礼的样子,不美也美。
翌日,我们不敢睡懒觉,分为两组,打网约车按既定计划奔赴充满传奇色彩的横店。薄阴的天气丝毫没有降低我们的热度。出了义乌,山山岭岭,远近高低地围着我们转,70里左右的路程,的哥把他的“侃功”发挥得淋漓尽致——义乌原来如何穷啊,现在如何富啊,外国人多啊,货仓爆满啊……口若悬河,汩汩滔滔间,横店倏忽就到了。透过车窗,第一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壮观的双檐彩绘牌坊,上书“横空出世,店乃一城”。一看便知,这是一副嵌名联。横店原本一贫困小镇,因建了影视城而横空出世,一下子成了“东方好莱坞”,不得不惊叹首创者的智慧与勇气。住进事先预定好的典雅精致的全季酒店,放下行囊,粉荷·君龙在手机上找到“醉江南”,团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饭好菜好酒好价格好。这几个年轻的“娭毑”在网络世界里无所不能,我只管享受就是了。稍事休息,我们就急切地就来到团票预定的第一个景点——梦外滩。这是一个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上海为主要原型的大型影视体验度假区。
走在梦外滩的石板路上,我们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的旧上海。两旁的欧式建筑,带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向我们扑来。和平饭店、汇丰银行、海关大楼、各式店铺,犹如一幅精致的画卷,在我们眼前缓缓展开,讲述着那个时代的繁华与热闹。到了十里洋场,“百老汇”是必须进的。依着原来的样子,七曲八折地排队,找座位,候演。一场有水准的异域风情表演——除了钢管舞、踢踏舞等,还在舞台上看到精彩绝伦的水上花样游泳,那真是别开生面。还有那漂亮、阳光的外国女郎,都给了我们久违的美的享受。
最美的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时刻,这里的每一栋建筑,每一条街道都被温暖的灯光笼罩,散发出一种迷人的韵味。梦外滩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我们找回了那份久违的诗意与浪漫,感受到了那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梦外滩归来,我们已是醉意朦胧,简单的晚餐之后便沉沉地睡去。
一觉醒来,已是天光大亮,天上飘起小雨,远山近树都朦胧在雨雾中,空气里弥漫着草木的清香,这更激发了姐妹们的雅兴,这点小雨哪能阻挡住我们的脚步,走,向明清宫苑进发。
去明清宫苑,我的期望值真不高,不就是个山寨版故宫嘛,见过真的,这假的哪经得住玩!可是当我站在“乾清门”广场环视四周,还是被震撼了。这个克隆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磅礴的布局,宏伟的气势,广阔的空间,红墙金瓦白玉栏杆,就差个皇帝了。原来风靡一时的《大明王朝》《甄嬛传》等热播电视剧都是在这山寨版故宫拍摄的,看的时候真不知道。这8个亿花得值!
强烈的代入感,让姐妹们流连其中,御花园、九龙壁、太和殿、乾清宫……我们坐在自驾的电动车上,披着微雨,穿梭于各宫之间,不禁想起永乐大帝,想起康乾盛世,想起大明、大清的辉煌与颓废,真是无限唏嘘。天上的乌云压着大殿,潇潇冬雨带来阵阵凉意,无形中增加了些许的凝重与萧肃。走进“御花园”,楼台殿阁立马温馨起来。虽是初冬,木芙蓉依然展着笑容,芳草青苔也还嫩生生地匍匐着,到底是江南,冬来草不凋。不过,这种檐牙高啄、花木生香的地方,要穿个古装才搭配——裙裾飘飘,环佩叮当,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呵呵,你若年方二八,倘有皇帝或者张生经过,说不定也能演绎出一段佳话。
来横店,咋也得捯饬个“景”才好玩,那就拍古装照吧。绝佳去处就是“清明上河图”园区。它是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明清上河图》为蓝本建造的。在高大巍峨的“汴京”城门前就有许多家出租古装的店铺。一顿讨价还价,就兴致勃勃地选服装、换衣服、化妆,一阵粉饰之后,姐妹六人摇身一变,俨然是穿越到大清,又从大清穿越到大宋汴梁城的红粉丽人,当然老妪我只是个凑数的。进得“汴梁城”,我们就被这遥远的繁华晃得眼花缭乱。沿着御街前行,拟商铺,拟商人、真货架,小商品,加上如织的游人,还真营造出了那汴梁城市井的喧闹与繁华。而那些疏密有致的亭台楼阁、轩廊水榭,雕栏玉砌,用《阿房宫赋》里的句子来描述最恰当不过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还有那长桥卧波,复道行空,更有汴河的波光粼粼,河岸的绿柳如茵,画舫的精致典雅,这佳境,这美景,吸引着姐妹们轻移碎步,登楼远眺,临水照镜,扶栏喟叹,飘飘然欲羽化而成仙。
临近中午,游人渐稀,姐妹们寻得一处亭台,累了,坐下来小憩,提起昨晚拍宫廷戏的笑谈,自然又来了兴致。搞个主题,台词自拟,一部手机,定点拍摄,也不分什么内景外景;没有三脚架,什么推、拉、摇、移这些拍摄技巧根本没法用,更别提特写了,就是胡子眉毛一起抓,还不能后期配音,就一锤子买卖。黄荷·雅丽负责摄像,把个平时说话都不高声的王姐夫抓来喊画外音“某妃驾到”,真是难为他了,我差点就憋不住笑。真佩服这些六〇后,还有我这个四〇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脸不变色心不跳地作了一顿妖,赢来围观的游人啧啧称赞,几个身穿宋朝服饰的小年轻特别地喜欢,要与我们合影留念。后期剪辑的事就交给白荷·鸿子了,她干事麻利又有创意。她给短片取个名字——《太后吉祥》,亏她想得出!本来就是玩,就是个开心搞笑,事先哪里想什么主题副题的,聪明人总是能弄点让人出乎意料的花样。不过我这个“太后”可不是白当的,一周来,得各位“妃子”悉心照顾,带我打车,教我“群付款”,上车帮我安排座位,下车照应着别摔着碰着。呵呵。我真担心她们会把“太后”宠得不辨东西
六天的义乌·横店快乐行,给我们的六周年庆典添上浓墨重彩的 一笔。由义乌的“慢时光”开始,以《太后吉祥》收尾,逛过“上海滩”,走过“香港街”,进过“百老汇”,闯过“秦王宫”,徜徉于 “明清宫苑”,流连在“清明上河图”,牵着手,贴着心,春风满面,情谊绵绵。人生有这样异父异母的亲姐妹,夫复何求!在未来的日子里,惟愿友情不老,荷香更幽长。
郑寒梅,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崇尚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简素。有多篇文章见诸报端和网络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