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八回中,宝玉到梨香院探望宝钗的病情,其中一个重要情节是二人互看通灵宝玉和金锁。宝钗看到宝玉“项上挂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那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便好奇地说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地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而且,说着便凑到宝玉身前。宝玉当然很高兴,“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内”。宝钗小心翼翼地将其“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尽管“字迹过于微细”,需要“观者大费眼光”,但耳聪目明的宝钗还是看懂了这块通灵宝玉所镌的篆文内容一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而且,宝钗还“念了两遍”。宝钗为什么“念了两遍”?还有,宝钗的丫头莺儿为什么“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最关键的是莺儿下面的一句“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宝玉得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便央求也要“赏鉴赏鉴”,宝钗被宝玉“缠不过”,便“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玉也是小心翼翼地“托了锁”看,当看到锁上“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篆字时,也“念了两遍”,而且“又念自己的两遍”。聪慧的莺儿要进一步挑破这其中的姻缘,被宝钗给打断了,支开了。在宝玉和宝钗正在“混闹”的时候,外面人说道:“林姑娘来了”。
“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地走了进来。”“一见了宝玉”,林黛玉醋意马上来了,“嗳哟,我来得不巧了!”“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

如果让林黛玉早来一会儿,赶上宝玉和宝钗互相“赏鉴”玉和锁,特别是看到玉和锁后面“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篆字,再听到莺儿和宝玉说“是一对儿”的话,场面会更尴尬,林黛玉的反应一定会更强烈,甚至有可能发生更不愉快的事儿。
这其实就是作者曹雪芹对情节和故事节奏处理的高明之处,既让情节有点波澜,又不让情节波澜太过,不出现波涛汹涌的情况,节奏、分寸拿捏得实在好。
想学文学创作吗?请跟曹雪芹学。
卢祥云,在多年老干部工作和老年宣传工作中,喜爱《红楼梦》,曾任辽宁省铁岭市《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多次参加全国《红楼梦》研讨会,发表多篇论文,其中《红楼梦时代背景新考》发表于《红楼》杂志2002年第一期;《从端木蕻良细说红楼梦看端木先生》发表于北京曹雪芹研究会编辑出版的《曹雪芹研究》。与女儿合作出版《梦回人生》,在网络发表多篇读《红楼梦》随笔,疫情期间用书法抄写完120回《红楼梦》。现又开始抄第二遍《红楼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