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快乐的苗王城
——贵州旅居有感之九
文/刘玉伟
我们那天坐马师傅的车从红石林景区回来时,又顺便去了一趟也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的苗王城。红石林在盘石镇,苗王城在正大乡。苗王城离铜仁市更近一点,从我们住的田坪镇康养基地,要去红石林的话,苗王城是必经之地。苗王城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基地、西部影视拍摄基地。电视剧《战士》、《边城汉子》、《风雨梵净山》等就是在这里拍摄取景的。另外,苗王城还是贵州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苗族绝技绝活之乡、花鼓艺术之乡、还是万亩茶海和银器之乡。
苗王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至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最早是答意苗民长官司驻地。宣德至嘉靖年间经苗王石各野、龙达哥、吴不尔、龙西波、吴黑苗等长期经营逐步成为腊尔山区南长城外围的“王者之城”。苗王城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分为东城和西城。原有城墙2000余米,面宽4尺,底宽6尺,高9尺,有4个城门,城内有11条巷道,巷道内有11道寨。是湘、黔、渝边界上保存较好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建筑为一体的苗疆古城,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苗王城对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是免门票的,但需要购买10元的保险费。走进苗王城,一条宽阔的主道直通苗王城的城门楼,大路的一边是一个个卖土特产的摊位,还有各种让游客眼花缭乱、琳琅满目的苗族服饰和各种各样的商品店。另外一边是空旷的广场和茂密的树林。一处广场的中央,巨大的圆石盘上“中国苗王城”五个大字被几条飞龙护拥着。
突然,我们被一阵欢快的鼓声所吸引,两个身材健壮的,赤膊的苗族小伙,正在城门楼前跳跃着强悍、狂放的鼓舞。鼓前是一个大大的牛头骨,那长长的弯弯的牛角让我们都忍不住上前抚摸几下。城门楼下,四个漂亮的苗族姑娘端着花碗,为进城的游客敬献米酒。高高的门楼前,那幅对联写得真好,道出了所有苗家儿女的心声:“薪火五千年九黎苗乔腾飞起/征程十万里百战英雄归去来”。
我们走进苗王城,浓郁的苗族风情扑面而来,满身银饰的盛装苗家阿妹会热情卡歌,拦门礼奉上的是醉美的苗家米酒,青瓦木房里是香喷喷的菌家饭菜,纺车边与编织花带的少女说的是难懂的苗语,多情黛帕留在英俊小伙脸上的是爱的锅烟,古树下迷狂娱神的是神气的苗老司。还有好听的情歌、木叶歌、敬酒歌等,都会让你在歌声和酒香里陶醉其中。
我们继续朝巷道里走,有一家苗族服饰店又吸引住了大家的目光。“老大”张秀英和李秀花在千户苗寨时,就想拍一套身穿苗族服装的照片,这家店的服装更全更好,她们和店家姑娘讨价还价后,每一个人都拍了十多张照片。我们朝出走的时候,四月八广场上的演出正在进行中,演员和观众互动的欢声笑语,一波连着一波。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钢筋穿喉、仙人合竹等神秘莫测的苗家绝技,让所有游客看得都是目瞪口呆,掌声和叫好声更是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都是苗族人民集会欢庆的重大传统节日,该节是由纪念苗族英雄亚努发展而来。每逢节期,苗族同胞要蒸制花糍粑或糯米饭来祭祀英雄,成千上万的苗族男女都要穿上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涌入城坪,吹笙赛鼓,载歌载舞,展演绝技,切磋武艺,以示纪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纪念活动又增加了文化交流、旅游观光、经贸洽谈等内容。四月八广场系松桃苗族群众及湘西腊尔山地区苗族人民欢度“四月八”传统节日的主要场地。1987年5月3日,国家民委正式认定“四月八”为苗族传统节日。
我们在回来的路上,司机老马对我们说,苗王城很大,你们只看到了里面很小的一部分。你们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在苗院子民宿里住上几天,夜间可以漫步灯火阑珊,晨起在鸟语花香中陶醉。那里还有穿寨而过的小河,还有奇特、险峻的绝壁,还有茂密的森林和古朴的青石。我听了老马师傅的侃侃而谈,我们虽说在苗王城里只游览了短短几个小时,但是,已经深深地感到苗王城真的是迷你的所在!苗王城是醉人的好地方!
刘玉伟,2024年12月10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