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 女儿从未走远
澳大利亚•陌桑
前不久,我在佩斯,与女儿一家一同外出,途经一处人家,但见一株高大的树,顶着满树的花朵,从墙里高耸而出,是一种类似家乡的梧桐花,那种淡紫色的喇叭型的花朵,霎那间抓住了我的神经,眼睛里湿润了起来……
来到澳洲后,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类似家乡梧桐花的花。
澳大利亚这里的春天,盛开一种叫JACRANDA的花,淡紫色,花小色深,盛开时,很有气势。然而我,总是联想到家乡的梧桐树,其实,梧桐花并不怎么特别,只是,它,开在故乡。
对梧桐的眷恋,源自姥姥家的小院里。
梧桐树,生长在祖国北方,它很朴实,对土地没有多少要求,就像北方人的性格一样,粗犷豪放。
即便是这样,我依然为家乡的梧桐,赋予了浪漫的情愫。
记得,我曾工作过的医院院子里,有一颗高大的梧桐树,春天里,她盛开满树的花朵,给医院增添着祥和、愉悦的气氛。当春雨潜入夜的早晨,梧桐,落下一地的香魂,漫步在院子里,不忍得踏上去,默默地,欣赏着,她们曼妙的身姿,试听着,她们谢幕时的,窃窃私语。
我请求医院的工人师傅,不要扫除,让她们多停留一会儿,而他们却咧着嘴笑着,大扫帚一挥,将我眼中春花秋梦,无情地带走了。
时逢澳洲的春天,花朵争夺着时令,竞相开放。
从佩斯飞回悉尼,迎接我的,是那些我悉心照料过的树木花草,开放着满园的热情,和袭人的芳香。
然而,我似乎还在等待着什么,总觉得遗忘了、或是错过了什么?是那笼罩着家乡小村的清幽的槐香?还是,那铺满一地的梧桐花?
我知道,无论我走得多远,无论我离开故乡多少年,我依然是那张,飘摇在空中的风筝,线的那头,永远系在故乡。
故乡,当我想起您的时候,我的内心里,总会荡漾起夏日池塘般,最温润的涟漪。
故乡的亲人,当我想起你们,我的嘴角,总会翘起一抹,最为甜蜜的微笑。
故乡的风景,无论它多么的贫瘠,总是我生命中,那一道最亮的风景。
暮色,正在调和着院子的玫瑰花的色彩,晚风,将满院的花香送进我的窗前。
哦,此时此刻,远在北半球的家乡,我的亲人们,或许已经入梦。
哦,此时此刻,家乡的亲人们,或许,有一缕馨香潜入了你的梦境,那便是,我最深沉的思念,和最深情的祝福。
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
十月一日那天,在远隔万里的南太平洋的澳洲,当我隔着屏幕,看五星红旗升旗仪式,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和冉冉升起的国旗时,我,潸然泪下……
我的内心,涌动着一股热浪,一股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化作满眼的幸福和骄傲的泪,肆意地流,尽情地流。
作为旅居海外的儿女,这份柔情,很难用语言表述,就像是对自己的母亲,很难用语言,来表述你对她的深沉的爱一样。
热爱祖国,是因为我的根,深埋在故乡的土壤里。
刚来澳洲时,我在麦考瑞读英语。班上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班主任哈斯波,是黎巴嫩人。哈斯波是一位聪明睿智的人,我很欣赏他。一天,他给我们布置作业,要求所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祖国,我回家后做了充分的准备。
第二天,班里的同学,依次介绍了他们祖国最值得骄傲的历史和人文。轮到我了,我就言简意赅地介绍: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如果算上河姆渡文化的话,我们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或者更长。这句话显然让来自埃及的那几位同学感到不适。我继续我的介绍:我国有长城,有长江、黄河,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五十六个民族,等等。
大多数同学听得频频点头。班主任哈斯波补充说:“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的国家,她在历史上一直强大,从不侵略其它的国家,这个国家将很快再度成长为世界第一强国,领导世界。”
教室里顿时寂静无声。这是在2011年,哈斯波的大胆预判,像一颗无声的炸弹,震懵了全班同学。其实,我也有点懵,虽然,我对自己的祖国怀有强烈的爱和信心,但是,从外国人这里得到这样铿锵有力的答案,还是第一次,况且,哈斯波的语气,就像他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一样地平静而坚定。我观察到,各国学生的表情各不相同,有诧异、有怀疑、有嫉妒、有不屑,只有我,满脸的自豪,和对哈斯波老师的感激。
第一次,在国外,由外国人这样肯定地赞美中国和预判未来,我内心更加充满了自豪和信心,当然,我也认识到到了,世界人们的眼睛的是雪亮的。
艾伦是我的丈夫,他对天空充满探索的愿望。年轻时,他想努力成为飞行员,后来因为视力不达标,放弃了。但是,对于天空,一直没有放弃幻想。
艾伦说;“在我有生之年,希望能够有机会,亲自看到火箭发射。无论去美国、去中国,至少能够有一次这样的经历。”
“这不难。”我胸有成竹地、自豪地对艾伦说:“我们国家每年都有多次火箭发射,我来安排。”
2023年11月,我带着艾伦回国,前往海南的文昌,观礼火箭发射卫星。
早上,从琼海温泉旅馆出发,乘大巴到文昌,在海滩上,远望着发射塔的方向等待着。海滩上密密麻麻聚集着和我们同样心情的人,甚至有些人载歌载舞,倒也没觉得寂寞。艾伦似乎也受到了感染,虽然等待八个多小时,七十几岁的他依然精神饱满。
等到晚上十点五十分时,忽然,发射塔那边,一声巨响,一个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整个天空亮如白昼,天空好像被燃烧了一样,“啪啪”地巨响,好似要震裂天空,卫星在人们欢呼声中,沿着轨道离我们而去,消失在天际。
所有的人都在狂欢,艾伦也在感叹,尽管长久的站立使他的双脚已经肿胀,他依然兴奋不已。
艾伦说,这是人类的伟大成就,而我高兴的是,这成就是我们中国人造就的。
刚来澳洲时,经常被人问到:“你觉得中国和澳大利亚,哪个国家更好?”看着他们的眼神,我心里就有了答案,他们一定认为我会说,当然是澳大利亚。可是,我的回答或许令他们有些失望,我会说:“两种不同的社会模式,各有利弊。”
随着中国的不断成长壮大,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一切都悄然变化着。问我同样问题的人,越来越少,或许,他们也发现时过境迁,今非昔比,虽然他们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但是,理性还是让他们谨慎起来,收起那份天然的优越感和自豪感。自此,再没人问及了。
我还是我,从他们态度的转变里,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我已经不是昨日的我了。
今年,李强总理来澳洲,这是时隔七年后的破冰之旅的访问。在澳华人,奔走相告,激动不已。
七年了,由于时政的变化,中澳关系进入冰冻,这使得我们这些在澳的华人无不担忧,热切地盼望春天来临的信息。
终于,我们的总理来了,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家人一样,内心抑制不住地喜悦。
此次,李强总理的访问行程未包括悉尼,所以,我到处打听怎样报名加入到去墨尔本欢迎的队伍?后来,我遗憾的得知,因为去墨尔本欢迎的华侨已经爆满,组织方已经不接受个人报名,只接受组织和团体,且已满员了。
人,虽然不能前往,但是,心,却紧随其后。
在李强总理访澳的几天里,我每天跟随着新闻走,看到华侨们挥舞着五星红旗,热烈欢迎的场面,我感同身受、热泪盈眶。艾伦看到我盯着屏幕落泪,很是诧异,他似乎难以理解我们的这份特殊的爱国情愫。
热爱祖国,无论我走得多远,时间有多长,我的热情割舍不断;热爱祖国,因为我的魂魄,从未离祖国远去。我生命的源泉,源自我身后,母亲那最深情的目光,我生命的方向,是我眼前那面飘扬着的、最鲜艳的、五星红旗。
秋风乍起时
当第一缕秋风,温柔地抚过,那颤抖发黄的树叶时,叶儿知道,这是曲终人散的时刻到了,回家的路,启程了。
年轻时,看过一部译制影片《荒野有情天》,片中的男主人公帕特瑞克,一位终生漂泊四海的人,在他身患绝症时,爬山越岭,找到了他那在大山深处的出生地,那片已经无人居住的废墟,在那里安详地离世。当时,我感动此片,是因为它有一种特殊的伤感的浪漫,而今,当我要迈入老年的当口,再观这部影片,却有全然不同的感受。内心里,泛生出一种别样的情愫,一种叶落归根的执着,就如同我越来越强烈的思乡情,成为我回归故土的强烈愿望。
当我不再年轻,当我沸腾的血液渐渐平息,当所有的梦,成为过往的尘埃,回家,返璞归真,就成为内心的渴望。
秋风吹走的落叶,带去我的相思,想念故乡的亲人,想念故乡的槐花,想念那熟悉又陌生的小院,那逝去的点点滴滴,回味时,都显得弥足珍贵。
世上所有的人,都有同样的心路和历程。我的丈夫艾伦,已是七十多岁的他,亦是如此,逐渐地在他记忆的沙滩上,捡拾他往昔的贝壳,拼凑起他童年、少年时的美好,揣在怀里,每日翻阅,恰似午后的老牛,反刍着昔日的时光,有点温馨、又有点酸楚。
我知道,是该回家了,那个魂牵梦绕的家,虽然,那里物是人非,虽然,那里爱你和你爱的人已经离你远去,可是,那里依然是你心灵的、最终的归属。
于是,我决定跟随我的丈夫探望他的故乡。自从他跟随着父母,离开了英格兰那片湿冷的土地,已经六十年了。去寻觅他儿时走过的小径,星期天祈祷过的教堂,还有父亲带他去过的古堡……
寻根,是人类内心的一种共识,就如同我们对宇宙的那份执着;那个人类的终极的天问:“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去哪里?”找寻根的答案。
然而,我知道,我的根在哪里,祂深埋在我出生的那片土地,无论我走得多远,我的灵魂离不开祂。回家是一种归途,是心灵的期盼,没有落寞,没有惆怅,也没有悲伤;有的,是回到母亲怀抱时的温馨,有的,是鸟儿归巢时的惬意,是一种归于起点时的自然而然。
我要回去,无论我漂流多久,无论我漂流多远,我要回去,无论回家的路有多远,有多艰难,我要回家,回到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那里是我的故乡。
作者简介:陌桑,女,1958年出生,祖籍山东潍坊。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喜欢文学、心理学、哲学等,在国内从事医务工作,闲暇喜欢写作,偏爱散文,经常在报纸、杂志等发表文章。2010年移居澳洲,从事针灸工作,解除众人身心病苦疾患,传播中华文化中医精粹。
首届“盛世华夏”杯文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征文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0055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