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三章 牛病了

七月里的一天,大清早运来跑来说:“一公牛不太对劲,不合群,卧在地上不咋吃草,把头弯到腹部;走着拉屎,原来是一行烧饼,现在稀稀落落像绿豆汤,淋在腿上,脏兮兮的,总落在队伍后边。”运来满头大汗地说。
“估计牛有病了。你不再等了,赶紧去把病牛牵到窑里,把它隔离起来!”正杰说。
养家禽家畜最怕传染病,来了,鸡倒一片,牛倒一圈。正杰给畜牧局的老齐打电话,说了牛的症状,他的语气很急。老齐说,一个小时后到。
老齐开着电动车来了,老远听到嗡嗡的声音。他穿件黄绸衫,戴着老花镜,跟正杰说话,目光都是从镜框的上面透过来,眸子亮亮的。
“快退了吗?先歇一会儿,喝点水。”
“还有一年多。抓紧去看看。”
石军打电话,通知养牛户到棚区来。
老齐和正杰坐电车先行,远远地看见运来在棚区门口转圈。他一见俩人过来,听正杰一介绍,就引着老齐到地崖下的窑洞里
老齐见牛嘴里流涎,黏糊糊的,像清鼻涕往下淌,摸了摸牛肚窝,明显感到有些烫手,撬开嘴后,发现舌面已糜烂。
正杰站在一边看着,冒撂了一句:“牛口疫!”
“老傅行了,成半个兽医了!”
“真是?有时看看这方面的书。”
“肯定是。这几天有外来牛吗?”老齐问。
“就是前几天,在沟里放牛,南村跑来一头老兕牛,发了情,一群牛就厮混在一起,又是舔屁股,又是摩脖子,贱气得很。”
老齐说:“一是隔离。二是棚区所有牛都得打预防针。三是治好病牛。”
养牛户都来了,石军召集他们到棚区南边的大柳树下。老齐大声说道:不要乱,不要乱,一家挨一家,石军排个队。牛要有间隔,不要挤在一块。接完种后,这几天每头牛都要隔离。”
两棵柳树中间,刚容下一头牛。一头牛一拉进树中间,两边的大绳绕过来,头被死死绑住。老齐用食指尖下压脖下皱褶使其成窝状,注射器从褶基部的陷窝处刺入皮下,前几头牛翻转着滴溜溜的眼睛,四肢剧烈地跐蹬着地,身子扭得像麻花。大部分还是很皮实,反应不太强烈。
给病牛喂药,一个人站在高处提起牛头,仰到最髙,老齐用胳膊粗细的竹筒,一端有个尖头。竹筒里灌满了药液,用尖头把牛嘴顶开,徐徐灌之。牛急了,翻着白眼。
半个月后,警报解除。
过后,老齐打电话:“沟庙村养牛现在成了规模,要有二百多头,上百万的产业。啥时候在你那儿开了养牛现场会?全县的。”
“别……人怕出名猪怕壮。老齐,还记得1986年长岭乡的养牛现场会的事吗?因弄虚作假,书记、乡长受到了处分。”
“记得,记得。那次耍的太大了。把方圆几十个村的牛都赶到一块儿,漫山遍野都是。对外说是一个村的……一松牵牛绳,都往回跑,露馅了。事后,有人编瞎话,说怨观摩团的人了。为啥?因为他们爱吃牛鞭、爱扯蛋。那母牛也跑呀!他们吃牛鞭就算了,吃完还要吹牛逼。”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翟柏坡,微信名般若,洛宁县第二实验中学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思客》签约作者。百余篇作品见于《奔流》《牡丹》《洛阳日报》和微信平台,文集《我爱我土》由中国文化出版社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