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读中央决策明年经济工作要点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新华网、央视网12月9日晚最新消息,面对风云突变的世界百年大变局,举世瞩目的中国2025年经济工作大政方略,巳经党中央最高会议12月9日研究确定。
最新消息面显示,党中央12月9日会议强调,即将到来的2025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收冠年、“十五五”规划布局关键年。党中央认为做好2025年中国经济工作,总体上,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党中央12月9日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昨夜今晨,笔者志清细仔阅读了党中央会议公开发表的通稿,并注意到国内外专家集中注意到,此次党中央12月9日会议,首次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同时,近14年来,中央首次定调中国经济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归纳专家们解读观点,主要有如下要点。
第一,会议强调加强中国经济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关于2025年的宏观政策安排,今年会议的政策基调较去年底会议更为积极。具体来看,今年会议要求“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则要求“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这意味着2025年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将较2024年进一步加大。国内外专家特别注意到,“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应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重大会议中提出,其主要内涵是货币和财政政策突破传统框架束缚,如采用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大量发行特别国债、赤字率大幅抬升等。
第二,会议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会议指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较于往年,突出了“更加”两字。应当看到2024年9月起,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已经明显转向积极。而本次会议提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显示积极财政的力度将在目前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目前市场高度期待的是政府发债融资和财政支出进一步扩张,包括在民生、地产、消费等领域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这突出了财政更加积极作为的基调。预计明年赤字率、新增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均将明显提升,进而体现出“更加积极”。
第三,会议强调中国货币政策时隔14年后,明年重回“适度宽松”。这是近14年来,党中央首次定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对2025年风云突变的世界政治、经济及多地区地域事件的明显针对性。反映了近年来,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在保持总体稳健的情况下,综合考虑总量和结构、稳增长和防风险、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显示了,中国货币政策将通过降准、降息、公开市场操作等总量工具,以及用好现有的结构性政策工具,并根据需要创新的政策工具等,加大调控力度,加大逆周期调节,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决心。
第四,会议强调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会议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体现了今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名义上是稳健,实际是适度宽松的。明年将继续采取各类措施,大力提振全社会消费水平与信心。
第五,会议显党中央高层频频关注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笔者志清注意到,当会议通稿发布之后,昨夜今晨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迅速拉升超4%,港股尾盘也出现大涨,恒生科技指数收盘涨幅为4.30%,恒生指数涨幅为2.76%。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投资者对于本次会议表达了积极态度。
笔者志清注意到,今天12月10日上午9:30中国A股各市场刚刚呈现大幅红盘跳空高开。虽然股市会有常态波动。但股市是对政策是最敏感的!为此特赋《减字木兰花》为评为观。
辞辰迎已。
经济开锋春浪起。
适度宽松。
积极财金商贸融。
稳中求进。
革故鼎新精细准。
斩棘披荊。
再展宏图世界惊。
一一2024年12月10日上午10时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