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故乡
作者 张绍钟
我的故乡,这几个字很沉重的。能称为故乡的地方,一定是你不常住而又隐藏着割舍不下的情感的地方,就像著名当代文学家、诗人、画家艾青所说的一样,我爱这土地,爱的深沉。在外打拼不易,心里念的想的地方,叫故乡。故乡一美词道出了自己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它包含老家、故里、家乡、家园、乡里、从古词中映出桑梓、梓里、梓乡、故国、家山、乡邦、乡曲、乡井、乡国、乡关等一些美妙的词语。古往今来,故乡一直是文人骚客们谈论的亘古不变的话题。在他们看来,故乡是他们心灵的依靠、感情的寄托。故乡是缕阳光,冷寂时可以寻得温暖。故乡是个港湾,孤单时可以停泊靠岸。他们借诗言志,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恋。由此便衍生出无数千古动人的诗章,在汩汩流淌的华夏文化长河中,卷起层层浪波。我文化浅写不好,但对故乡深情也得写写我的故乡。
[图片
吉林市,这座江城。是我第一故乡。是 我一出一进的城市,是我终身再也不动的地方。
爱祖国,首先要爱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我出生在吉林市这块土地上,在吉林省会迁长春市,我7岁时随父母搬迁省会长春市,后父母离休回吉林市老家养老,我于72年从通化市调回吉林市。
[图片]
调回吉林市继续努力工作,在这块土地的几十年工作里,先后被上级组织委派去过各类行业攻关解决老大难,共去过二十七个单位去任职(要算在通化市去过的六个单位,共计去过企业、事业、政府三十三单位,长的二年,短的三个月,一生干了三十三个行业,后才告终退休干起私企十年。回顾这几十年感谢组识关怀培养,使本人获得正高职称和很多各类荣誉。
[图片]
出于我对自己家乡的热爱,我游遍了吉林市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现代各建筑之地。旨在向世人宣传吉林市,让世界了解吉林市,使吉林市走向世界。
[图片]
"南有桂林,北有吉林"。虽对我市稍有过誉之处,然尚无愧为长白山麓一棵灿烂明珠,被荣列全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中,洵不诬也。
江城者,盖出于康熙帝东狩吉林,御制《松花江放船歌》中有"连樯接舰屯江城"之句,因而又成吉林市之雅号。然国内亦有一些城市自称江城者,如长江沿岸之武汉,鸭绿江之丹东,甚至松花江下游之哈尔滨,但彼等均于历史文献无证,唯有我吉林市之称江城,乃得天独厚而当之无愧焉。
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排在全国30个特大城市之列,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也是全国唯一与省同名的城市,也是历史上唯一皇帝亲自御笔吉林的城市,即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化工城市又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随着旅游的开发,吉林市已名扬海内外。
江山锦绣,人文荟萃,物华天宝,美不胜收。
北国江城,如入仙境。松花江蜿蜒而过,龙谭、白虎、朱雀、玄武四山环绕,冬令仙子雾淞莫属,世界最大的陨石对她情有独钟,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高句丽遗物,扶余国的王城,西团山文化,明水师遗址,满族发祥地之一,清帝王诗句,京剧第二故乡,无一不让人倾心而神往,无一不是当今吉林开发国内外旅游市场得天独厚的文化和基础。特别还应提及是,尽管如此,吉林还有许多山山水水,林海之称,文化古迹,美丽传说,至今鲜为人知,无人驻足,未被开发,为此我要宣传美丽的江城,可爱的家乡。
我的家乡有很多美丽的山,其中有座龙潭山,山角下有一条美丽的江,叫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由西南流入,绕市区大半周后,从西北流出,宛如一条银色的飘带,把吉林市打扮得秀丽多姿。哺育两岸400多万勤劳善良的江城人民。
吉林市在这景色宜人,有一江秀水松花江。两大奇观官马溶洞和吉林雾凇。三湖美景松花湖、白山湖、红石湖。四座名山龙潭山、小白山、朱雀山、吉林北山(玄天岭之内)。还有独特北大湖滑雪场等多姿多彩,好游好玩的景观。一年四季吸引了许多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就让我带你们去看看镶嵌在祖国东北的这颗明珠吧!
[图片]
春天,温暖的春风像一双温柔的大手,抚摸着万物。当你漫步在松花江边,江面上水平如镜。岸边各样奇特形状不一的高楼,古代建筑,绿树倒映在水面,相映成趣。无数的水禽在空中飞翔,在江面嬉戏。江畔会飘起无数造型各异,种类繁多的风筝。那景象美极了,这或许也是吉林人迎接春天的一种方式吧!
夏天,北山公园的荷花开了,非常美丽。它是那样的纯洁,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打着骨朵的,微风阵阵拂过,飘来缕缕清香,使美丽的传说更加动人。山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时时招引蝴蝶、蜻蜒在花丛追逐嘻戏。山中古群庙寺显得更加壮观。山间喷泉在飘飘洒洒中喷出夏天之美,让人陶醉。
秋天,金秋时节,家乡四山枫叶更是迷人,远远看去像一片红色海洋,枫丹白露,色彩斑斓。江堤岸上的白桦,杨柳挂满金黄。这些浓浓的色彩交织在一起,给古老的江城镶上神密迷人彩色之城,使它更美上之美。
冬天,这里的雾淞一定会让你一饱眼福。是中国四大奇观之一,那晶莹剔透的水晶银花在阳光地照耀下闪闪发光,显得更加洁白如玉,好一派迷人的景色。不动的松花江在野鸭的游动下,更加托出更美的感受,严寒之冬松花江游船使人们一样快活游玩。促使江城冬天如此美丽动人。
这就是我家乡四季的宜人景色,都会让来这里游玩的每一位游客忘却烦脑,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我深深地为家乡感到自豪,我想大声对妳说:“我爱妳,我美丽家乡江城吉林市!”
啊!美丽的家乡,可爱的江城,妳的美丽永远留在我的心里,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我的心永远依悠着妳!妳永远都是世界最美的图画,最美的城市。
[图片]
长春市,这座春城。是我第二故乡,在54年省会从吉林市迁到长春市。我随父母来长春市,在这里生存十几年,后68年毕业分配到第三故乡通化市。
回忆往事,我先在这座城市里,在平泉路小学念过四年、长影第二小学念过二年、长春八中念三年、长春十二高中念一年、长春无线电技校念四年。后期在这里补学充实专业知识在吉林工大念四年,又充实企业管理在吉林工学院念两年,后期为加强党务工作学习,在吉林省党校念一年。总计在长春市读书二十一年。
我离开长春市后,再来长春市也数不清次数了,看到长春市城区扩建各方面的发展,总想利用点时间好好的周游一下长春市,好提笔写写我的第二故乡发生巨变的长春市。
如今来到长春市真是都找不到东南西北了,说走丢就走丢,路道的扩建,楼房的成群,高架桥的竖起,立交桥的盘龙,真叫人赞叹。那次提笔又落笔都不知从那块地区去描述巨变为好。
[图片]
我虽过去在QQ群写讲过十节长春市的历史,今天我又翻开影集看到同学张树河与我班翟进高启光、李宝君、高信忠、王俊臣同学到长春火车站送我和葛志中同学去通化市时的留影纪念像片。触使我又回想起长春的历史在上次没有讲过的长春车站,为此据我所知道的一点点长春火车站发展史,那就从它谈起,代表长春市巨变的一景地。
[图片]
在长春历史上存在了78年之久火车站,消失在浓浓的烟尘之中。
长春人民大街,从此有了全新风景新起点长春新建的站。谁也不知道,当时有多少人亲眼见证了这历史时刻。但它绝对是长春火车站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现在我们无法揣测当时亲历者心情,是沮丧还是狂喜,是欢呼还是留恋?
无论怎样,长春火车站从它建成那天始,就成为了人民大街由北向南发展,是长春的门戶和标志。它的改变,一次次地刷新人们的底片,定格为一种乡愁的记忆。
[图片]
追溯历史,站"鼎”立。中东铁路建成以后,日俄战争结束以前,长春实际上有两座车站,一座是“宽城子”沙俄火车站,一座是孟家站中国的,是如今长春南站。
1907年8月日本收购头道沟和二道沟经十年1914年修建成新车站,就是当今长春站址。直到如今有很多人还把长春站称为头道沟站,是因当时的地理印记太深的缘故。当时就把头道沟站为"日本站”。
于是长春历史上出现了三条不同主权的铁路。同时又交会到一起的局面。当时长春人对于车站有着非常典型的记忆:中国、俄国、日本人下车都有各自的车站,具有非常明显的“国际区别”。在当年长春的三个车站之间,“日本站”即“满铁”长春站占据了重要地位。在1932年11月1日改为“新京站”。
由于发展变化,1992年,长春市政府决定重建长春火车站。随着一声巨响,日本人建造的这座记录长春人悲欢离合的火车站瞬间灰飞烟灭,两年后拨地而起是一座崭新的大楼。
新建的长春站大楼主体平面呈大鹏展翅形状,建筑的立面为对称式格局。大楼顶部中轴线的位置建有一座高大雄伟的钟塔。长春站变成南北双出口。
[图片]
2004年对大楼钟塔进行了改造,2010年开始,长春站雄鹰展翅的楼体造型从现代简约变成欧式古典,楼体正面多出16根立柱,并配上超大屏幕,长春站又完成一次华丽转身。
新建的贯通南北的高架候车室,在南北方向均可进站上车。北站的站前广场是如此现代,豪迈,充满着现代化大都市的气息。
通过对长春车站历史到今的变化发展,说明长春的飞跃发展是展示出国家富强体现。
长春是我第二故乡,我爱你。祝你高歌猛进,快速的发展。
可爱的长春!我还会常来看你,使我回忆在这文化之城,是我起蒙的起点,也是我后期补充知识的摇篮,我不会忘记你可爱的文化春城,我为你自豪为你骄傲!
[图片]
通化市,这座山城,是我第三故乡。我一生在那里生存是最短的城市,但它是我永远难忘而怀念的地方。
可我几次提笔又几次落笔不愿回忆此地的往事。
前些日子我校娇娇者,我敬佩的多才多艺赵书民及其他留在通化市的几位同学对话欢迎我回去看看,再有当时的老右派我的挚友张忠三和其他几位在厂内交下的终身至友也要我回去住些日子,述述旧。促使我提笔写写我几十年前呆过的第三故乡。
当时我来通化市时,才20岁刚出头。当时我本应分配到三线企业却因父母文革期被打倒还没解放,分配到地方企业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脱胎换骨从新做人,是我开始起早贪黑拼命干、专研技术起步的地方。
通化市是我一生走向社会起点的地方;是我一生开始独立自力更生的地方;是我一生从一身学生气转变一名从业者的地方;是我一生开始努力奋斗向上的地方;是我一生刚走向成年初恋的地方;是我一生总结经验从新换地起步的地方;是我一生最难忘的地方。
通化市也是我曾荣耀过的地方,我分配到市纺织配件制造厂工作,是我校去通化市29人之中,我是第一位带学员并带局长的孩子,是首当师付的地方;也是我专业技术向各工种全面发展的地方;也是我能独立支援各厂一角生产半自动56式步枪的国防办任副总捡,也支援去过兄弟企业工具厂、人造毛皮厂、彩印厂、木材厂发挥自己专研的技术能力攻关企业技术难题及设计生产流水线并制造等开始的地方;也是我广交朋友向各行业学习的地方。
为此,怎能不让我留恋这美丽的地方。
[图片]
通化市我虽然呆的简短才几年,但它的发展和悠久的历史我始终关注。我离通化市后,回去过五次,受到通化市同学与原厂至友们分别热情的接待,至今不忘当时的情景,很感动很亲切。他们并领我重游各处游览参观,使我看到通化市的飞速发展,使我对我的第三故乡感到骄傲。不仿我简单的写写通化市,介绍给好友们与我分享我第三故乡的感受。
[图片]
通化市位于中国东北东部,吉林省东南部,是我国对朝三大口岸之一,是国家批准的边境开放城市,是吉林省管辖的城市,是我国第二大山城。素有“人参之乡”、“中国中药之乡”、“优质大米之乡”、“葡萄酒之乡”、“滑雪之乡”和“中国松花砚之乡”等美誉。
通化市矿产资源丰富,森林资源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野生动植物约有千余种,还称中国医药城,中国葡萄酒城,中国钢铁城。
[图片]
通化市据我了解,它名称由来是在光绪三年(1877年)设县治,始称“通化”。通化二字的命名含有吉祥祈福和文治武功之意。通化的“通”字含有贯通之意,“化”字则为教化,也就是要用所谓的“仁德”与“仁政”之类去教化百姓,含有通归王化的意思。
通化市历史悠久,古称东边,早在元朝就建城区。通化市在近代1931年为伪通化省省会,1945年为满州国首都,1945年至1954年为安东省省会,1954年设通化专区,我父当时曾兼过专员。
通化市满族剪纸是中国三大民族剪纸之一,通化市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战时期民族英雄杨靖宇在这里浴血奋战,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四保临江”的主战场。通化市还是中国空军的摇篮,中国第一所空军航校就在这创建,并现建有“中国空军之父”纪念馆。
[图片]
通化市城区内有山有江,山清水秀,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美景无数,旅游景点众多,不仿我介绍几个供大家了解。
玉皇山公园,座落在长白山脉系的玉皇山上,在浑江北岸。此山因清光绪三年在山中建玉皇阁而得名,公园内山峦俊秀,群山环抱,美不胜收,素以山幽林茂地驰名省内外。春夏翠黛,鸟语花香。秋冬红叶,雾凇独具山城特色。
靖宇陵园,为纪念民族英雄杨靖宇而建,他原名叫马尚德,牺牲时35岁。堂里有朱德等国家领导人提词,可在清新幽雅的环境中仔细瞻仰烈士塑像,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
通化葡萄酒有限公司,厂地景色优雅,在山清水秀的长白山脉西麓。是我国产葡萄酒大型企业,党政国家领导人常来此地视察给高度评价,此厂是值得一观之地。
另在管辖市里还有通化三角龙湾、通化溶洞、通化伊通火山群、集安五女峰、集安高勾丽王城、集安古墓群、集安鸭绿江大桥、万亩油菜花海、辉发古城、辉发河上游石棚墓、云霞洞、东龙湾等46个重要可观可游的景点。
写到这,觉得越想越多,也就越写越多,只好停笔了,就不一一再介绍了。
总之通化市这美丽的北国山城,不仅山美,江也美,勤劳的通化人更美。它那山清山秀,风光秀丽,奇特自然,山林木葱,山洞幽深,小溪纵横,天然地貌,巧夺天工。再加各行业飞速发展,城区巨大变化。使我回味,使我留恋。
我的第三故乡,感谢你培养我人生的起步。我不会忘记在那时的美好时光,我会常回去看看你,我永远怀念你。我爱你,我的第三故乡通化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座风景如画的江城是我生命起点的吉林市,
一座文化底蕴的春城是我学习起点的长春市,
一座优美富饶的山城是我工作起点的通化市。
[图片]
啊!我的江城、春城、山城三个故乡。读万卷书怎么也读不完你的美丽,行万里路怎么也走不完对你的畅想。你的美丽和善良早已打入我的行囊,相伴我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