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歌联合会《修竹留云》4203期
博远诗歌赏析《拜月》
作者:博 远
诵读:戴 维
连绵的阴雨不见晴天,我穿过一夜的细雨,祭拜日漸蚕食的冷月
天空究竟有多么高远
一道赤色的闪电让群山震颤
奔涌的江河瞬间瘦成一弯溪水
缓缓流入涧边
呜咽的河流跪成湍急的漩涡
昔日咆哮的黄河,滚滚的长江,已成看客
羌笛声声,箫吟夜夜
我看见宋代的旌旗摇着词藻的寒凉
清朝的辫子裹着马蹄的脚印
一盆炉火,一盏清酒
谁在醉卧金樽,谁在焚琴煮鹤
葱绿的树干摇曳成细柳,满目的梨花落地成霜
要多少次哭泣才能搏得梨花带雨的美名
多少次冰轮转动才见广寒宫的皓月
万物为刍狗
我捡拾满地的残月,镶嵌厚
厚的云层
前世的琉璃已成今生的琥珀
借着零碎的月光,落下摧马的鞭痕
马蹄踏过尘埃,越过荆棘带血的马掌,销烟弥漫
狂奔的烈马漸渐脱了缰绳落日尘起,嘶鸣阵阵!
博远诗歌《拜月》赏析:
诗评:李希勇
这是一首民族情结浓厚、文学气息浓烈、写意手法独特、创意思维超前的深度好文。辞藻华丽,文字精湛,笔墨厚重,写实生动的力作!幽深的创意,悠远的意境,丰富的想象力使诗文高深莫测。跌宕起伏的转折给诗文增添了时空的跨越感。诗中好句不断,金句连连,令人目不暇接。读罢多时,使人陷入久久地沉思,只因强烈的魅惑,固,作一期深度评析。仅供参考!
博远,这位根植于内蒙古的诗人、作家,深耕这片土地,深谙这里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习俗,创作了一首首脍炙人口、有生活、接地气,有生命力的作品。她的经典之作《大漠苍狼》《大漠之声》《烈马重生》等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被诗迷们津津乐道。
她的诗歌苍劲、雄浑、粗犷、厚重、慧外秀中。尤以草原风情见长,诗文中流淌着马背民族豪迈坚毅的风骨;渗透着不屈民族的顽强精神。
她的诗歌,粗犷中不失细腻;甘冽中弥漫着醇香。她的诗歌底蕴深厚、内涵深遂,有力度、有深度,感染力很强。
她的诗歌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隐喻和暗示,从而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复杂性。就这首《拜月》而言不乏其说,是一首难得的好诗,可读性很强。
草原民族自古有拜月的传统习惯,这种习俗承载着对自然宇宙深深的敬畏和无限感慨以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当月光如洗洒满无垠的草原,游牧民族在蒙古包外拜月祈福。愿岁月静好人畜兴旺,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
在银色的月光下伴随着马头琴悠扬的长调,草原儿女轻歌曼舞,引吭高歌,将心愿化作轻风,随月光飘向远方。
拜月,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在银色的月光下,草原民族每个虔诚的灵魂都渴望得到月亮的庇佑。
然而,“连绵的阴雨不见晴天,穿过一夜的细雨,祭拜日漸蚕食的冷月,天空究竟有多么高远?”……
诗文开篇倾诉了连绵阴雨至使天日昏暗月光惨淡,不能拜月的沮丧和困惑心情,略显忧怨的情绪,“天空究竟有多么高远”?
历来,草原民族崇拜敬畏江河。诗文急转直下,以粗犷的笔触,犀利的笔锋勾勒出:“一道赤色的闪电让群山震颤,奔涌的江河瞬间瘦成一弯溪水,缓缓流入涧边,呜咽的河流跪成湍急的漩涡,昔日咆哮的黄河,滚滚的长江,已成看客”……
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河流从汹涌澎湃到平静无声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呜咽的河流跪成湍急的漩涡:这里的“呜咽”和“跪”形象地描绘了河流从汹涌澎湃到平静的状态,象征着自然景观的变化。湍急的漩涡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化。
通过对比长江黄河昔日的咆哮和现在的平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历史的感慨,中华民族母亲河变迁的历史沧桑。
“看客”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影响的思考。
“看客”也不乏诗人暗示叽讽长江黄河此时为观看者,即“看客”。以隐喻的手法暗示不能如期拜月的焦虑心情和无奈之举。
接着诗人改笔,穿越时空,引入无尽的遐想。“羌笛声声,箫吟夜夜。我看见宋代的旌旗摇着词藻的寒凉,清朝的辫子裹着马蹄的脚印。一盆炉火,一盏清酒,谁在醉卧金樽,谁在焚琴煮鹤?”……
悠扬的羌笛声在山谷回荡仿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羌笛在文学作品中被用来表达思念之情和边塞生活的苍凉深沉的情感。
所言极是:“垂狗尾以为饰,穿马蹄以为服”,正是“清朝的辫子裹着马蹄的脚印”的缩影。
“宋代的旌旗摇着词藻的寒凉”从文学角度来看,“旌旗”象征着力量、斗志或军队的冷酷威严。而“词藻”则是思想的载体,“寒凉”则是冷酷威严的军阵。
宋代以宋词闻名遐迩,宋词彰显的华丽辞藻不言而喻。冷酷威严的金戈铁马挥舞着旌旗攻城拔寨所向披靡,正是:“宋代的旂旗摇着辞藻的寒凉”真实写照。
“金尊”形容富人权贵,意为身份显赫,财富雄厚。在文学作品中用作象征意义。
焚琴煮鹤,常被用来比喻那些不解风情、任意糟蹋美好事物之人。以表达作者对世态炎凉人心不古之感慨。
诗人巧妙的运用“醉卧金尊、焚琴煮鹤”这两个成语典故,顿使诗文妙笔生辉,意境悠远幽深,真乃画龙点睛之笔。
拜月,天不如愿未能如期进行,沮丧之余笔者又进一步引伸描述,增强了对拜月的渴望和企盼心情。
“葱绿的树干摇曳成细柳,满目的梨花落地成霜,要多少次哭泣才能搏得梨花带雨的美名,多少次冰轮转动才见广寒宫的皓月。万物为刍狗,我捡拾满地的残月,镶嵌厚厚的云层”……
表现了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的姿态,“满目的梨花落地成霜”则描绘了梨花盛开又凋落的情景。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短暂。
柳树在春风中摇曳,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生长的力量;而梨花的凋落,则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易逝。这种对比和象征,使得诗句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引人深思。
冰轮”是圆月的别称,而“广寒宫”则指月宫。这些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共同构成了对月亮的丰富想象和情感寄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为古代祭祀用草扎的狗。刍狗虽为草扎,但在祭祀中仍被视为神圣,祭祀后被小心放置,体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
“我捡拾满地的残月,镶嵌厚厚的云层”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景象。 其中,“满地的残月”象征着不完美的美好,而“厚厚的云层”则象征着遮蔽。
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在文学中,残月和云层常常被用来象征人生的不完美和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不屈。
尾声一节: “前世的琉璃已成今生的琥珀,借着零碎的月光,落下摧马的鞭痕。马蹄踏过尘埃,越过荆棘带血的马掌,销烟弥漫,狂奔的烈马漸渐脱了缰绳落日尘起,嘶鸣阵阵”!
“前世的琉璃已成今生的琥珀”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而“借着零碎的月光,落下摧马的鞭痕”则象征着所经历的艰辛和痛苦。“琉璃”和“琥珀”都是珍贵的宝石,象征着美好、纯洁和珍贵。
马蹄踏过尘埃,越过荆棘带血的马掌,销烟弥漫”描绘了一幅战马在战场上奔驰的场景。越过荆棘带血的马掌”则暗示了战马在战斗中受伤,马掌上沾满了血迹,强调了战争的残酷。
狂奔的烈马渐渐脱了缰绳,落日尘起,嘶鸣阵阵”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景象。
诗中好句连连,令人目不暇接。 “我看见宋代的旌旗摇着词藻的寒凉,清朝的辫子裹着马蹄的脚印”。“我捡拾满地的残月,镶嵌厚厚的云层”。“前世的琉璃已成今生的琥珀”等等……令人拍案叫绝!
作者简介:博远,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协会会员,中华诗歌联合会终身驻会诗人,澳华诗歌艺术联合会会员,荣获丝绸文明之光百字诗大赛优秀诗人奖,荣获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颁发的金笔诗人奖,荣获海外华英首届国际百强诗人大赛"百强诗人奖",热爱诗歌创作。
主播简介:戴维,本名马凤娴,企业退休员工,甘肃省朗诵协会会员;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团成员、主播部现代诗歌音频室主任。喜欢音乐,酷爱朗诵艺术,愿邂逅诗歌,陶冶情操,用声音品味诗意人生。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钱文昌、唐连明、晨曦
主席兼总编辑:梦如诗
副主席:李希勇
秘书长:艳阳天
常务副总编辑:陈芋蓉
副总编辑:追梦天涯
主席团成员:梦如诗、吕兴福、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钱文昌、李希勇、唐连明、晨曦、艳阳天、米兰、追梦天涯、蓝儿、吥咻、森严、聂子、秋竹、荷塘月色、戴维、陈芋蓉、
主播部成员:艳阳天、米兰、荷塘月色、戴维、云水禅心、芋蓉、草莓、叮叮、竹雨、逸心、默人、艳阳、兰子、慕紫、雪莲、蔷薇、大峡谷、风铃、一米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