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冬天默想(散文诗)作者:虫二
《孝经纬》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
田野山峦一片岑寂,天空一抹蓝,像是回到初始的状态,大地呈现一片裸露的黄色,、灰色。土壤表层开始结冻,温度下降,土层越冷越深。新月如钩,挂在半空,有一种纯真的安静。万物闭蓄,休养生息,草木凋零,蛰虫休眠。
烽火连天的乌俄、中东,战争至今未分胜负。看到的只有一次又一次的智慧与实力的较量,谈判的曙光还没有出现,惟有等待和蛰伏。经历过战争的人说:“战争不是一夜之间结束的,而是捱过一夜又一夜腥风血雨后,终于在某个黎明之前听到了胜利的号角”。渴望和平,向往安稳生活的人们,心,在无数次的悲痛中煎熬了几个来回,领悟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你得到了多少,而是有多少不能失去。在一次次死亡与告别中,领悟给你生命的人,你熟悉的人或者给你人生指引的人,不知道哪一天就不在了。
寒风吹透了,冬已深,云朵厚厚的挂积天空,苍茫而辽阔。生活处处被冷风穷追不舍,我在黄昏的影子里轻轻的思念你,我的母亲。这个冬天,就像你带我来这世上的那个黄昏,也只有这冬天的黄昏会把思念还给我,我用脚步丈量墓地,往事、片段、背影,回忆证明我们俩谁也没有被忽略,我把你的照片轻轻的擦拭着,诉说我心中的痛,我心中的不甘。那些所谓的“风轻云淡”探不出深浅。想你,与你对话,是我用身体写作的方式,也是我晚年日常生活的扩容,我在反思生活,从而提升生活的高度。
夜深了,颈椎疼痛,一会儿侧身,一会儿平躺,此时我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枕头,平躺在自己的床上,让每个骨节充分舒展,不再相互抵触,让爱恨情仇稍歇。无声的日子,寒蝉不鸣,冬天的风摇响所有的空袋子,小康生活,岁月静好,要经过长途跋涉方能抵达。
冬天的岁月,从出生时的一声啼哭,到一个甲子的深情,你对我说: 你是我一生的玫瑰。而我在这个冬天向你表白,我们曾经相遇的渡口,我会撑着舟子抵达,苍老的我们不再经年的等待。在此岸,在彼岸,不在乎风霜雨雪,我们静候春天。
刘兰玲简介:
笔名虫二,毕业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政治经济专业。曾就职《信息时报》责任编辑,记者。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黄埔创作基地主任、岭南微文学传媒编委、广东岭南诗社社员、印尼《千岛日报》中华文化专版编委。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老干部(老年)大学《文学创作与赏析》班教师。
由星岛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诗集《听风吹雨》。诗歌《一座丰碑》获“华侨华人与改革开放”征文二等奖;《紫金之歌》获得首届“永安杯″诗歌大赛优秀奖;《月圆之夜 隆平与稻花》获“家国情怀”诗歌大赛优秀奖;“写给广州的诗”诗词大赛《扶胥之口》获优秀奖。
代表作有长诗、组诗《黄木之湾》、《苍穹下的洱海》、《德庆印象》。
《山里的村庄》、《荷塘的蜻蜓》、《光阴怎能老去》等多首诗作入选《南方优秀诗选》。
作品发表于《中国诗歌网》、《今日头条》、《广州头条》、《北京头条》、《侨星》杂志、印尼《千岛日报》,美国纽约《综合新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