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声·温玉之心
丁再献联题信访路上的暖心使者高纯辎
天 琮
在繁华都市的某个角落,高纯辎先生,一名在信访岗位上默默奉献多年的公务员,以他独特的方式,践行着“人民利益温如玉,大众心声气若弘”的崇高理念,成为了众多市民心中的温暖港湾。著名文化学者、东夷骨刻文字系统破译者、骨刻文书法艺术创始人、国家一级书法家丁再献先生的楹联:“人民利益温如玉,大众心声气若弘。”不仅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高先生的职业精神,更是对所有恪尽职守、心系民众的公共事务信访工作者的最高褒奖。

在一次朋友侃大山时,听到朋友们介绍高纯辎先生事迹时丁再献先生应景而作,丁先生听的认真,边听边动脑,遂集东夷骨刻文字成联。正好文房四宝齐全,丁先生展纸挥毫,仅十多分钟,一幅四尺古朴典雅的骨刻文书法艺术跃然纸上。
首先,丁先生的上联:“人民利益温如玉”这一表述,采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将人民的福祉与贵重的玉石相提并论,表明在高纯辎先生心中,每位公民的权利和幸福都是极其宝贵的,值得被精心呵护与珍藏。在实际操作中,这意味着每当遇到涉及民众权益的问题时,高先生总能展现出极大的耐心和同情心,如同温暖的手轻轻抚慰着每一位来访者的心灵创伤。他的行为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服务,而是深入探究问题根源,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受侵害,这种负责任的态度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尊重和信赖。

紧接着下联:“大众心声气若弘”则进一步强调了高先生对于公众意见和需求的关注与尊重。这里“弘”字不仅传达了高先生心态的开阔与包容,还隐含了他对民众情绪和社会氛围的敏锐感知。在高纯辎先生的职业生涯中,他总是能够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场思考问题,倾听并重视每一位来访者的诉求,即便面对情绪激动或是处境艰难的情况,他也能够保持冷静理性,用耐心和智慧化解矛盾,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压制。这种处理方式有效地防止了问题升级,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展现了一名优秀公务员应有的担当与情怀。
高纯辎先生的杰出之处在于,他将看似简单的接待上访工作,转化为连接民心与政策的桥梁,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公务员不仅可以是行政机器的一部分,更应该是人民利益的守护者和服务者。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他始终保持初心不变,坚持亲民务实的作风,凭借专业的知识技能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高先生的事迹告诉我们,无论职位高低,只要真心诚意地服务于民,就能赢得人民的爱戴和支持,成就一段段令人称颂的佳话。
总结来说,丁再献先生的楹联不仅是一份荣誉证书,更是对高纯辎先生人格魅力的真实写照。在这句话的背后,是高先生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是对人民利益的不懈追求,以及对大众心声的真切回应。在今天这个时代背景下,这样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它鼓舞着更多的公共服务人员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人民满意的公仆,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公平正义、充满温情的社会环境。
写于2024年12月8日/甲辰十一月初八
作者: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干部,现山东省老年书画研究会鲁商集团分会副会长,山东原古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山东老年大学燕山校区书画协会副会长,老干部之家书画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知青书画院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