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我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开题会暨十二届校园文学研讨会,刚进入会场就感受到浓烈的学术氛围。白平教授的《时代呼唤国学回归——繁荣校园文学意义深远》重点讲儒学,让我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心清如水,坐在座位上一脸崇拜地听老师讲课的场景,真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教育是要提高人的质量,三种价值观像刀锋一样直击人心,不禁反思自己以后要向着高端价值观践行,用利人的方式利己。有着高端价值观的奶奶,从小到大就是在用这种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我既幸运又幸福,有着这样伟大人格的人陪伴我生活24年。奶奶已去世6年,但她所留给我的人生力量是源源不断的。白平教授用85个字概括儒家的品格元素,这85个字每个字都值得我们细细研究,反复实践并指导我们的人生。当我一字一字读时,我在反思自己哪些做到了,哪些没做到,哪些需要改进?国学的魅力在于它是源头,是你有任何烦恼都可以在里面找到答案。如果你没有找到,说明你没有认真阅读和理解。儒学才是我们的“答案之书”。
白平教授特别提到了《论语》的重要性,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学校三年级学生每天晨诵的内容,那就是《论语》。从学习态度到谦虚做人,一声声《论语》诵读清亮地回响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教育思想家及实践家孟国泰老师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之高快阅读与写作》,光看题目就迅速吸引了我的眼球。孟国泰老师激情澎湃的演讲,教育家是导育家,人人可做教育家。让我们立刻踏上了“角度与思维”的列车。以终为始,高快读写。从国家最高领导人“十个每一个”的重要指示,深刻理解了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936高质量教育体系,尤其是九大核心理念,每一条都值得我们细细品读,用心体会,每一条都值得永记心间并努力实践。
“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共建一个和谐世界。最好的教育是自育,最好的教育是自学,最好的管理是自理,最好的评价是自评。听过看过不算学过,思过讲过才算学过,做过用过才算真学过。文化是彰显在每个人脸上的精气神,是镌刻于每个人心中的真善美。”其中的课程大世界、小老师大学、三标课堂、高快做人方略、高快学习方略、高快备考方略。从“体情智创和”五个方面来培养一个大写的人。
孟老师的课堂实操是最简单实效的。个体不会对子帮,对子不会小组帮,小组不会全班帮,全班不会老师帮,让人跃跃欲试。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也要积极实践。
对话万物、感受生命、诗性教育、唤醒心灵,这16个字是我听完柳袁照校长的《打造一所充满文学气息与故事味道的学校》的讲座后的最直击心灵的感受。他提倡的诗性教育是对话万物,是感受生命,是唤醒心灵。他一定拥有一颗热爱生活、感恩一切的心,是个纯粹的人,因为人纯粹诗才会纯粹,才会打动人心。教育是体验,是内心。
更让我思考什么是教育?柳袁照校长用“皱漏瘦透”成为美的课堂的标准,令人耳目一新,原来课堂还可以这样美,原来这就是跨学科学习,给我们跨界思维、边缘思维。世界万物皆可架起桥梁,一切皆可联系,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联系不到的。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需要我们捧着一颗简单的心去教,教育需要带着一颗童心去教。教育是最朴实无华的。这么纯粹的字眼,这么纯粹的话语,他说的每句话让我感觉到做他的学生很幸福,在这样充满文学气息与故事味道的学校上学真是人生一件乐事,我已经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我的激动与欣喜。
诗性教育的内涵:本真、唯美与超然。非常荣幸遇见你,遇见灵动,遇见美,遇见自己的灵魂。我非常喜欢这句话柳校长的这句话“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诗的情节,只是常年会被忙忙碌碌所压抑。我们不能碌碌无为,我们必须在自己的生命中闪现理性与诗性的灵光”。这句话点醒了混沌的自己。你是一个内心阳光、丰盈、丰满、丰富,时刻保持着创造的激情、冲动与能量的人吗?你是一个有生命质感的人的人吗?你是一个诗性的老师吗?这应该是今后我不断叩问自己的问题。
教育是人的教育,成长是人的成长,让我们一起教育,一起成长。
作者:范丽琼(寿阳县城西小学)
责编: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