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好与缺憾
作者:陈希文
人的爱好是多种多样的。生活中当你对某项活动真爱时,就应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实践,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会使爱好成为现实。如果虽有欲望的冲动,不去实践,那爱好只仅仅是个口头上的喜好而已。可望不可及,就会变成人生的缺憾。
我喜欢听音乐,却不懂音乐,既不识谱,又不会乐器。当生活中需要时,却束手无策,感到很无奈,这也成了我人生的一大缺憾。
记得上小学时,只是跟着音乐课学些音乐简谱,唱唱所教的歌,并未有浓厚的兴趣。后来到襄渝铁路工作时,这里山大沟深,寂寞荒凉,文化生活贫乏,好些年青人到此地工作很不安心。好在我们的单身职工楼上住着一位喜好打扬琴的老师傅,每当茶余饭后,悦耳悠扬的琴声就响起来,我们就围拢到他的住处,看其演奏,分享欢乐。扬琴是个击弦乐器,音质清脆,师傅演技娴熟,只见两支琴竹灵动地敲击琴弦,美妙悦耳的曲调就吸引爱好者静心倾听,他的住所常被人们围观。久而久之,听师傅的琴声已成了我的喜好。那时,我就觉得扬琴这个乐器太美妙了。它音色明亮,音量宏大,刚柔并济。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又如潺潺流水。节奏感强的曲调配上熟练地操做,音质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清脆,表现力极为丰富,甚是好听。那时,对师傅的高超技艺就特别羡慕。有朝一日,如果自己能会弹琴那该多好呀!
后来我在机务段党委任宣传干事,为了活跃职工生活,按段领导要求,宣传部门和段工会挑选职工中的文艺人才,联办歌唱音乐会。幸好工会有个多才多艺懂音乐的干事,是组织、排练、指挥乐队的行家。民乐、西洋乐器他懂,管乐、弦乐、打击乐他都会,组织有方,指挥得当。我对其优势的音乐天赋和多才多艺的音乐技能甚是钦佩。经过一段的排练,段上的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对安定职工的情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数十年的职场生涯,工作单位及岗位的多次变动,很少接触音乐曲艺方面的业务。年轻时喜欢音乐的爱好仅成了一种奢望,但我依然对其心存念想。尤其遇到几位常吹奏乐器的好友,星期天或节假日,带上手风琴、二胡、笛子、唢呐等乐器,去野外的大草场上,或河湖湿地公园,抑或山坡上、湖岸边游玩,野餐小憩时伴随着优美悦耳的弦律响起,让家人享受着野外观光生活的别有情趣,这是多么惬意的人生呀!有几次,好友也约我和家人一同前往共享快乐。我欣然应允,窃只能做为现场的首批观众,洗耳恭听,顾盼欣赏,鼓掌祝賀。这悠扬的笛声、柔美弦律的二胡声、激情四射的唢呐声,声声音符响彻草场的上空,穿透在河湖岸边的园林中,回荡在寂静荒寞的山坡上,沁人心脾,让人如知如醉。尤为那节奏鸣快的手风琴,它就是多种乐器的组合体,时而高亢激昂,时而欢快流畅,模仿的鸟鸣和马蹄声逼真灵动,犹如碧林中叽叽喳喳的群鸟翻飞,又似旷野的大草原上万马呼啸着奔腾而来……这郊外金曲伴着妙歌的野餐,蓝天白云下沐浴着和煦微风的惬意,让人多么的难忘和流连。
时过境迁多年,退休后因看管孙女的需要,我和老伴常驻西安。看到别人家从小培养孩子的音乐爱好,让孩子上校外音乐补习班,家里又配置了钢琴等乐器。我们家也不能落后,从小培养孩子学艺的欲望亦很強烈。我的小孙女天姿聪明,漂亮可人,从小喜爱唱歌跳舞。为了培养她的喜好,家里也买了钢琴,上了音乐补习班。开初,她学习音乐的兴致还高,除了正常的文化课学习外,还坚持每周几次练琴。随着学年的升高和课程的加重,孩子完成每天正常的学习和作业,就很少有时间去练琴了。要学好钢琴,单凭补习班老师教的远远不够。这时,我就想家中的成人先学一步,利用所学指导孩子。可小家和大家族中没有特长音乐的内行,要指导孙女的学习就成了难题。我的老伴和小区“夕阳红”歌舞队的姐妹们学吹胡芦丝,识简谱,但几乎无人会弹钢琴。我曾试学自修,但视力昏花,手指笨拙,虽努力学教科书却长进不大,主要是熟练操作难度大,也就断了念想。由于自身的无能导致了今天的缺憾。家中的钢琴暂且闲置,成了摆设。这件事对我感触很深,一想起就很愧疚和自责。
生活需要七彩阳光,老年生活尤为重要。退休十多年来,由于不争气的身体常闹病,经年多时宅居家中,除了看书学习写作外,就是日三餐,夜一眠,有时会友闲聊,社会活动很少参加。但这种看似单调的生活我并未感到枯燥。因为我能耐得住寂寞。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喜好听音乐,听名人唱民歌和红歌。每当打开手机,将收藏的金曲妙歌,总想听几段,品其中滋味,享精神大餐。久而久之,听名歌,赏名曲已成了喜好和习惯。我总想着以喜好来弥补不懂音乐、不会乐器的缺憾。经过尝试,肤浅的感受是:多听经典名曲,可陶冶心智,滋养性灵;可抗御疲劳,提高工效;可缓解压力,放松身心;可降低焦虑,改善睡眠;可提高免疫,增强记忆;可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可见,多听音乐,对年老者大有裨益。
人到老年,来日并不方長。我大半生不懂音乐,但决心从头学起,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用音乐调整心态,调剂生活,让生活充满欢乐。在有生之年,要以乐观豁达的心态看待人生,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以积极进取之态去弥补人生的缺憾。看准了的事,就要下誓去做,使理想变成现实,完成人生夙愿。到老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无所作为而自责。终生尽责,不留遗憾!
2024年12月8日于渭水之滨
作者简介:
陈希文,陕西乾县人。大学本科,高级政工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員,咸阳市职工作家协会顾问。一生务过农,当过铁路工人,从事党政工作四十三年。曾先后任过乾县团县委书记,乡镇长,党委书记,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委宣传部长。后又调任永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等职。多年的职场生涯养成了酷爱学习,勤于思老,务实敬业,笔耕不辍的好习惯。曾出版文论专集《情怀》和纪实文学《驿路心雨》。《品茗幽香》《人到中年》《青出于蓝》是作者花甲年后的散文诗歌专集,真实地记录了退休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人生感悟,弘扬了主旋律,充满了正能量,对后代人的学习、成长、进歩、做人有一定的励志作用。
首届“盛世华夏”杯文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征文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0055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