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风情之东北丈母娘
作者:郑旭东
播讲:慧颖
东北有句俗语:叫“姑爷进了门,小鸡儿吓丢了魂儿”,“老丈母娘待姑爷,一顿一个大母鸡”。那是真好啊!东北丈母娘就像冬日里的大火炕,一靠近,就能感受到那股直达心窝的暖意。
东北丈母娘,性格爽朗,如同呼啸而过的风,从不藏着掖着。初次见面,大嗓门一扯,热情的招呼声把人的心都震得颤悠几下。脸上的笑容,是被阳光亲吻过的向日葵一样灿烂,瞬间能驱散陌生感带来的拘谨。每一句话像沉甸甸的实心球,掷地有声,浓浓的东北腔,字里行间都是实打实的关切与真诚,让你知道,在她这里,虚头巴脑那一套,根本行不通。
她们的热情好客,更是出了名。家里来了客人,甭管是七大姑八大姨,还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方亲戚,都能被招待得舒舒服服。
如果知道闺女带男友第一次上门,丈母娘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忙活。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得一尘不染,床单被罩都换上崭新的,还特意去集市上挑选了最新鲜的食材置办火食。
不一会儿,丰盛的菜肴像变魔术般端上桌。小鸡炖蘑菇,榛蘑是她上山采来晾晒的,鸡肉炖得软烂脱骨,每一口都是山林与田园的馈赠;猪肉炖粉条,粉条是本地纯正的土豆粉,在浓郁的汤汁里翻滚,猪肉肥而不腻,咬上一口,满满的幸福感在舌尖上炸开;还有那地三鲜,茄子、土豆和青椒都是自家菜园子里现摘的,新鲜得能掐出水来,这完美的一桌菜多么让人眼馋。
东北丈母娘对闺女的爱,恰如那深不见底的松花江,宽广而又深沉。从闺女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她的心就是系在了闺女身上的风筝线,无论闺女飞得多远,这根线紧紧攥在她的手心。小时候,闺女是她手心里的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哪怕生活再艰苦,也要把闺女打扮得像个小公主,给她梳上漂亮的小辫子,穿上崭新的花衣裳。闺女要是受了一丁点儿委屈,她立马像护犊的老母鸡,冲在前面,谁也别想欺负自家的宝贝疙瘩。
闺女长大了,要嫁人了,她的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涌上心头。既盼着闺女能找到一个好归宿,过上幸福的日子,又担心闺女在婆家受委屈。于是,在闺女的婚礼上,她哭得稀里哗啦,那眼泪里,有不舍,有欣慰,有对过去时光的留恋,更有对闺女未来的无限期许。即便心里有万般不舍,她还是会在闺女出嫁后,默默地在背后支持着她。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总是想着给她送去;闺女在工作上或者生活中遇到了烦心事,她总是最耐心的倾听者,用自己的人生经验,给她出谋划策,为她排忧解难。在她的心里,闺女永远是那个需要她照顾、需要她疼爱的小女孩,无论姑娘年纪多大,这份爱,永远不会褪色。
在东北的家庭里,丈母娘疼姑爷那可是真心实意、毫不含糊,就像那暖阳照在肥沃的黑土地上,满满当当都是宠溺与关怀。姑爷若是冬天上门来,丈母娘一瞅见他那被冻得红扑扑的脸蛋,立马心疼得不行。“哎呀妈呀,这大冷天你还来看我,快进屋,赶紧上炕头暖和暖和!”边说着,边手脚麻利地帮姑爷拍落身上的雪花,又忙不迭地递上一杯滚烫的姜糖水,“来,喝口热乎的,驱驱寒。”那眼神里的关切,就像看着自己亲生的宝贝孩子。
平日里,只要姑爷来家里吃饭,那餐桌上保准全是姑爷爱吃的菜。知道姑爷喜欢吃红烧肉,丈母娘就专门跑去市场,挑那肥瘦相间的上等五花肉。回到家,在厨房里精心烹制,一边翻炒一边念叨着:“我家姑爷干活累,可得多吃点肉补补。”等红烧肉端上桌,色泽红亮,香味四溢。丈母娘夹起一块最大的,直接就往姑爷碗里放,“这红烧肉妈做得可好了,你快尝尝,多吃点,别跟妈客气。”看着姑爷吃得满嘴流油,她脸上笑开了花,还一个劲儿地问:“咋样,合不合口味?要是有啥想吃的,就跟妈说,妈给你做。”
要是姑爷在工作上受了委屈或者遇到了烦心事,丈母娘那火爆脾气瞬间就变得无比温柔。她拉着姑爷坐在沙发上,轻轻拍着姑爷的背说:“别愁眉苦脸的,有啥事跟妈说说。这工作上的磕磕绊绊都正常,咱不怕。你这么优秀,肯定能挺过去的。不管咋样,妈都在你身后支持你呢。”那安慰的话语,就像一阵春风,吹进姑爷的心里,让姑爷原本烦闷的心情渐渐舒缓开来。
丈母娘时时刻刻把姑爷放在心尖上。准备年货的时候,总不忘给姑爷买上一身新衣裳,:“过年了,穿得精神点,这衣服穿上,保准帅气。”给姑爷的红包也是厚厚的,塞到姑爷手里时还不忘叮嘱:“这钱你拿着,想买啥就买啥,别委屈了自己。”
东北丈母娘疼姑爷,是那种融入到生活点滴里的爱,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到精神上的关心鼓励,无不体现着对姑爷的珍视与厚爱,让姑爷在这个东北家庭里,真切地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包容。
东北丈母娘对女婿还是一位威严而又不失公正的裁判。初见女婿时,那审视的目光仿佛能看穿人的灵魂,把女婿的家底、人品、性格摸得一清二楚。要是觉得女婿靠谱,那自然把他当成自家人,好酒好肉招待着;可要是发现女婿有什么不良嗜好或者对闺女不好的苗头,她那火爆脾气可不会轻易饶人。她会毫不客气地把女婿叫到跟前,一顿数落,直到女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发誓改正为止。但这种看似严厉的背后,其实是对闺女深沉的爱和对家庭的高度负责。她深知,一个好的女婿,是闺女幸福的保障,所以,她必须为闺女把好这一关。
在家庭生活中,东北丈母娘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家里的大事小事,她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条。从每天的柴米油盐,到逢年过节的各种习俗礼仪都办的有条有理。过年的时候,她会早早地开始准备年货,打扫屋子,贴上喜庆的春联和窗花,把家里布置得红红火火。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她一边熟练地擀着饺子皮,一边给晚辈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那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让浓浓的年味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平日里,她也会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但却 从不亏待家人。她知道什么时候该买新鲜的蔬菜水果,什么时候该添几件新衣裳,在她的操持下,家里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却充满了温馨与和谐。
东北丈母娘,就是这样一群可爱又可敬的人。她们用自己的热情、善良、坚韧和智慧,为家庭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成为了东北这片土地上一道独特而又迷人的风景线。她们就像生活中的一团炽热火焰,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始终燃烧着,照亮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人们在这寒冷的人世间,感受到无尽的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