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环县文昌阁
耿志平(甘肃)
环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最北边,与陕西定边,宁夏同心县接壤,北靠宁夏盐池县。是庆阳市最大的县,常住人口30万。
吃过早饭,我和杜老师准备去文昌阁看看。我也是在环县籍老师的文章里,不止一次看到它的名字——文昌阁,才知道它的芳名。来过环县几次,每次都来去匆匆,与它失之交臂,今天终于可以弥补遗憾了。
深秋时节,温度不冷不热,在“环江翼龙”雕塑前打卡拍照,踏上弧形的步云桥(寓意平步青云),台阶很宽。我扶栏远眺,浑浊的环江水蜿蜒向北流去,今年的秋天雨水比往年少,水量不大,看着环江我思绪起伏。环江是环县的母亲河,孕育了30万优秀的儿女,他们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繁衍生息,劳作,生活,成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成功人士,还有许多作家,他们用满腔热忱把对故乡的深情用美妙的文字表达出来,让人回味,让人对这片土地产生向往。许多革命志士在这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奉献了宝贵的年轻的生命,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它成了红色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事迹世代相传,永远不会被忘记。
河对岸就是西山公园,一些高中体育生在晨练,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旁边的椅子上坐着一位中年男士,看着两条可以上山的路,我们不知走哪一条更好,就上前询问,大哥告诉我们,南面路陡,北面平坦一些。他说东山也有公园,可以去看看,挺不错的。我们说时间来不及,等下次吧!
我们谢别大哥,两人商量了一下,决定从南路上山,因为半山腰有个亭子,我想看看是什么亭子,有没有啥来头。
沿阶而上,两旁的树木并不高大,有国槐,刺槐,落叶松,柏树,杏树,桃树等等,杏树的叶子已经变黄,好多都落了,显得有点稀疏。最惹人眼球的是野菊花,它成了秋天最明亮的色彩,装扮着自然。野菊花其貌不扬,但它可以入药,也是做黄酒的好材料,也是我这样的花痴的心头爱。
环县是出了名的干旱少雨,好多山上光秃秃的,人工种植的树木在这里茁壮成长,让我立马对它产生了好感。树木虽然并不高大,但它总会成为参天大树的。秋风阵阵吹来,有了寒意。台阶越来越陡,杜老师健步如飞,我气喘吁吁,我向来不擅长走楼梯和上坡路,走走停停。居高临下,环县县城的全貌尽收眼底,一座座高楼在川道里拔地而起,环城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高铁疾驰而过,高速贯通南北,缩短了出行的时间,方便了群众,人民拍手称快。看着环县的变化,我感慨万千,二十几年前,环县还没有那么多楼房,基本上没有一栋高于十层的楼房,平房占大多数,出行也没那么方便。短短的二十年,这里发生了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实在让人欣喜。
半山腰碰见一个男人,他说他侄子去年高考,专门来文昌阁祈福,考了好大学,家人非常高兴。我心想,那我也好好为辞职的儿子祈福,愿他考个好工作。
来到润物亭坐下休息,润物亭它的名字大概来自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里的润物二字吧!希望雨水滋润大地,滋润万物。
走走停停看看,终于爬上了山。文昌阁赫然在目,它是中国最高的文昌阁,也是西北最大的文昌阁,占地1200亩。
顺路而行,文昌阁旁边的灯柱上是唐宋著名诗词大家的诗句。有白居易的“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有“七绝圣手”王昌龄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有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还有称李白为“谪仙人”的贺知章的“离别家乡岁月多,还来人世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更有孔圣人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等等这些耳熟能详,流传千古的佳作,让人不经意间学习了古诗词,得到文化的熏陶。可见建造者的匠心独造和“别有用心”。
文昌阁前有一汉白玉雕琢的高大牌坊,横批引用出自初唐四杰之一首的天才诗人王勃的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里的名句“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里的“龙光射斗”换化而成。两副楹联分别是“万壑吹嘘扬西山爽气,千峰造势长北地精神”。“环水长流通四渎,文昌高耸接三台”。左右两侧楹联分别为全国书协副主席吴东民和全国书协理事李尚才题写。
文昌阁屹立在眼前,坐北朝南,气势恢弘,通高36.9米,分别寓意“三星高照”,“六六大顺”,“九九归一”,寄予了人民美好的祝福和祈愿。风格为仿明清建筑,明三暗五层,四方十六柱,青瓦红墙,斗拱上翘,檐牙高啄,雕梁画栋,色彩斑斓。完美诠释了中国古建筑之美,美的让人挪不开眼。
小心翼翼走过状元桥,砚池,仿佛自己也有了文人气质。阳光暖暖的,天空湛蓝,恰逢国庆假期,游人不多。管理员为我们打开门,里面庄严肃穆,四周墙壁上都是名人名家的书法字画,使人沉浸在艺术的享受中。二到五层供奉有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文化创始人的圣人孔子、文昌帝君、钟馗、天师、四大天王,以及玉皇大帝。我们怀着虔诚的心小心翼翼一一跪拜,生怕弄出声音惊动了神灵。
文昌帝星是道教供奉的主管文运又注吉祥的贵人星,专管人间读书和文上功名,是文运的象征。据说只要志存高远,正直的虔诚信仕敬香叩拜,有求必应。
我们怀着崇敬不舍走出文昌阁,左右两边是钟楼和鼓楼,大钟上有成均二字,鼓面是太极八卦图,晨钟暮鼓,现在是中午时分,我用手敲了钟,打了鼓,钟鼓之声在耳边回荡。
在院子里碰见了熟人,他们一家五口自驾,说是第一次来,刚好我认识阿姨,杜老师认识叔叔,只可惜到了午休时间,没法进入文昌阁,只能遗憾地离开。
下山时我们的选择了南路,比北路平缓许多,再一次俯瞰县城全貌,步履轻松,心旷神怡,不虚此行。
虽然可以开车上来,但我们选择爬山,累点,却有开车不能体会的快乐,也是毅力的一次挑战,何乐而不为呢!
文昌阁是环县人民祈求文化繁荣,风调雨顺,经济昌盛,物阜民安的标志性建筑。寄予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环县的今天已经发生了巨变,在30万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它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就像广场那座“扬帆起航”雕塑一样,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图片摄影:耿志平)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现为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网红作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