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前年写过一篇文章《断食与养生》,里面谈到为什么每个人的命运会不同呢?
有的人过的丰富多彩、有滋有味,有的人过的枯燥无味,没有任何风采;有的人能获得一番成就,有的人却庸庸碌碌;有的人时刻充满阳光,有的人却忧郁一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我想在某种程度上,人身体的好坏决定了人一生命运的成败,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曩日,在微信上又看到了一篇《以饿养生》,感觉叙述的也很有道理。
适当的饿饿肚子,可以让身体的器官得到休息。病从口入,很多时候,疾病的发生不是因为吃得不够,反倒是因为吃得太多。
我家养了几条金鱼,五、六天我就换一部分水,老人常说:“懒养花,勤养鱼”吗?换水时还加点鱼盐,每天早晚都喂鱼食,而且,生怕鱼儿们吃不饱,就这样精心照料,也经常有鱼不活。后来一问才知道,鱼不怕饿,怕饱。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癌细胞经过三至五天完全断食,指喝适当的水,癌细胞迅速死亡。增生、息肉都迅速萎缩消失。 在不少古人的医书中,都将暴饮暴食、大鱼大肉称之为“烂肠之食”。顾名思义,吃多了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不亚于砒霜之毒。这就是人常说的,吃五谷生百病,祸从口入。每个人都想自己健康长寿,就需要遵循古训,做到“食饮有节”,五味清淡可养五脏,幸福就从口入了。
再比如,大多数人都有脾胃虚弱的问题。脾虚胃寒,也都是饮食无度引起的。脾胃长期处于过劳的状态,得不到适当的休息,功能自然日益消退。久而久之,就成了脾胃虚寒的状态。又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肝脏病、瘫痪、老年痴呆等疾病,都与饮食无节制有密切关系。在《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就告诉了后人,如要获得健康长寿,必须做到‘食饮有节’;在‘内经’全书中以有详细的说明,五味过度损五脏,烟酒其性猛烈,易耗散维持生命的元气。现代医学已研究证明,过度的烟酒,可导致全身很多器官受损,引起180多种常见疑难病。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得管好嘴巴,饿饿肚子。
那年休假,我去了趟香港澳门,晚上哥几个要喝点酒,去外买吧,可是走了几个超市都没买到我们想要的高度的酒,就连38°的都没有,而且酒特贵,一问导游才恍然大悟,港澳是全民医保,看病不花钱,同时也不倡导喝烈性酒,那样会伤害身体的。回头想想我们东北,喝醉了常事,不喝醉了不够意思,豪爽呀!反正身体喝坏了不关国家的事,自己花钱看呗。栽愣的、里倒歪斜的,其实我也有过,以十步笑百步呗。
何为“断食”,就是在七天或十五天内,只喝温开水不进食,让胃肠进行彻底的清空,须在寒冷的季候为宜,在入冬和初春时节也可,地点吗?要幽静点的好,据说可以治疗各种疾病。
我曾经也“断食”几次,在家里“断食”两次,在丰满五龙宫道观“断食”一次。下面是我那年在道观“断食”的经历和感受:
上午九点是第一堂课,我盘腿坐在蒲团之上,平心静气地细听张道长娓娓道来的辟谷养生之方法。
什么是“辟谷”呢?望文生义,就是回避五谷杂粮。道教认为,人食五谷杂粮,要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
“但是,我们辟谷养生是为了修养心理、生理、肉体,从这三个方面阐述辟谷的目的和内涵。”张道长如此道来。
1、“心理”主要是讲了“玄牝之门”和“灵”这两个方面。
张道长用通熟易懂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述辟谷养生之方法,辟谷的方法非常重要,不正确的辟谷方法等于找死,我们要保护好五腹六藏,那么为什么要来庙上来辟谷呢?也就是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吸收气场,全身心的投入,把外在的大自然的能量吸纳体内,形成天人合一,融入自然,然后再释放出来,身心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他又说道:辟谷的第二天是最难熬的,肚子感觉咕噜咕噜响,感觉饿了,第三天就好多了。其实,人是有两种记忆,也就是有两个我,一个是头脑记忆,一个是心理记忆,一个是先天的我,一个是后天的我,一个是外在的,一个是内在的。我们辟谷的目的呀!也不是单纯为了减肥,主要是把我们的真心换回来,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的眼、鼻、口以及内脏都有些损伤,我们就要通过辟谷,吸纳大自然的灵气融遍全身,把真气真心换回来。要是一年来两回辟谷,一回五到七天,那么癌症就不会侵入我们的肌体,百病不侵是不可能的,最起码我们用心辟谷,用心修炼,五到七天就能耳聪目明,要比以前的身体状况要好的多,要是能够经常锻炼,就能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2、“生理”:主要是一个字“精”。人不无精,精化气,气化神,不会不产精,无容无精,辟谷是找死不死之状态。这段话我可能没有理解好,所以,表述的也不算清楚,我自己都没弄明白,待以后再学习。
3、“肉体”,生态失衡,打破常规,三天后腑味上返,要突破障碍。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各门各派真的是百花齐放,无论是哪门哪派都对“辟谷”之说法有各自的阐述。
《道德经》关于辟谷是这样阐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家的养生之法中,经常提到的一点,就是“辟谷”。不食五谷,对芸芸众生来说,太过虚无缥缈,也不可行。但由此可见的是,少吃一点,吃到七份饱就可以了。确实是健康身体的前提之一。
《黄帝内经》关于辟谷的阐述:辟谷有健脑益智、开发人体潜能、提升心能量、增强心场能的作用。由于去掉了体内多余的脂肪和毒素,体内得到了全面的清洁,肠胃得到了调节和休养,心灵因而得到澄清和升华,其最高境界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
辟谷的厅堂有幅对联,上联:天地人一体同春乐万家,下联:福禄寿三星拱照道场旺。这也充分体现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中医认为:真正的辟谷和断食,需要配合一些专业的修炼方法,将新陈代谢调节至较低水平,以减低胃肠负担,让胃肠得以休息。单纯为了减肥,简单粗暴地借用“辟谷”、“断食”理念进行“节食”,这是错误的做法。
事实上,从道家辟谷到中医养生,都讲究整体的阴阳平衡。
这几天,我又准备“断食”了,这个年过的太丰富了,涨了七、八斤羸肉,踅摸着怎样瘦一点呢?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这是现代人养生的不二法门。多看些有营养的书,如黄帝内经、佛学、道学、儒学、易经等。这些都有益我们修心养性。让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少吃点大鱼大肉烟酒,适当饿肚子作一些适合自己的养生功法,才能保持全身经络通,气血活,组织器官功能旺盛。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从而,实现长寿的目标。
俺娘今天早上还和我说:“儿子,养生要讲究科学,不能听风就是雨,要循序渐进,千万别把胃饿坏了,那就得不偿失了。”我就和她讲了“断食”养生的道理,这种方法其实是从日本传来的,还说了李叔同断食的经过。
李叔同,法号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曾经写的《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一文里提到了在杭州虎跑寺“断食”的经过,他认为断食可以治疗或者补助治疗各种疾病,在此文中提到了断食的经过和断食后的感受。
都市110电台的主持人老程曾经打了一个比方‘假如你家住的房子,十多年了,烟熏火燎的非常的埋汰,你要从新装修,是不是要把里面的东西搬出来呀,再彻底的打扫一下,再刷上新的涂料呢?你的五腹六脏也是一样,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也得让它休息休息,那就是不吃饭,只喝温开水,进行胃肠装修,那时你就精神抖擞了。’
从大量的史料可以看出人只有饿了,才能吃的有滋有味,苏东坡在《问养生》中提到 如何宽胃以养气?他主张:“已饥方食,未饱先止。”已饥而食,吃起来味香爽口,虽吃的是粗茶淡饭,而胜于美味佳肴;“未饱先止”,是指不要吃得过饱,中医认为“清淡以养胃,少食以宽肠。”他还主张,“散步逍遥,务令腹空”。
我虽然不出家,但是,常常清清胃肠,断食几日又何妨,坚持是不易的呀!今天我还想尝试一次,但不知能挺几天呀!
夸夸其谈的以饿养生,道理谁都明白。要是做起来就需要恒心了。
今天是壬寅虎年,2022年2月22日,农历正月二十二,星期二,满满的爱呀!就写一篇养生的文章吧!祝福我所爱的人健康快乐!
徐新林,笔名:风行水上。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诗词学会会员,《吉林名人》杂志特约记者;吉林市雪柳诗社会员,中国国际文化促进会吉林分会秘书长。酷爱文学,笔耕不辍,有多篇散文、随笔、游记、诗歌、小小说散见于各大媒体及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