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恩与报应
杨自坤
十天前我接诊了一个病人,心中久久难以平静。
患者是位四十多岁的妇女,面容憔悴、情绪易激动…病程近二十年了。多次在医院用仪器检查,各脏腑无器质性病变、久治无效。“有病乱求医”她听人介绍找到我。根据中医四诊合参:属于肝郁气滞、即西医抑郁症、胃肠神经官能症的范畴。
在娘家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庭和睦、兄弟姐妹相处很好。二十年前婚后初次怀孕,因公婆受重男轻女的封建残余思想影响,把她带到医院B超室做胎儿性别鉴定,显示是女孩。强行给她流了产,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婆媳结下了第一个梁子。
虽然国家三令五申严禁做胎儿性别鉴定,但因为B超室个别技术人员抹不开面子,孕妇家庭重男轻女的思想作祟而屡禁不止。导致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这是造成社会不安定的一大因素。B超是把双刃剑,既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又是扼杀女婴、灭绝人性的死刑判决书!多少无辜的女婴没见到阳光即被绞杀于腹中:无数冤魂游荡在寰宇、婴啼不休悲鸣于阴间…阎罗也洒泪暴怒:人间这是在造孽呀!不怕遭报应吗?!
后来她又怀孕了,听人说反复流产易导致不孕,她拒绝再做胎儿性别鉴定。结果“孩子生下后,又是一千金”一家人对她冷言冷语、没有好脸色,没人给伺候月子;她整日以泪洗面、自己做饭洗刷…受的屈辱难以言表,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留下了月子病;如果婆婆此时伺候月子,可能就把第一次结的梁子给解开了…女孩毕竟是你的亲孙女啊。新仇加旧恨、又结下了第二个梁子。
管她生男孩女孩?你何必当那个仇人?!
“孩子奔生娘奔死”以前妇女生孩子的死亡率是很高的,何况又容易患产后抑郁症:自杀和杀人等过激行为;这个时候你再对她漠不关心、冷言冷语,她会刻骨铭心的。
当初刚嫁到婆家时把她捧为娘娘,后来把她视为奴仆。一旦不合心意,就另眼相待、任意打骂…物极必反:那么你就成功地把绵羊训练成了雄狮!此冤屈她肯定会灌输给下一代。仇恨的种子发了芽,等她的子女长大了,公婆就等着好果子吃吧。
而她的原生家庭把她抚养长大,嫁到婆家后,父母的心就跟过去了,即使看到女儿受罪也无可奈何。有比较才有鉴别,娘家的父母对她是始终如一的。所以她一旦有了本事报恩娘家父母是合情合理的,外人无可厚非。
第二胎好不容易生了个儿子,扬眉吐气、腰杆挺直了。
整个诊疗过程,她仍忿忿不平地说:现在我还是对婆婆恨之入骨…她的对象始终默不作声。他作为一个丈夫,在妻子在最需要呵护的时候,竟然袖手旁观、顺从于父母当起了软皮蛋。东方升起了红太阳,翻身农奴把家当。
我劝慰: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公婆年近古稀了,他们也应该反悔当初的作为。中医讲:百病生于气,三分治七分养。我把我的科普文章《冷静》和《养生》发给了她,希望她慢慢品读;抱怨、指责、仇恨…等一些不良情绪是导致各种顽疾的根源;而愉悦的心情能杀死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癌细胞,希望她能从中悟道点什么。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大家看看那些生女孩的人家、再也不会低人一等了:五女拜寿、七女献花、吃香喝辣、游山玩水…报恩多多。其实无论男孩女孩,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祖国的花朵。只有把孩子培养成人、知书达礼才是最重要的。
凭心而论:人家女孩在娘家就是父母的心头肉。虽然当初生下时,心中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难免有失落感,过后也是疼爱的。他们不允许别人歧视、迫害自己的女儿;换位思考,如果自己的女儿到婆家被当成生育的机器,不合心意就鄙视、冷落、任意打骂…你自己做何感想?!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所谓以德报怨、尊老爱幼,说教别人可以,临到自己身上试试?一般人可没有这个涵养和境界。
婆媳和睦与贫富贵贱无关。因为儿媳妇嫁到婆家和新入职的员工一样。无论发生什么事,她都会和原生家庭对比,如果婆婆待她和亲生女儿一样,她能不懂感恩吗?人心都是肉长的。
孙老夫人就是做婆婆的楷模:儿媳嫁到她家后,疼爱儿媳胜过亲生女儿。儿媳怀孕后,她不允许做胎儿性别鉴定;孙女出生后,亲自伺候月子,日以继夜。把全家最好的东西留给儿媳吃,她老两口和儿子、女儿吃粗粮。视儿媳女婿为己出;现在年龄大了,儿媳和女婿把她当亲妈侍奉,享受幸福的晚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无独有偶。富民社区一高姓老人,家庭很贫穷,但他夫妇对儿媳和女婿一直很好。每次儿子、女儿家发生纠纷,他们都是呵护儿媳和女婿,训斥儿子、女儿。后来他们患了病,儿媳召开家庭会,带头拿钱给公婆治疗。人行好事莫问前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古代的封建思想是:生个男孩叫“添丁”,一家人欢天喜地;生个女孩叫“赔钱货”、一家人无精打采:石榴开花颜色重,养个闺女不中用。吃娘的奶、费娘的心,长大还是人家的人…如泣如诉;风水轮流转,现在养女儿不但不赔钱,而且还是摇钱树。
曾遇到一个七岁的女孩哭诉:她爷爷嫌她妈生的是女孩,看不起她妈。我向爷爷要钱不给,而对叔叔家的弟弟,要多少给多少。
所以娶媳择婿门风很重要!
古代的七出即休妻:其中有两条就是歧视妇女的流毒和糟粕:无子和恶疾。人家女儿嫁到你家患了不治之病,你就扫地出门?因为不给你们家生儿子就不要了?“娶来的妻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婆婆也是封建糟粕余毒的受害者。她把自己当媳妇受的屈辱在自己的儿媳妇身上复制,肯定适得其反!
“百病生于气”她受到的伤害太深了…治病必求于本,你不了解矛盾永远也解决不了矛盾。古代有说法:病人把医生视为救命的菩萨,有疾病避爹娘不避医生…所谓医者仁心即把患者当成父母、兄弟姐妹、晚辈一样对待:认真倾听、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她们着想开导。有的放矢和药物配合,往往能事半功倍“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希望我的言行能解开她的心结,抚慰她受伤的心灵、帮助她走出泥沼。
“各人挣钱各人花”现在的公婆威风不在了“过时的凤凰不如鸡”作为晚辈们、凡事适可而止、翻篇吧。因为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为了美好的明天。
参考资料:
《家风》都市头条24—12—22
《一双布满老茧的手》都市头条24—09—20
2024年12月3日
🌟 诗🌟 经🌟 唯🌟 美🌟
🌟 国🌟 风🌟 传🌟 奇🌟
🌟 欢🌟 迎🌟 走🌟 进🌟
🌟 国🌟 风🌟 诗🌟 社🌟
杨自坤:1952年生,笔名:沂河岸边,临沂市作协会员,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副主任中医师,全球执业中医师联合会会员,杨九楼理事会荣誉会长。
1970年冬,作为特种兵,服役国防科委在新疆罗布泊的第二十一核试验基地。
自幼酷爱文学。从戎入医门,先后在部队受嘉奖、立功、入党。
1996年入编中华特色名医辞典、并入选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7年应邀参加首届国际民族医药研讨会。
2010年就读临沭县老年大学文学班。
2012年先后在《沭水诗社》发表作品:《上大学》《母逝十年祭》《卖豆腐》《贺女儿读研》《游台湾》
2022年5月15日在临沂客户端发表《灵性的小黄猫》

编辑简介:王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沭县作协副主席,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齐鲁晚报·青未了》《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七月颂歌》《东方散文》《真言贞语》《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