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河畔织锦绣
房思春

通香峪村位于济南市钢城区东南部的旋崮山脚下。据村碑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桑姓从河北冀州枣强迁此地建村。其余各姓在清朝中期迁入。因村庄处在南北向宽敞的山峪中,故名通敞峪。后又因村西南寺院香火兴盛,香烟满村,故名通香峪。1961年通香峪以河为界分成两个行政村,该村居南,改称南通香峪村。
据史书记载,明朝正德年间,通香峪村属通香峪保,辖四个自然村;民国初年取消乡、保建制,改为区,区辖乡,通香峪村属蒙阴县黄庄区东王庄乡;1958年黄庄乡改为黄庄人民公社,下设管理区,通香峪村属黄庄公社东王庄管理区。
杨家大峪河与牟汶河主流在村中交汇,穿村而过奔向西去。沿岸河堤整齐,岸柳依依。拦河坝内水质清澈见底,游鱼成群;不知谁人种植的莲藕,在河道内蔓延繁殖,荷叶田田,幽香阵阵。
漫山遍野的苹果树、桃树,成为村民们的摇钱树。1987年我在通香峪联小工作,学校后面的山上,就是一片果园。听说有果农种植世界一号苹果,个头颇大,每个苹果都在一斤以上。当时听了觉得很是惊讶,打算去亲自看看,开开眼界,可是因为懒惰,加之工作忙碌,没有见到,成为遗憾。
南通乡峪村自古以来,就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清末,清政府腐败无能,匪患蜂起,社会极不安定。为防止乱世遭劫,保家护民,清朝宣统年间,村民就自发在旋崮山顶修建了山寨。寨墙全部用就地取材的花岗岩块石垒成,高丈余。山寨南北宽百余米,东西依山就势蜿蜒800余米,寨内建有10余间石砌房屋。
当时,百姓们白天下山种地,晚上到山寨过夜避难。要是遇到特殊情况,就会在山寨待上一段时间,等到形势好转,再下山生活。山寨内的石碾,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逃难上山的清末秀才桑廷璿,站在二旋崮山巅矗立的山石上,眺望祖国破碎的山河,悲愤至极,挥笔在巨石上写下了“清末大乱,旋崮避难”八个大字。后来经人雕刻,使其得以存留,直到现在,字迹清晰,成为宝贵的摩崖石刻。石刻面高80厘米、宽40厘米,刻字四行,落款“文庠桑廷璿立,同治二年”。
抗日战争时期,南通香峪村是远近闻名的“抗日堡垒村”。
1938年,中共蒙阴县第七区区长房连三,带领区中队进驻通香峪村,在南山寨设区公所,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发展抗日力量。
1939年,在村里秘密建立了党组织,成立了抗联协会,组织了民兵、儿童团、妇救会。民兵、儿童团站岗放哨;妇女为八路军、新四军做军鞋。村里人常说:“咱们村有骨气,从来没给鬼子缴过一次粮。”一些敌伪人员说:“通香峪村是攻不破的堡垒。”
1940年2月5日,汉奸董钦让一伙获知,蒙阴县七区区委和60余人的训练班驻通香峪村的南山寨,他就暗中勾结陈三坎的伪军800余人,突然包围了南山寨,妄图消灭这支土生土长的抗日有生力量。
在区委领导下,训练班战士奋起反击。桑洪文由悬崖坠下突围求援,一中队闻讯后,立赶来救援,敌人猝不及防,不支而溃,被困山寨的80余人安全脱险。
1940年7月某日,伪顽军队董钦让部300余人,围攻通香峪村中黄庄区委驻地。他们从三面包围了村庄。发现敌情后,区委机关全部集中撤退到山寨。敌人开始从西、北、东向山寨逼近,区中队向敌人发起猛烈还击。战斗从早上9点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左右,终因敌强我弱,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
区长吕歧山带1名战士到新泰县大队求援。但是县大队另有任务,不能前来支援。趁敌人吃饭暂时停止进攻的空隙,在区中队长马传斌带部分队员的掩护下,区委带领区委机关人员,从南山唯一的崎岖小道上坠下悬崖,迅速撤到二旋崮。天明后转移到山下花峪村,后又转移到龙庭区的老毛望,在那里休整了几天,分三路又回到黄庄区大上峪、肖马村一带坚持斗争。
还有一次,黄庄区委正在通香峪村开会,敌人借着大雾从黄庄偷袭而来。区委得到消息后,立即停止开会,掩护村中男女老少安全转移到了山寨里。中共蒙阴县委七分区中队从旋崮的西北方向下山,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埋好了地雷,炸死了几个“二鬼子”,缴获了部分武器。这次战斗,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41年农历五月的一天,八路军胶南部队十一团奉命开赴蒙阴,从通香峪村路过。因部队内部间谍向驻守新泰城的日军送去情报。日军于当天拂晓前在村南高地架好大炮和机枪,妄图全部消灭十一团。民兵队长桑瑞文带领7名民兵,在拂晓前去南山岗石屋子放哨(现石屋子保存完好),观察新泰方向的敌情,摸到南山高地与日军接火,打了一阵排枪,随即甩出几颗手榴弹迅速转移。八路军十一团听到枪声,知道有敌情,随即绕路开赴蒙阴,使敌人的阴谋诡计落空。在与日军的战斗中,民兵队长和2名民兵负伤。通香峪民兵用鲜血掩护了大部队,受到上级领导的奖励。在庆功大会上,部队文工团自编演唱了一首歌,歌颂通香峪民兵,歌词是:
咱民兵,是好汉,
来了鬼子把岗站。
东边打一阵排子枪,
西边放了一排手榴弹。
配合主力打胜仗,
才能保卫咱家园。
南通香峪村人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文化教育,村内人才辈出。
清道光年间,桑姓族长从蒙阴城雇来教书先生,教他的儿孙念书。其大子桑廷叡聪明好学,在清咸丰年间考中秀才;其孙桑冠一、曾孙桑贯之,相继在同治年间、光绪年间考上秀才。这对本地人影响极大,四邻八乡富户人家纷纷前来聘请三位秀才去办私塾,教他们的子弟。
他们不仅仅教学生学习祖国的传统文化知识,还秉持了耿直,刚正不阿的性格。清末,他们的一名学生在沂州应考秀才,考官为获得贿赂,把该学生叫去说:“你文章做得不错,就是从字上看出你性格太强。”这名学生心知肚明,却绝不阿谀奉承,当场就顶撞了考官。
至今,桑氏“一门三秀才”的故事,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1933年,村里就办起了初等小学;1950年,村里办起全日制学校;1985年,与北通香峪村共同出资办起通香峪联小。20世纪50年代,村中的桑奇文、桑凯文2人就考取了师范学校,成为解放后村里最早的文化人。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全村有近百名学生考取大中专院校,其中硕士8人,博士4人。其中桑运臣,1984年考取山东大学,成为村中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个本科大学生;桑欣欣,2013年6月获得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实验室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16年6月获工学博士学位,是村中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桑晓琳,毕业于鲁东大学生物科学系,2022年5月获得大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后任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胰腺肝脏危重性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2007年,桑昌美、桑财恒等9名学生顺利升入本科大学,本村被誉为“状元村”。
南通香峪人头脑灵活,善于经营。
在改革开放初期,桑运俭、杨士礼等6人开始经营生猪屠宰生意。到1991年,全村屠宰户发展到22家,沿街建起营业门面房20余间,年屠宰量达1.6万头,生猪屠宰量占据了黄庄镇的一半以上。
从1977年起,村里就开始大力发展果树种植,当年栽植国光苹果6000余株。到1984年,果园发展到300余亩。2003年,全村林果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亩,年产果品500万斤,总收入达到600余万元。村民桑登恒、桑树文、桑柱文、徐勤明等10余户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
为方便村民果品销售,建立销售保障机制,2001年,村里在杏叶口建起了露天水果批发市场,硬化地面2000平方米。每到水果采摘旺季,市场上人头涌动,叫卖声不绝于耳。外地商贩络绎不绝。
2008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市场场地进行了改建。建起了1000平方米敞篷,可同时容纳20余辆大货车进行交易,实现年交易额600余万元。
2014年,由汶源供销社投资45万元,在村南建设集超市、土地托管、专业社、果品销售等于一体的为农服务中心;建起了800平方米的敞篷式果品批发市场、200平方米的农民合作社办公室和农资超市,并整合农资、农机超市3家,为周边10个村的2万亩林果提供农资农药供应、技术培训、果品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
2022年,投资160余万元,在和尚峪沟口,建设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的新型钢结构高标准水果销售市场,可容纳30余辆大货车同时交易。
销售市场的建立,为果农的果品销售,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兴修水利,为发展林果业奠定良好基础。
1966年,村里就开兴修水利。始历经3个冬春,在村东、村北修筑塘坝4座,垒筑沿河坝1800米。
2002至2003年,投资18万元,分别在大峪口、河南边、石岔口修建直径12米、深6米机井3眼。在封门子沟口修建大口井1眼。修建顺河堰1000米,大型漫水桥1座,拦河蓄水坝5个。在栏猪岭、尧峪子修建蓄水量1200立方米、800立方米蓄水池各1个。在台子水库北侧,修建扬水站1处,铺设地下管道1.2万米,到田间地头。使土地灌溉面积达到700亩。
2004年,投资8万元,修筑大峪塘坝1处,并对圣峪水库、封门子水库进行清淤。在栏猪峪梁、尧峪子修建300立方米、250立方米蓄水池各1座,浇灌面积400余亩。
2010年,对圣峪水库大坝进行维修,清除了上游淤积物,扩大了库容量。
2018年,重新整修电灌及管网,使原有灌溉设施得到充分利用。
2022年,结合小流域治理项目,修复台子根塘坝。在杨家大峪河流域修建拦河坝6个。在村南建设蓄水量260方的蓄水池1个,铺设管道800余米,彻底解决了村南200余亩果园浇灌问题。
近年来,通香峪村人,乘借汶水源头流域治理的东风,对汶河主流村庄段进行了综合治理。2022年结合钢城区汶河治理项目,清理河床1200米,修建7座漫水桥,垒砌防护堤坝800米,绿化堤坝护坡2000平方米,重新铺设柏油路面5000平方米,安装防护栏280米,沿路安装路灯42盏。
......
过去的光辉昭示着灿烂的未来。勤劳勇敢的南通香峪人,在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正昂扬奋发,砥砺前行,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旋崮脚下这片沃土上,编织着自己美好的锦绣家园。正是:
雨润添柔垂柳碧,风携汶水濯青莲。
旋崮山下旖旎景,物阜粮丰看稔年。
房思春,济南市钢城区汶源街道人,济南市作协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