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宁静而绝美的角落,宛如遗世独立的仙境,而我笔下的这幅《户依群峰抱斜溪》所描绘的,正是这样一个地方。
站在那画面之外,目光仿若穿越了一层薄纱,进入到那山水之间。群山像是大地挺起的脊梁,一座连着一座,层峦叠嶂,雄伟而壮观。它们高耸入云,峰顶在云雾缭绕之中若隐若现,似是与天相接,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气息。那些山峰的轮廓,或挺拔险峻,如利剑直插苍穹;或圆润温婉,似巨象伏地而眠。岩石的纹理如同岁月镌刻下的印记,每一道褶皱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那是风雨的洗礼,是岁月的打磨,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而就在这群峰的怀抱之中,一条斜溪宛如丝带蜿蜒而下。溪水清澈见底,像是大地流淌着的蓝色血液,灵动而富有生机。它从山的深处潺潺流出,绕过山石,穿过草丛,一路奔腾,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那是大自然奏响的乐章。阳光洒落在溪面上,碎成点点金光,如同繁星坠入人间。溪边的水草随着水流轻轻摇曳,仿佛在翩翩起舞,它们是溪水最忠实的伙伴,陪伴着溪水走过漫长的岁月。
在溪畔,有几户人家静立。那是用石头和木材搭建而成的小屋,古朴而简陋,却透着一种说不出的温暖。屋顶的烟囱里,袅袅升起的炊烟,像是一首无声的诗,缓缓地向天空飘去。那是家的信号,是生活的气息,在这宁静的山水之间弥漫开来。小屋的周围,几株古树参天而立,它们像是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家园。树下,或许有老人正坐在摇椅上,眯着眼享受着这山水间的宁静;或许有孩童在嬉笑玩耍,他们的笑声如同银铃般在空气中回荡,为这寂静的山水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群峰之上,整个世界都被唤醒。山峰在金色的光辉中渐渐清晰,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溪水也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红晕,波光粼粼。那几户人家的主妇们早早地起床,在溪边淘米洗菜,偶尔还会与对岸的邻居大声地打着招呼,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男人们则扛着农具,走向田间地头,开始一天的劳作,他们的身影在山水间显得那么渺小,却又那么坚实。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火红,群山也被笼罩在这绚丽的色彩之中。此时的斜溪像是一条流淌着火焰的河流,热烈而奔放。那几户人家的屋顶被夕阳镶上了一层金边,屋内透出昏黄的灯光,温馨而祥和。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围坐在桌前,分享着一天的收获和趣事,简单的饭菜在这一刻也变得格外美味。
这里的人们,依群峰而居,伴斜溪而生。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汲取着山水的灵气,享受着山水给予的馈赠。他们的生活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却有着一种质朴与宁静。他们的日子过得很慢,就像溪水缓缓流淌,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生活的韵味。
在这幅《户依群峰抱斜溪》的画卷里,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山水的美丽,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宁静、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它让我想起了那些被遗忘在喧嚣背后的美好,那些简单而纯粹的幸福。这山水之间的一切,宛如一首无声的诗,一幅流动的画,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心中永远的世外桃源。
作者简介:杨新榕,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泉州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丰泽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出版《丝海听涛》等四部散文集,长篇小说《都市猎蝠》,长篇纪实文学《赤子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