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菏莲、更爱残菏之凄美。连年数载,拍荷,写荷,尤为爱残荷风韵风骨。《凄美残荷》
作者~赵新洪
冬日,池塘宛如一幅画,静谧安祥,那满池的残荷,在冬日里坚守着最具韵味的风景。
残荷,以其独特的姿态诠釋着生命的坚韧,枯枝败叶、余辉残莲,尽显其清风秀骨,尽显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不堕不屈,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对生命的向往与执着。
大诗人苏轼曾说:“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残荷虽失去夏之娇艳繁茂,却在寒风中展现着她别样特有的精致之美。干皴的支体,由细细的梗支撑,任风吹雪压,冷霜扑面,依旧笑迎寒风,与众友相伴,或昂首、或弯曲,或歪斜,或扩展,似乎在向人们倾诉她的往昔、别样红的风影,及出淤泥不染的清白。
无数的文人墨客,及大师们将残荷的脱俗残影收于笔下纸上,用其意境解读人生,以其清美傲骨、残缺之意韵,将其枯败蜕换成另一种风骨。于枯败里驻藏下另一种神韵。
残荷之子莲蓬,于塘内挺立众友之间,更具有一种花盛开所不具备的美。
残荷、应算是生命的引领之桥,看似残了,实則为来年的勃发积蓄力量。没有残的凄美,哪有来年那一塘“映日荷花別样紅”的风韵,她那股英雄气、衰我而旷达的神韵,最能表现生命的热烈与美好;最能表现破千难经万险的骨骼与风格;
残荷,从容不迫地引领万紫千红的季节、抒发鸟语花季的向往。“任他桃李争观赏,不为繁华另素心”,她以超凡脱俗之美,孕育一种神圣瑰丽的残缺之美,在苍凉,悲壮的凄美;在繁华褪尽的萧瑟里保持着生命俱来不屈的圣洁;保持着她灵魂里的真纯与高贵!
不凋、是生命旋律的张力,坚守着自然赋予的顽强中的残缺美!让人们看到生命的轮回,看到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与赞美。
在冬日的冷凝中,让我们欣赏残荷,去领悟其真谛与意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