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莫干山
文/刘林海
我对名山胜境的向往,最早始于莫干山。上小学时,我翻阅高年级的语文课本,读到了鲁迅的一篇小说《铸剑》。半懂不懂中,很是崇拜文中塑造的几个非凡英雄,铸剑神匠干将、莫邪夫妻,还有他们的儿子眉间尺。看课文后面的注释,知道世人为了纪念这些英雄,将他们曾经居住的大山以夫妻二人之名合称为莫干山。我于是就觉得,这莫干山一定生得很雄壮,谁若能去趟莫干山,谁就会添些雄心虎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已经步入工作岗位,在一个经济部门搞体制改革,曾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莫干山会议撩拨得心潮澎湃,只恨自己得不了个天上掉馅饼的机会,去领略一番经济界骄子们火热的激情。从此便把那号称江南第一山的莫干山牢牢刻在心间。
去过杭州好几回,却总因行色匆匆未能拜谒久仰的圣地。个中原因,当然也包括了对心中的图腾不忍以捎带着走访的方式轻慢一回。直到这一次,湖州的朋友邀约,言明就在德清相聚。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岂肯错过。
孟冬时节,天并不显冷。我住宿的酒店就在德清县城,一个很考究的园林会所。透过房间的窗户,便可看到逶迤的莫干山。清晨的一缕阳光掀开窗户时,也送进了一阵湿润的清风,风中揉进一丝和着竹香味的甜意。我本来是喜欢竹子的,想着未上莫干山,先在这被竹林团团围住的方寸之地陶冶性情,莫不是对灵魂提前沐浴净化一番?不免生出几许自我感动。草草用完早餐,急不可待地乘上车子,十几分钟的行程后,待莫干山景区门头的标注映入眼帘时,忽然就有了年轻时才会显现的激动,竟然能听见自己怦怦的心跳声。
顺着左旋右盘的山道,汽车蜿蜒着向高处爬行。虽说是晴天,阳光却并不恣意,羞羞答答地若隐若现。汽车在遮天蔽日的竹林中穿行,清脆的笛声引来阵阵回鸣。置身于看不见尽头的竹海中,方才真正理解了木心先生在《竹秀》一文中对于莫干山竹子的描述,实在不是虚妄的夸张。顺着或陡峭,或平缓的山势,万千根毛竹亭亭玉立,像是女儿国里的节日聚会。听人说满山的竹子根连着根,但却稍稍费解这姐妹般的竹子们何以出土后不争奇斗艳,雅致地站立,均匀地发育,在步调一致地成长中宁静地共享快乐。我在其他地方见多了丛生的毛竹,常是兄弟姊妹们一窝蜂扎堆一处,你拥我挤,少不了就有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情形。谁知这莫干山的竹子如此和谐,如此谦让,真个把淑女风范诠释得真切。禁不住就在心里赞叹,原来这莫干山的灵秀,首功当归于竹子。
与北方动辄海拔几千米的山峰相比,莫干山并不险峻,它的海拔不过千米,山顶也鲜有怪石兀立。但那错落有致的起起伏伏中,却透着一股温婉与柔曼的韵味。名胜景点先且不说,单是天空中伸手似可触及的云朵,与地上无处不有的泉水,就让人感悟出生命在这里备受厚待。立足于这一方圣地,吮吸着甘醇的芬芳,极目于湖光山色,如醉如痴、飘然欲仙中,只觉得这江南第一山的美誉确是实至名归。怪不得当年这里曾是洋绅们雀跃集聚的避暑胜地,怪不得《纽约时报》曾将这里评选为全球最值得一去的地方,怪不得我们的开国领袖数次下榻此处,连带着把最亲密的异国元首胡志明、金日成也逗引得到此一游。
莫干山值得观览的景点颇多,那传说中英雄铸剑时的洗剑池,那记录了异邦争雄的万国别墅建筑群,还有那照例只张扬于低谷河汊、此处却委身山巅的芦苇荡,无一不独显魅力。但是,最让我震撼的,却是两处记录了民族命运的会议旧址。
战火连天的一九四八年,焦头烂额的国民政府财政上难以为继,于是最高统帅蒋委员长祭起了权力法宝,在莫干山召开了规模极小的秘密会议,决定实施所谓的币制改革,强令民间存持的黄金白银连同外币,一律兑换为其后如废纸一般的金圆券。这堪比强盗般的劫掠行径,让国家信誉崩塌,更令政权土崩瓦解。如今,那座位于山顶武陵村的总统官邸依旧还在,室内陈设仍显昔年豪华,却似默默地讥讽着当年浮肿的肥硕。
巧合的是,当岁月从四八年流转至八四年,红色中国百废待兴之际,一场由民间发起的青年经济科学研讨会在中华大地上刮起了一阵飓风。被称为莫干山会议的此次研讨,其后成为中国经济改革思想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如今的人们谁敢相信,那些多为草根的有志者们思维踫撞迸发的火花,竟为泱泱大国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提供了学说与依据。又有几人熟知,其后叱咤于华夏大地的领军人物,如张维迎、华生等等,正是在那个平台上崭露头角。可以说,中华民族其后几十年的经济腾飞,那一场会议功不可没。当下,凭吊举办那场盛会的旧址大教堂,注目桩桩件件会议史料,虽已逾四十春秋,却仍不免令人动容。那场参会人员在资格上“五不讲”:不讲学历、不讲职称、不讲职业、不讲名气、不讲关系,若想参会,提交论文,以文选人。任人唯贤的扑面清新,立显出被奉为圭臬的论资排辈习气陈腐不堪。某中央部门领导的参会“讲话”稿,竟也被相关人员硬生生修正为“发言”稿,一个简单的二字修辞,让官本位的做派在那一次颜面扫地。
莫干山的确是一座英雄山,它远能铸出了天下无敌的飞剑,近让独夫民贼遁形,今为贤达插上腾飞的翅膀。若从实用主义出发,莫干山于国人的理念,莫过于两次会议。四八与八四,数字组合不同,结局大相径庭。前者是官家的秘密勾兑,规格至高无上,后者是百姓的自发沙龙,形式不拘一格。但二者对社稷的影响,却是云泥有别。前者亡国,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后者兴邦,被铭刻在文明华章上。察其果,纠其因,盖因前者为了一个集团的私利,把自身置于万千黎民的对立面,与时代大潮逆向冲撞,以至于樯倾楫摧,迅猛的报应便就顺理成章。而后者生于民利于民,根植百姓沃土,直挂云帆济沧海,如何不流芳百世、青史留名。
一场莫干山之行,滋养了眼睛,洗涤了灵魂。吮吸莫干山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琢磨莫干山的故事,让人事理通达。举头望云,极目赏竹,侧耳听泉,遥想过往,抚今追昔间,忽然就感觉纯粹了许多。
世间流传着一句话:一生总得去一回莫干山。真正去过一回,就不难理解内中的真谛。
刘林海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三日
刘林海
陕西省礼泉县人,先后就读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西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文学学士、法律硕士。经济师、高级律师。
一九八三年参加工作,一九九零年起从事专职律师工作。现任陕西汉廷律师事务所主任,西安仲裁委员会、渭南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曾获“全国律师电视辩论大赛”陕西赛区“最佳专业知识辩手”奖。
第一部长篇小说《汉京城》由作家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
第二部长篇小说《落户》由作家出版社于2022年出版。
第三部长篇小说《牛老板》已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