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中江白皇庙
文/叶含树
白皇庙位于四川省中江县龙台镇稻花村,离县城20公里,与继光水库相邻。稻花村四面环山,这里以前有两座古庙,一座叫白皇庙,一座叫玉皇观。稻花村白皇庙山,此山因白皇庙而得名。其山势俊美,层峦叠嶂,渊谷流丹,紫气萦绕,气脉连绵。
白皇庙修建在山顶,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属于道教古庙。经考证始建清代中期。占地约5000余平方米。白皇庙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是山门、中殿和正殿,共计X个院落,两边是悬山式样的厢房。
从山脚的石头阶梯爬上去就是山门,从山门进去就是古庙的红色围墙。从围墙的大门进去穿过院落就是中殿,中殿内塑有12金仙,中殿两边是配殿和厢房。中殿后面是第二个院落。院落两边是一年四季常青的参天古柏,古柏上每天成群结队的白鹤在树梢居住和繁衍后代,给这里带来平安吉祥。穿过第二个院落就是正殿,正殿属于九脊的歇山式样,所谓九脊;一条正脊,正脊中间塑有宝鼎,宝鼎两边塑有龙纹吻兽;四条垂脊,垂脊处于正脊两端,垂脊的当头雕刻有仙人走兽;另外就是四条斜脊,斜脊上塑有五个镇守大殿的神兽,斜脊四角飞檐高翘,非常雄伟,它是中国古建筑固有的建筑特征。四角高翘的飞檐下面挂有风铃,晚风吹来风铃会“叮叮当当”发出清脆的铃声。大殿的屋面盖有灰色的筒瓦,筒瓦的滴水处有雕刻精美的瓦当。
为什么会起名“白皇庙”呢?“白皇”是谁?根据中国古庙传统命名的习惯,主要是纪念特定的人物命名;其次是神话故事的人物或者吉祥动物来命名的,如“白鹤寺”,白马寺,金鸡寺等等。以动物命名的庙宇内并非供奉的动物,而是古人用神话故事把动物化身为神仙来纪念。
白皇庙的来历是因稻花村天灵地杰,山上古柏参天,山下稻田蛙鸣,池塘鱼虾成群,吸引了大批吉祥的白鹤在这里繁衍后代,老百姓为了保护白鹤这个吉祥的动物,修建了一座庙宇命名为“白皇庙”,在庙里的正殿塑有白鹤仙师,所以白皇并非古代某皇帝的名字,而是当地老百姓对白鹤仙师最崇高的敬称。
中国远古时代对仙鹤格外崇拜,在中国殷商时代的墓葬中,就有鹤的形象出现在雕塑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钟,鹤体造型的礼器就已出现。
在道教中,鹤是长寿的象征,因此有仙鹤的说法,而道教的先人大都是以仙鹤或者神鹿为座骑。尊老爱幼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老人去世用“驾鹤西游”来形容。
鹤有雌雄同巢,同行相随,情笃而不淫的美德,它是美满家庭和睦相处的象征。鹤还有洁身自爱,不让任何污点沾染羽毛,有经常独自清洗羽毛的习惯,所以古人用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志士,把修身洁行,德高望重的人士称为“鹤鸣之士”。
以上的传统历史证明中国人不但古时候喜欢仙鹤,而且在中国很多地市修建有白鹤庙宇,只是祭祀“白鹤仙师”的时间不一,一求老人延年益寿;二求年轻人婚姻美满,家庭和谐;三求年年丰衣足食。现代人更喜欢仙鹤,国家把仙鹤定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重点保护!从来没有人赶走白鹤,老百姓是盼望鹤来吉祥!县政府为了发展中江文化旅游业,扩建了继光水库,新建了挂面村,打造三河六岸,关闸养鱼,引鹤归巢!
因历史原因,稻花村的两座古庙年久失修,早已破败不堪,面目全非,现只剩下庙内几间破瓦房了。稻花村根据县政府提出“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指示,准备成立“稻香村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外地资金,利用稻花村的文物古迹,引资按原貌修复。增添花草绿化山林,利用稻田养鱼养虾,池塘荷花及新建亭阁,引来仙鹤归巢,使稻花村与继光水库配套,让龙台地区成为中江旅游观光胜地,请各级政府领导大力支持!

作者简介:叶含树,中江县龙台镇人,1969年在中江县卷洞公社、双龙公社下乡知青,其间任代课教师、民办教师8年;1980年—1985年在凉山州会理市文化馆工作;1985年回中江电子工业公司工作;1992年-2011年曾经受聘于中江电视台通讯员、绵阳信息报、网特约记者等;2011年底退休致力于健康饮水事业,先后获得“家用自来水存储增压水柜”“供水设备监控仪”“家用鲜活水再生装置”等9项国家发明专利。有时也写些乡土散文。
(本文音乐和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家村文学联盟
《西部作家村》
顾问:吉狄马加,王宗仁,车延高,阿来,龚学敏
艺术顾问:张咏霖,刘代明
社长、总编:詹仕华
副社长、副总编:涂国模
主编、常务副社长:程欣文
执行副社长: 孔令华,李义忠,陈锡挺,珺羽,鲁小月
秘书长:李义忠(兼)
编审:涂国模
执行主编:陈锡挺
特邀编委:李发模(贵州),张开翼(宁夏),张新平(湖北),赵南成(广东),陈俊(安徽),陈词(辽宁),贺罡(四川),吕雄文(西藏),雪野(甘肃), 韩志君(吉林) ,熊亮(江西)
编 委:谭金强,胡锐,高万勇,孙金莲,商丘,宋健,唐鸣,归途,唐成光,李传斌 , 钟斌,万刚
策划:平原
业务总监:珺羽
法律顾问:张华彬律师
每周一、周四出刊。
千里马的草原,大树生长的沃土。用虔敬之心,铸造文学攀登之路!
来稿者,请点关注《西部作家村》,了解作品采用情况。
该公众号是纸刊《作家村》和《西部散文诗人》的选稿平台。作品应是原创首发,和授权本平台独家原创发表(投稿即视为作者授权,版权归作者,使用权归本平台)。请勿一稿多投。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拒绝抄袭涉黄。文责自负。
投稿请附作者个照或相关照片,作者200字简介。文章在《西部作家村》发表后,作者应积极主动转发,扩大影响;投稿两周未被采用者,可自行处理。
即日起,凡投稿本公众号的作者,作品在本平台刊发后,根据阅读量等情况,将有机会推荐到上述刊物,和党报副刊发表。
稿费:主要来源打赏。刊稿第七日后打赏不再统计;第八日按打赏的50%以微信红包发给作者(加主编微信),50%作为平台运营费用。
投稿邮箱:
诗歌:xibuzjc@sina.com;
散文: xibuzjc@sina.com;
小说: xbxiaoshuojia@sina.com。
投稿者,请加微信群“B《西部作家村》稿友群”,便于联系选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