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今朝逢大雪,清晨瓦上雪微凝”
——谈大雪节气
林占东
2024年进入冬季已近一月,即将迎来大雪节气。俗话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如今处于塞北的北国小镇——锦山镇已是天寒地冻、冰封千里。阔叶林木叶大多已落尽,但也有少数悬挂枝头,在凛凛寒风中发出阵阵哀鸣;针叶林虽也褪色,失去往日光辉,但仍昂首挺胸、傲然屹立在冰天冻地里。
今年入冬以来,还没有正儿八经的下过一场雪,虽然天空中偶尔地也飘下几片雪花,但被大风旋转着吹走了,还没有铺地就被卷进沟里壕里,在大街小巷、旷野田畴绘出形状各异的图案。北国小镇的冬天不是不下雪就不冷,那是干吧得冷啊,能把一些含水的物质,在不知不觉中变干。夏季晾晒物品,那叫晒干;冬季晾晒物品,那是风干。
入冬以来虽然没有大雪降临,但由于秋季雨水较多,地下储水也较多,所以入冬以后的早晨地面“下霜”的时候还是比较多的。浓厚的白霜不仅凝结在地面上,而且集聚在物体的表面上,若不细察你还以为夜间降下了一场轻雪儿。不过这种景象不会持续得太久,太阳一出,它们就会神不知鬼不觉不留痕迹地消失得无影无踪。
由于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如今二十四节气也发生了微变,时间上或超前或延后,症候上或正常或反常。反应到农业生产上会给农民们带来不小影响。但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人们抵御自然灾害——洪涝、干旱、霜冻等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人们在适应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北方冬天的天气特征最具代表性的一是寒冷,一是降雪。如果大雪节气里没有降下一场大雪,那会是让人很失望的,因为降雪不仅能够除尘杀虫保墒,还给人们带来许多美好的想象,这体现在人们为大雪起的别名雅称上。
大雪的别称有银粟、玉尘、玉龙、六出等:称大雪为银栗有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雪冻未解散策郡圃》诗中诗句为证:“独往独来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称大雪为玉尘有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诗中诗句为证:“漠漠复雰雰,东风散玉尘”;称大雪为玉龙有宋代诗人张元的《雪》诗中诗句为证“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称大雪为六出有唐代诗人高骈的《对雪》诗中诗句为证"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这些别称不仅体现了雪的形象的美感,还寄寓着人们对雪的美好想象,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大雪的雅称有琼芳、寒酥、瑞叶等,雅称大雪为琼芳有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句“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大雪时节玉尘飞,片片琼芳遮翠微”为证;雅称大雪为寒酥有明代诗人徐渭的诗句“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为证;雅称大雪为瑞叶有宋代诗人刘攽《吟雪诗》诗中诗句:“何事月娥欺不在,乱飘瑞叶落人间”为证,有宋代诗人范成大《雪后雨作》诗中诗句:“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为证,这些雅称不仅展现了雪的高洁和美丽,而且寄寓了人们的审美倾向和美好情感。
“大雪”这个节气并不是一定要下很大的雪,这个名称是个比喻,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变化——寒流活跃,气温下降、降水增多。但实际情况是——大雪节气下的雪往往不如小雪节气下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节气也不在小雪、大雪、小寒、大寒,而是在春季的雨水节气里。
大雪节气不但留下了一些别名雅称,也留下了一些谚语俗语,还流传下来了一些风俗习惯。比如“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小雪,煮饭不息”“雪落高山,霜打洼地”“沙雪打了底,大雪蓬蓬起”“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落雪是个名,融雪冻死人”等。
描写大雪节气著名的古诗有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有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有唐代诗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有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有唐代诗人齐己的《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素来。”……这些古诗不但描写了大雪节气的天气特点,也表达了人们的复杂情感。
大雪节气里的生活起居和养生保健应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宜早睡晚起,等到太阳出来后再起床,这样能够躲避严寒,涵养人体阴气。宜室内锻炼——弯腰、抬腿、转身、打太极、做瑜伽等。若去室外锻炼,需要做好准备活动——升高身体温度,降低肌肉粘滞度,使肌肉达到运动所需的状态,不可不做准备活动就直接参与大运动量活动,否则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冬季户外运动宜选择慢跑、快走等耐力项目来锻炼心肺功能,尽量减少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等对抗类剧烈运动。
大雪节气是冬季滋补身体的大好时机,通过滋补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使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在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从而做到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冬季进补应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牛羊鸡肉、海参大虾,如黑米、黑豆、黑芝麻,如枸杞、板栗、山核桃,如花生、土豆、红薯等。但在进补时也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度摄入油腻、辛辣食物给消化系统带来严重的负担。同时也要根据个人体质状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补。例如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多食用一些温补食物,而阴虚体质的人则应选择滋阴润燥的一些食物。
大雪节气不仅是气候变化上的一个节点,对农业生产、养生保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人们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如赏雪滑冰、写诗作赋等,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024.12.5
作者简介:林占东,内蒙赤峰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对文学历史哲学及国学经典稍有偏爱,不时地写一点文字,来抒发内心的感受。先后在《文苑》《田园》《山河》等纸质报刊和《中国诗歌文学精品》《作家美文》《锡伯河文学》《凤凰城文学》《作家》《红豆原创文学》《世界文学传媒》等公众号平台以及深圳头条、广州头条、北京头条上发表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