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鹿鸣老师对小诗《冬日絮语》的精彩点评!
好诗,就是运用朴素的语言,行文如云流水,意境深远给人一种想象的美,同时让读者得到一些启示和思考。此《冬日絮语》这首诗歌算得是一篇佳作。
读《冬日絮语》—感悟岁月与自然
文/张雪风
《冬日絮语》,作者用简洁而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与我们记忆中不太一样的冬天。
诗文中所描述的明天即将迎来“大雪”,但天气却依然暖和,让人感受仅有一丝丝的气候变化。诗人以文字作笔素描一幅画,“老柿树叶子落尽,枝头灯笼火红。”简简单单的一个“红”字与“大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在告诉我们,季节的时光虽然己流逝,但往季的景象依然留存。
作者又以戏谑的语言对老天爷埋怨,“是你当不了家,还是老糊涂了”,这种看似情绪化的表达,实则是人们对大自然无常变化的无奈和困惑的思考。然而,诗人的“怨归怨,说归说”,又让人体现出一种豁达和对现实的接受。是啊,即便我们对现状有所不满,但大自然的规律并非我们能够完全掌控。
“反正冬天过去就是春天,一年一年就这样过去了,人在折腾中逐渐变老,岁月依然是一条流逝的河”,这句话让人领悟到,无论季节如何变化,岁月如何流转,我们都无法阻挡时间的脚步。在这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我们能做的就是适应和珍惜。
这首《冬日絮语》诗歌,不仅仅是对冬日景象和气候的简单描述,更是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它提醒着我们,环境的变化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不能再对其视而不见。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积极采取行动,保护环境,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努力让四季恢复它们原本应有的模样。
同时,它也让我明白,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要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就像冬天的寒冷与温暖,雾霾与阳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因为暂时的困境而失去希望,因为无论多么艰难的冬天,总会被春天的温暖所取代。
在未来的日子里,当我再次面对冬日的变化,或许会想起这篇《冬日絮语》,并更加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每一个季节,更加努力地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让岁月的河流在我们的共同呵护下,流淌得更加清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