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多钟,经过长途跋涉的儿子一家终于到家了,尤其是活泼可爱的小孙子,给家里的孩子们带来了新的快乐。迅儿一家的到来,更成了父母的开心果,尽管人们不让母亲动手,可母亲还是坚持着亲自备饭。乐不可支的父亲却开上他的电动车,拉着孙子重孙子,上大街去展示他的战利品了……中秋的晚上虽然见不到月亮,可母亲的祭天仍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看母亲那指挥若定的神情,顿给人一种虔诚的神圣感。待祭过天后,一家人便在无月的庭院里享受着节后的一份安静。很久没有吸烟的父亲点燃了一支迅儿递上来的香烟,幽幽地吐着烟圈,若有所思地望着天空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恐怕来年正月十五又要下雪了”!坐在一旁的母亲同样望了望天空,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迅儿,“新疆那地方冷了不,不知你四叔在那咋过十五?内蒙天儿也不知啥样,你三叔那不知冷不?你二叔还在长春了吧?”其实,母亲的问询既是一种盼,也是一种牵挂。她多想,眼下,儿女们都一个不少地环绕于面前膝下呀。 父母的盼就是子女的归。有时我想,这盼与归的距离应该有多远呀?是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呀?中秋之夜,家家户户欢聚一堂,赏月品果,享受天伦之乐,这是人之常情。但世上的事又总有许多的不能如愿,有许多的不得已。许多人,在这团聚的日子里,因为这原因或那原因,不得已滞留在了远方。我想,他们思乡的心,他们的牵挂,他们的乡愁,却应该是同样的。这不,远在新疆的四弟电话打进来了,远在内蒙的三弟的电话打进来了,远在长春的二弟的电话打进来了……父母的眼睛湿润了,父母的心安了。对做父母的来说,子女安好,便是晴天。人世间有一种牵挂,不是在嘴上,而是在心里。人世间有一种陪伴,不是在身边,而是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