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闻短笛似警钟
——有感于周年丰《短笛集》重印
◎周 元 镐 中国作协会员 一级作家

年丰同志当过文化厅长,是我的老领导。后来他又当湖北日报社社长,也没有忘记我这个老部下。在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天下》出版时,他慷慨拿出两瓶“五粮液”在湖北日报门前的一家小餐馆为我宴请出版社的领导和朋友,令我感动至今。
我祖籍天门张港黑流渡,后来听说黑流渡改名红流了。小时候,我常在黑流渡的堤坡上打翻滚,看那情深意重、清澄如练的襄河水缓缓往下流淌。也许,流不多远,它就流到年丰哥的家门口了。在我们家乡,把平辈的兄长都喊“哥”。我想,年丰哥的家也应该是住在襄河边的。
很早前,年丰哥是一个诗人,笔名叫周扬帆,我在上中学时就读过他很多优美的诗篇。记得我的第一个作品也是一首诗,发表在当年的“荆州报”上,因为我当年还是个农民,当时党的“十大”刚刚召开,农村体制还是人民公社,所以我站在田埂上唱道:“十大喜讯震心窝,向着太阳唱支歌。歌从公社田头起,飞到天安门前和!”这虽然是个很稚涩的东西,但对我以后走上文学道路是很重要的。并且,我那时显然是受了年丰哥的影响。
从此以后我一直在仰望老师加兄长的年丰同志,并注意到他即使在政务繁忙异常的时候,也没有丢掉他对文学的忠诚与追求,这就有了他的《短笛集》的问世和重印。
我对音乐知之甚少,唱歌也五音不全,但我还是很喜欢民乐的。对于短笛,对于它的嘹亮和清脆,我不仅心驰神往,而且如醉如痴。于是我开始想,年丰同志为什么要把他的集子以“短笛”命名呢?
在春天的田野里,牧童骑在牛背上,一抹夕阳,一支短笛,笛声悠悠,如泣如诉,它要告诉这个春天,告诉人们什么呢?
我承认,我从短笛里读出了它动听的旋律,它泥土的芬芳;但我同时也读出了它的敲击和忧患,那是土地沉重的叹息,如同警钟,一声一声地撞响。
声声短笛是生活的,自然的,《短笛集》给人铺展了一幅美丽的田园。在这幅如画的田园里,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树有田野有大堤,甚至还有反季节种蔬菜的塑料棚,但里面却全然没有沉醉的牧歌!
因而短笛声声又是哲学的,它质朴得让人揪心,深沉得让人颤栗,让人有所思,有所悟。不管庸人还是智者,我想都会获益匪浅。因为它是作者心灵的自然流露,对社会善良的忠告。
我要说,《短笛集》里的这些警句或是至理名言有些是教人做官做事的,但更多是教人做人的。年丰同志担任各种领导职务多年,他深知为官之苦之累之险,因他骨子里始终是一个文人,始终怀了一颗仁慈的心,所以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用诗一样的语言、哲学一样的思想平静地说出来,像一位大哥,像一位亲人一样和你交流,和你谈心,告诉你为官之道,做人之理,这是何等的智慧和良苦用心啊!
年丰同志对和他共事多年的领导和同志们是有深厚感情的,他用避雷针、隔堤、防浪林来歌颂和赞美他们:为了承担风险,你才冒尖。你身居二线,却永远保持着一线的战斗姿态。在洪水面前,你比松树更有原则性……
对于一些看不惯的现象,年丰同志的忠告和忧心让人不得不掩卷唏嘘!酒杯的风波比大海的风波更容易翻船。忘了“百家姓”没什么了不得,忘了百姓家那才不得了!不怕你蒸,不怕你煮,就怕放牛伢翻屁股。这难道仅仅是在说小小蚂蟥吗?
更多的时候,年丰同志是在和我们谈做人的道理,他说春天该绿的都是树,不绿的是柴。他形容红荷花虽然好看,但只是野藕的广告。他感叹无边无际的稻田是超星级的最大饭店,却从来不见灯红酒绿。他欣赏鸡头苞虽然浑身长刺,但包藏的绝不是祸心……当然,年丰同志也有批评,他批评昼伏夜出、阳奉阴违的夜蚊子,批评只有病了才肯夹着尾巴的猪,批评一味无聊纠缠的绊根草,还批评味道足了,身价高了,但生命也因此而失去了的盐蛋,千遍万遍总在树上炫耀自己的知了和冒充“一流”的小溪,以及生活中的各种小丑。年丰同志认为舞台上的小丑逗人爱,生活中的小丑讨人嫌……
多年来,年丰同志就像一位跋涉在人生的荒野大漠的行者歌手,一遍又一遍地在荆楚大地为他的父老乡亲深情唱着富有哲理的家乡歌谣,这是因为年丰哥始终没有忘记他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读书人,没有忘记中国文人的责任和道义,使命和良知,始终以一颗赤子之心、柔善之情,在颂扬真与善的同时,也不回避批判假与丑,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对于我们做官做事以及做人都是有着非常意义的。
我希望经常听到年丰同志的歌唱,也希望经常听到他的棒喝,因为我想到了荷花,而年丰同志是这样吟荷花的:“不要说出污泥而不染,是污泥养育了我;不要说濯清涟而不妖,是清水洗静了我。”而现在我们要想学习荷花的清白,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实在很难啊!
作者简介:周元镐,祖籍湖北天门,出生湖北沔阳(今仙桃市)襄河边的络绎小街,后在湖北潜江成家。自小耕读,当过农民、烧窑工人、码头工人等,后在湖北省军区政治部工作多年。1985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首届插班生班并获文学学士学位。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红肚兜》、《天下》,长篇纪实文学《我们为刘晓庆辩护》、《长空军书》、《法海无边》,中、短篇小说集《无字的花圈》,剧本集《周元镐剧作选》,电影《 红野菊》以及儿童文学《风筝飘飘》等。曾任潜江县文化局创作干部,文化生活报常务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湖北省专业报记者协会理事,武汉公安报编辑、记者,作家文摘报社湖北联络处主任。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