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
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居身宜居于独后之地;
谨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施恩务施于不报之人。
【今译】辞职应当辞在正是显赫的时候,安身处世自己一人闪在别人后面;警戒自己时刻注意谨慎小心必须谨慎小心在最细微的事情上,帮助别人务必帮助那些无力报答的人。
【出处】[明]洪应明《菜根谭》
二二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今译】在自己不得志、才能无法施展的时候,就要修养个人的德行、保持个人的节操;待到自己得志可以施展才能的时候,就要在修养个人德行、保持个人节操的同时,对社会和百姓作一些有帮助的事情。
【出处】[战国时期]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上》。 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二三
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处人。
【今译】寻求一颗善良正值的心管理统辖自己的言行,话不要说尽、事不要做绝,用这样的心态与人相处。
【出处】[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二四
一言足以召大祸,故古人守口如瓶,惟恐其覆坠也;
一行足以玷终身,故古人饬躬若璧,惟恐有瑕疵也。
【今译】一句错话完全可以招惹来大的灾祸,所以前人闭口不谈,像瓶嘴塞上瓶盖,只怕因错话倾覆坠落万劫不复;一个错误的行动完全可以玷污自己一生,所以前人守身如玉,行动谨慎,只怕错误行动给自己造成缺憾。
【注释】召:同“招”,招惹之意。覆坠:倾倒坠亡。玷:污辱。饬躬若璧:“饬”是治理,“躬”指自己,“饬躬若璧”就是守身如玉的意思。瑕疵:玉上的斑痕,比喻过失。
【出处】[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二五
见人善行,多方赞成;见人过举,多方提醒,
此长者待人之道也。
闻人誉言,加意奋勉;闻人谤语,加意警惕,
此君子修己之功也。
【今译】看到他人做善事,从多方面加以支持、赞同;看到他人的错误行为,从多方面加以提示、指点,这是、德高望重的人对待他人的基本准则。听到他人赞誉的话,自己应更加振奋努力,听到他人诽谤的言语,自己应更加警觉、戒备。这是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君子道德自我修养的功夫。
【注释】过举:错误的行为。谤语:毁谤的言语。
【出处】[清]王永彬《围炉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