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路
作者 常永娟
鲁迅在《故乡》中写到:“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对家乡的记忆,尤其是家乡的路。家乡的路,是一条充满故事与情感的轨迹,见证了家乡的变迁,也承载了一代代人的希望与梦想。
在我的记忆深处,村里的每一条路都是土路,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总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天空阳光明媚,空气中尘土飞扬。远处,村里唯一的一辆手扶拖拉机呼啸而过,扬起风烟滚滚的粉尘,路边行人齐刷刷 “嗖”得一下,背过身去,屏住呼吸,用手捂住鼻子,如训练有素的士兵,腰板挺拔,笔直地站立在原地,无可奈何地接受“尘土”的无情洗礼。倘若“幸运”,赶上一阵狂风,尘土漫天弥漫,鼻子里、眼睛里、嘴巴里都能吃到“纯正”的黄土。出一趟门,回家第一要务就是赶紧洗把脸,盆里原来清澈见底的水瞬间变成淡黄色悬浊物,抖抖裤腿和脚上的鞋,眼前突现 “小土堆”。
雨下在田里是甘霖,下在土路上便成了泥泞。一场雨,把平日人来人往、祖祖辈辈踩得硬实的土路泡得黏黏糊糊。如果连下几天雨,土路泥泞,稀泥一片,人踏上去,踩出一溜歪歪扭扭、深深浅浅的脚窝,一不小心,马上就陷进去,连脚都拔不出,鞋被泥巴糊得看不出模样,裤腿也溅满了泥点。一不留神,就会和泥巴地来个“亲密接触”,活生生一个“泥母猪”,狼狈不堪。
小时候,家乡人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车骑人”的现象,曾经是家乡道路上司空见惯的“风景”。下雨天,骑着自行车,稠糊的泥泞常常把车轮卡得死死的,让你前进不行,后退不得,赶紧找根棍子,边走边清除夹在车轮和挡泥板间的泥。很多时候,这种方法也解决不了问题,还不如索性扛起自行车赶路。每逢看着外出干活的父亲,肩上扛着自行车,拖着疲惫的身体,满身满手的稀泥,踉踉跄跄地出现在家门口,我的心里就莫名的难受,赶紧给他端水递茶。平时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父亲,眼角立刻绽开了弯弯的月牙,连声说道:“还是我的小棉袄贴心呀!”
刚刚天晴后的土路,更是稠糊的泥泞,黑色的黏土紧紧地贴着行人的脚后跟,甩也甩不掉。母亲熬了好几个晚上,为我精心做的“千层底”一时成了行走的累赘,还不如干脆脱了,两手提着,赤脚奔走洒脱。脚下的泥水像浸了油,软软糯糯,钻进脚趾缝,温暖细腻。我们一群小伙伴乐此不疲地光着脚丫,在稀泥巴里追逐嬉戏,尽情舞蹈。疯完了一天的我们,都要久久地驻足在家门口,透过门缝微弱的灯光,观察母亲的行踪,生怕一不小心被逮个正面,一顿暴打在所难免。趁着母亲不留神,我一溜烟躲进房间,飞速换掉身上满是泥巴的衣服,端着脸盆,大摇大摆地走到院子里,扯着嗓门大喊道:“妈,我去涝池(家乡池塘的叫法)洗衣服去!”“是不是又去玩泥巴了?”伴随着母亲的斥责声,我已经跑出了二里地。
斗转星移,时序变迁。乡亲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这条乡村路上行走着,那些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见证着乡亲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痕迹。我常常歪着脑袋痴痴地想:啥时候能把这条坎坷难走的路变成平坦宽阔的路呀!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祖国进入发展快车道,陆陆续续国道省道铺上了沥青,乡道村道打上了混凝土,国家富强了,人民生活也芝麻开门节节高。
人常说:“女大十八变”,眨眼工夫,乡间小路,整容成了都市靓女,虽非倾国倾城,但也可圈可点。村里东西两头修了宽敞的大路,大街小巷硬化成了水泥路面。街道两旁的小花坛,一年四季花红柳绿,春意盎然。牡丹、紫藤、石榴、桂花……朵朵鲜花开得娇艳,蜂飞蝶绕,香气扑鼻,令人赏心悦目。无论是旱季还是雨季,路两旁的冬青永远都是干干净净,铮铮亮亮,阳光从绿叶的罅隙照进来,打出七色的光晕。年轻人开着私家车意气风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如今的村道变成了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光明大道。
辛苦了一辈子,总也闲不住的老父亲,特别喜欢在雨后,沿着一望无际的柏油路,去田地里视察农作物的长势。绿油油的麦苗、金灿灿的麦浪、弯弯的谷子、红红的高粱、晶莹剔透的玉米都是他内心沉甸甸的希望。每每回来他都要感慨一番:还是共产党好呀,如今,我们乡间的泥巴路也变成了宽广平坦的柏油路了!
夏日的夜晚,夜幕低垂,道路两旁排列整齐的路灯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放着耀眼的光芒。家家户户门口放着竹床或摇椅,大人们手里轻摇着蒲扇,拉着家常。孩童们在路灯下,你追我赶,好不快活,只见一颗流星飞过,他们惊呼:“尾巴那么长”!赶紧双手合十,虔诚地许下愿望。
一滴水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一株小草可以见证森林的成长。回首家乡的道路,从一条泥泞小路,到宽敞平整的水泥路,这是我小时候想都不敢想的变化。家乡的路陪伴了我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是我儿时成长的乐园,少年时梦想扬帆起航的栈桥,成年后魂牵梦绕的乡愁。
家乡道路的变迁,是家乡腾飞的象征,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有物质的巨变,更有思想上无限的遐想。祖国不断在发展,家乡的路也不断在变迁,它承载着我们对明天的希望,验证着广大人民的生活走向富裕和美好,也见证着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坚实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