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言(八)
文/白荷
翻开消瘦的的日历,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是让人思乡的日子,是羁旅他乡企盼回家团圆的日子。今晚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月十五这几个字上边,有时也会挂着晶莹的泪珠,滑进本不平静的心湖,溅起点点苍白的酸楚。
望着皎洁的明月,不由地感叹,让人想到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想到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更让人想起苏轼的千古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句。
月亮背负着沉重的企盼,从东山升起来了,脚步细碎踟蹰飘逸,心里却涌动着无数思念。
中秋是古今传颂优美的神话,是文人墨客平仄韵律的情怀,是炎黄子孙几千年丝缕不断的眷恋。
感叹嫦娥奔月的凄美,沉湎唐诗宋词的缠绵。明月千古永恒,何必要问从哪里来;情怀述说不完,但是从来没有重篇。
这首散文诗《人生感言(八)》由白荷所写,深情地表达了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思乡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作者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了中秋明月的美好形象,并引用了古代诗人李白、孟浩然和苏轼关于月亮的诗句,展现了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与文学价值。
文中提到的“晶莹的泪珠”、“苍白的酸楚”等表达,反映了人们在佳节时分对于家庭团聚的渴望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感。而“脚步细碎踟蹰飘逸”的描述,则赋予了月亮一种拟人的动态美,进一步增强了读者对于中秋之夜的情感共鸣。
此外,作者还提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这是一个流传已久的神话传说,它不仅增加了中秋佳节的文化厚度,也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追求。最后,作者感叹情怀述说不完,强调了人们对这种深厚情感体验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
整体来看,《人生感言(八)》是一篇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作品,它既是对个人情感经历的真实记录,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次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