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4·毅行露营体验
安徽桐城吴汝纶公学903班 洪博棋
指导教师 魏兴付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题记
又是一年冬季到,早在几天前,2024年度学校拟定开展毅行露营(暨本校第九届野炊·帐篷节)活动的消息就传入我们的耳朵。我可算是激动不已,怀揣着期待的心情,很快等到了这一天的到来——2024年12月1日(初中部安排在第四批次)。
在到达野营地点——桐城市新渡镇老梅村所属的“大沙河”畔之前,我们需要背起被子等行李,徒步约四公里的行程。
毅行开始前,我们要在宿舍里用一长一短的被带绳子,按照部队行军要求,规范捆绑好自己的被子,便于当天在帐篷中度过一夜。班主任魏老师强调:同寝室每两人合作捆被子,晚上每两人同睡一顶帐篷。女生在河畔对岸驻扎营地,两岸有临时搭建的小桥联通。
一切准备就绪,出发前约十分钟,校领导现场简短讲话,交代队列纪律,注意途中安全,嘱咐我们要弘扬传统美德,践行红军长征精神。领队的手中拿着随风飘扬的班旗,喜气洋洋的我们,依序两两对齐排着长龙似的队列出发了,走出校门,踏过校外宽阔的柏油路,边走边看风景,途中不时传来村庄的犬吠声,我寻声望去——有两位老奶奶坐在那棵古槐树下慢慢地细语交谈,一幅安静闲适的画面浮现我眼前。
全程徒步约80分钟,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河畔两岸很宽阔,岸边沙滩上布满了小小的鹅卵石及沙子,踩上去软绵绵的,很舒适。中间是一条小河,潺潺流水,清澈见底。让我惊叹不已,我不禁伸手触碰这河水是冰凉凉的。大本营分别划分出帐篷区、野炊区、篝火晚会活动区。我们按照老师的现场安排,先去帐篷区放好自己的行李,接着到野炊区开始行动各自提前分工好的事项——
于是大家忙乎起来,拾柴火的,用桶提水的,包饺子的,生火烧开水的,还有生火热油的,领食材的……欢笑声在营地此起彼伏,不一会,炊烟袅袅,香气弥漫,好一派热闹非凡的场景!
有了之前的经验,我们女生包饺子更加熟练,包的有模有样,不一会儿,一大托盘饺子就下锅了,只听开水声咕咕噜噜地响,约一刻钟过后,我们903班配班的龚老师大喊一句:“开锅了!”同学们闻声纷纷拿起碗,依次盛上刚煮熟的饺子,吃得津津有味,每个人的脸上笑靥如花。
夜幕降临,星光璀璨, 篝火燃燃升起,“篝火晚会”正式开始了。随着一根根木柴的点燃,火焰瞬间蹿起,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木柴燃烧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我们围在熊熊烈火周围,驱散身上的寒气。笑声和谈话声接连不断,歌声在耳畔响起,既有激昂有力的民谣,也有甜美动听的流行歌曲。我班积极参与,特别是魏老师和语文课代表组合的师生诗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可谓是充满激情与活力,震撼全场,掌声如潮!
一首首歌曲动人心弦,火光映照着我们的身影,我们的影子在篝火旁跳跃,仿佛在与火焰共舞。晚会结束时,我们仰望着星空,欣赏着这美丽的夜景,心中充满着浪漫遐想与无比喜悦!
走进大自然,拓展视野,让我感受秋冬气息,磨练毅力,锻炼学生野外生存能力,培养我们自理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合作意识。毅行野营体验让我收获多多,这样的活动,将会成为我们永远珍藏的精神财富。
【简评】对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新一代学生,开展毅行野营体验,无疑作用明显。本文内容详实,行文流畅,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巧妙结合,真实叙述了自己本次活动的心路历程,文尾升华主旨,意义突出。
作者简介:洪博棋,女,15岁,安徽桐城吴汝纶公学903班学生。该生品行优良,乐学上进,尤喜爱阅读与写作,善用文字表达生活里的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