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铭记
诗/李雪兰
当密集的枪炮声渐渐远去
当和平的鸽子 在蓝天上快乐地飞翔
当胜利的消息传来
当漫漫长夜迎来了新的黎明
永远不能忘却
也不可能忘却的
是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
不能忘啊
那些血与火交融的日子
那些备受强盗和豺狼欺凌与压迫
那段流泪 流血 备受煎熬的日子
翻阅历史的卷宗
我们听到了枪炮声
看到了一幕幕惊天地 泣鬼神 让人痛彻心扉的画面
苍天含泪
青山蒙悲
在杀人恶魔竭嘶底里的嚎叫和狞笑声中
在强盗鲜红的刺刀尖上 婴儿的啼哭戛然而止
母亲的哭喊撕心裂肺
一个个无辜的生命
满含仇恨消逝无影
看着一具具倒地的身躯
看着一堆堆凄厉的白骨
翻江倒海的悲愤夹杂着仇恨
从心底泛起
似长江黄河汹涌的波涛 一次次冲击
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一首坚忍不拔 无坚不摧的 革命英雄主义乐章
长征是一幅勇于战斗 不怕牺牲的 革命历史画卷
两万五千里长征 举世闻名
十四年抗战 艰苦卓绝
英雄的华夏儿女 怀着家仇国恨
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一部震惊世界的千古绝唱 和英雄史诗
1936年8月17日
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主力进入漳县
他们沿四族乡马莲滩方向从黄家山铺天盖地下来后
迅速占领了盐井镇
并在街北王宪宅院设立了总指挥部
他们强渡漳河 攻取县城
在枪林弹雨中
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
在那血与火的日子里
敌人罪恶的子弹和冰冷的刺刀
剥夺了多少红军战士和漳河儿女年轻的生命啊
我们的同胞在刺刀下倒地
我们的同胞在暮色里挣扎
在枪林弹雨血雨腥风中
许许多多的身躯就倒在了这里
那些牺牲的战友
青春洋溢 多数还是孩子啊
那血染的军装 泥土 山岗
那面战火中被撕裂 却牢牢树立的旗帜
是武阳古镇永远的伤痛
那部充满血腥的史书
是一块凝结仇恨和愤怒的石头
沉沉得压在我们的心里
“漳陇阵地战”使敌军元气大伤
红军以少胜多
徐向前高超的指挥才能以及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大大的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也大大的增长了我军的士气和威风
面对一个个似小老虎般奔涌而来的红军战士
面对一阵阵震天动地的呐喊声
和一串串饱含仇恨与愤怒的子弹
残存的敌人丢盔弃甲向北逃窜
猎猎红旗的光芒映红了武阳大地
在与红军相处的日子里
红军向老百姓宣传了党的政策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爱戴和支持
使老百姓真切的体会到了红军是人民百姓自己的队伍
是穷困乡亲的救世主
军民关系得到了进一步融洽
沉重的劳动
压弯的是劳苦大众的脊梁
压不垮的是劳苦大众的意志
也是从那时起
多灾多难的漳县人民
从苦难中解放思想
他们懂得了
只有共产党才能使自己过上没有饥饿的日子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杨世林等300余名漳县籍热血青年
也光荣的加入到了红军的行列
9月29日 红四方面军在漳县修整43天后
全军分五路向会宁方向前进
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程 是灿烂辉煌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写下的诗篇 是壮丽不朽的诗篇
铁流两万五千里
红军威名天下传
名师劲旅大会师
长征精神代代传
英雄的华夏儿女
怀着家仇国恨
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一部震惊世界的千古绝唱 和英雄史诗
“总司令饮马漳河边 毛委员歇脚新寺镇”
红军战士强渡漳河
以及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故事
在红军长征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为民族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光辉事迹
将永远铭刻在漳县人民的心中
定格在历史不朽的丰碑上
沧海桑田八十载
祖国旧貌换新颜
我们的祖国经历了七十五年的洗礼
显得更加美丽
我们的祖国
经过了七十五年的锤炼显得更加坚强
党兴民富国强 中华在腾飞
天时地利人和 武阳谱华章
看!春风阵阵催新绽绿 东方巨龙在腾飞
听!春雷声声 再添新景 万里河山日日新
放眼中华大地 改革开放的强音在激荡
喜看漳县新貌 建设步伐震天响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
纵情歌唱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
放飞梦想
新的形势催人奋进 新的目标激发干劲
让我们团结一心开富路 和衷共济绘蓝图
在长征精神的感召下 充分发扬革命英烈艰苦卓绝
顽强拼搏 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指南
抢抓机遇 开拓进取 励精图治 奋勇争先
奋力谱写新时代漳县追赶发展新篇章
衷心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
伟大的党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
作者简介:
李雪兰,女,出生于1975年12月27日,甘肃武威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漳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在省内外各类报刊、杂志、媒体发表作品1600余篇;正式出版文学专著《心路》、《涓流》、《兰花草》三部;完成六部微电影:《将心比心》、《儿啊妈妈看你来了》、《我拿什么来爱你》、《改邪归正》、《放羊娃盼红军》、《远山的呼唤》的创作和拍摄,这六部微电影已在各类网站和媒体播映;完成了禁毒歌曲《我要回来》的创作;长篇小说《说好不分手》已截稿,正在进一步的修改完善中……
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大赛为期一年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
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文学翻译征稿启事:
如您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文学作品集或者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需要翻译,您可以投稿到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专业文学翻译,价格从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