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漫游镇远古城(上)
——贵州旅居有感之七
文/刘玉伟
我们今年在贵州旅居时,镇远古城是和爱康养基地组织大家外出旅游的最后一站。那天天气不太好,下午两点多到景区后,阴雨连绵不断,虽说不是太大,但是,不打雨伞的话,在景区里走一会儿,衣服就会被雨水淋湿。和晴天相比,在雨中游览镇远古城又别有一番风味。
镇远古城也称镇远古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的㵲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岸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古民居、古码头数量颇多,素有“清楚锁钥、黔门东户”之称。
我们一行纷纷打着雨伞,走在镇远古城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上。街道两边全部都是古色古香的明代建筑,售卖各种各样商品的店铺也是一家挨着一家。街道靠㵲阳河一侧,有几个古码头,有几艘游船停在岸边,接这边的游客到对岸去游览。我们从禹门码头下到河边,站在岸边拍照。这时雨渐渐地停了,一丝丝蓝天从云缝里露了出来。河对岸也都是古色古香的吊脚楼群,一层临河的楼房都是各种各样的商铺和饭店。
镇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设县开始已有2280多年的历史。宋绍定元年(1226年),赐名镇远州,“镇远”这一名称从此沿用至今。元代和清代,镇远为道、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当地诗人老实在镇远县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的《㵲阳河》杂志上发表的《七律.黔东门户镇远》中就写道:“名城重镇好风光,自古名声远近扬。旧迹新街交错佈,人文地理纵横藏。民风朴素民风美,美酒甘甜美味香。㵲水屏山多胜景,黔东门户旅游忙。”
我们又继续朝古城里面走,前方一面墙上挂满了黄色的灯笼,我们走近一看,这里原来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博物馆。从博物馆出来,走到一个丁字路口,看到这里车来车往,游客和当地居民也很多,让我们突然觉得,本来很平静的街道显得也繁华热闹起来。丁字路口的里面,㵲阳河的对面就是镇远古城著名的景点青龙洞。这一片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青龙洞集佛教经殿、道教苗堂、儒家书院、会馆为一体的佛、道、儒、俗古建筑群,也是全国独有的中原建筑与苗侗吊脚楼干栏式巧妙结合的古建筑群,号称“南方悬空寺”。
我们没有走到青龙洞参观,就是站在河这面,青龙洞建筑群在河水里的倒影,已经让我们欣喜若狂。我们和其他游客纷纷以青龙洞为背景,站在那一组写有“千年古城,等你邂逅。”和“山福水地,千年镇远”的花坛前拍照留念。
漫游镇远古城,我们知道古城里早就有“六牌十巷”的说法,也是明清时代“西南都会”人们安居乐业的真实写照,又表现出商人财源通达的商业理念。说到镇远古城的“六牌十巷”,不得不说那首在当地流传了很久的一首童谣:“头牌一枝花,二牌盖过她,三牌金果铺,四牌油炸粑,五牌开马店,六牌豆腐渣。”因为镇远古城里有许多古巷,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有七条巷子,分别是:石牌坊巷、四方井巷、复兴巷、仁寿巷、冲子口巷、米码头巷和陈家井巷。这些巷子在过去都是山街,所有交易都在高墙大院里完成。因此,在这首童谣里,头牌住的都是有钱人家,姑娘都很漂亮。二牌都是书香门第,姑娘们不仅漂亮而且有文化,所以就盖过了头牌一枝花。三牌是商业比较发达的地方,金银珠宝店铺比较多。四牌除了商业,饮食也要发达,油炸粑更是当地的著名小吃。五牌开马店,是说那里处于要道上,交通比较便利。六牌豆腐渣,是说那里有很多做豆腐的小买卖人,也是穷人和下九流比较多的地方。
我们在来的路上,景总就给大家推荐说,镇远古城做豆腐的多,那里的豆腐脑更是远近闻名。漫步在镇远古城,街上就有好几家豆腐脑店。到了下午饭点的时候,我们随便进了一家豆腐脑店,每人都要了一碗来吃,感觉色香味还真的都不错。这也正如网上徐徐南飞今年8月28日写得诗一样:“六牌十巷食烟火,古墙灰瓦染城郭。青山含黛径府卫,㵲水悠悠扬绿波。”
刘玉伟,2024年12月2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