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寒意,随着飘落的树叶,悄悄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仿佛是时光的手,轻轻拨动着记忆的琴弦,我站在这渐凉的时节里,忽然就涌起了回趟老家的念头,毕竟铜川的“绿巨人”动车开通也有些日子了,我心底一直期待着体验坐动车回趟老家的感觉。
思绪,就这般悠悠地飘回到了往昔,飘回到我五岁那年的时光,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也是第一次要离开家乡,父亲,当时是铜川矿务局桃园煤矿的一名工人,那个夏,父亲知道我从未见过火车,便想带着我去瞧瞧那传说中“爬着”的火车长的是啥模样。
到达梅家坪车站后,知道火车还有一个小时才到站,父亲便领着我在候车室里转转,候车室,是个土坯建成的房子,里边空荡荡连等车人坐的椅子也没有。整个候车室里看不到人影,为数不多等车的十几个人,都在火车道两旁,有的站着,有的干脆席地而坐。
终于,那火车自南向北呼啸而来了,即便我被父亲紧紧地抱在怀里,可那巨大的摩擦声,还有火车进站时尖锐的鸣笛声,依旧如同雷鸣般冲击着我的耳膜,面对着那呼啸而来的庞然大物,我害怕的不敢正眼去看它,直到火车“噗嗤”一声稳稳停下,我才怯生生的睁开眼睛,细细地端详起这个曾让我满心畏惧的大家伙。那一刻,我突然想起爷爷说的话:“火车爬着都这么厉害,要是站起来的话就更可怕了”。
火车停稳后,陆陆续续有人下车,又有十几个人上了车,我好奇地打量着这些来来往往的乘客,发现他们都不像是农民,更像是在外工作的城里人,那时的我呀,觉得他们身上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让人羡慕。
随后,我跟着父亲上了车,车厢里的我,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东摸摸西瞅瞅。漂亮的服务员们面带微笑,来回穿梭忙碌着,车厢里干净又整洁。有几个旅客直接睡倒在座位下,那模样,就好似睡在自己家床上一般自在呢。没一会儿,火车鸣笛了三两声,缓缓启动,我赶忙望向窗外,只见两旁的花草树木,房子电线杆,都渐渐的向后退去,越来越快,目不暇接的景象,让我惊喜。
两个半小时后,火车抵达了铜川车站。刚一下车,就被眼前铜川火车站繁华热闹给牢牢吸引住了。广场外人头攒动,那卖饮食的摊位一个又一个,各种食物的香气在空中弥漫。我们在一家饮食店门口停了下脚,那刚炸出的油条,金黄酥脆,使我直流口水,父亲掏钱买了两根,我迫不及待的接过,三下五除二就将一根油条送进了肚里。那是我第一次品尝到油条的滋味呀,油油的,香香的,软软的,还带着点咸咸的味道,比平日里吃的玉米饼子可好吃多了,那味道就这样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时光流转,后来我参加了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可爱的女儿,为了了却母亲想去上海看望多年未见的舅舅,这个愿望,我们一家人商定先坐火车到西安,再换乘火车去往上海。那时女儿才三岁,一上火车就兴奋得在车厢里上下穿梭。我还记得那卧铺车厢内安静舒适,每个旅客的座位旁都备有清洁袋,避免大家乱扔垃圾。列车上还配备了餐桌等,菜品也是丰富多样,开水,茶水更是一应俱全。列车上的年轻的服务员们,笑容如春风拂面,让人心里暧融融的。
再往后,我还有过几次在铜川火车站坐火车的经历,每一次啊,都能真切地感受到铜川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像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每次踏上这片土地,内心都满是激动和喜悦。
铜川火车站,始建于 1941 年呢,那可是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存在呀。要把铜川的煤炭运往全国各地,去支援全面抗战,于是咸铜铁路应运而生。它承载着那段烽火岁月里的使命,见证了无数物资沿着铁轨奔赴前线,为抗战胜利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然而,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这两年,公路运输市场蓬勃崛起,高速公路以其便捷迅速的优势,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加之铜川煤炭资源的枯竭,曾经热闹非凡,灯火辉煌的铜川火车站,也无奈地不再办理客运业务了,过去那熙熙攘攘的场景,仿佛只能存在于记忆之中,一去不复返。
在铜川的北市区,曾经最具时代记忆的是工人文化宫和铜川火车站,如今,工人文化宫已重建,而铜川火车站就愈发显得弥足珍贵起来,就像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承载着铜川人半个世纪的记忆,那些记忆里有欢笑,有离别,有憧憬,早已深深的融入了铜川人的血脉之中,让人难以割舍。
铜川这座城市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也曾有过迷茫和诸多困惑,就像在大雾中航行的船只,一时找不到前行的方向。但如今,它正处在重新确定发展思路,调整产业布局的关键转型时期,它像是重新抖擞的精神,以积极的姿态去设计目标愿景,去重新整合可支配的资源和力量,而利用铜川火车站的历史资源以及周边的自然优势,开辟独特的旅游资源,无疑是对这老旧历史古建筑最好的保护,也是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妙招。
现在,每次经过北市区南大门军工水泥厂叉道时,都会看到一个庞大的火车头——“新时代”号矗立在哪里,他就像一个时代的坐标,每每映入眼帘,都会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我第一次坐火车的那段经历。几十年的光阴悄然流逝,可那份怀旧之情非但没有随着岁月的冲刷而模糊,反而愈发清晰起来,宛如一坛陈酿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
展望未来,铜川高铁北客站明年即将通车,那可是一件令人振奋的大事,他就像一条新的纽带,联通世界的步子又将迈得更大了,铜川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即将焕发出勃勃生机。铜川耀州陶瓷,也将借着一带一路新丝路的东风,运往世界各地,让世界更好的认识中国,认识那精美绝伦的陶瓷艺术。
铜川,这座有着独特历史韵味的城市,正站在新与旧的交汇点上,一边承载着往昔的珍贵记忆,一边怀揣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大步流星地迈向那充满希望的明天,它的故事,将会是更加精彩绚烂的篇章。

作者简介:郭丁晓,陕西富平人,陕西一品青莲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铜川市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益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工作之余擅长书法和诗词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