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的岁月 永恒的追求
——三访中国美协会员、新乐市美协主席著名青年画家王云飞先生
与中国美协会员、新乐市美协主席、著名青年画家王云飞合影
(接昨天)正是因为这样,他不断放宽视野,不断提升自己。抱着这样的态度,他又开始了新的求艺上的旅程。他听说不远处有个壁画厂,就主动上门求教,为了让对方接受自己,同时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他不惜当力工,帮他们搬运瓷砖,有时一身汗水一身泥的,但为了学艺,为了未来,这一切在王云飞看来都无所谓了。
为了进一步深造,他又选择了一所美术学校进一步学习和深造。也就是在这时,王云飞接触到了更高层次的师长、更高水准的师长。也就是在这时,王云飞拜读了众多的当代名家的精品力作,诸如以仕女人物画见长的著名画家何家英、王美芳、薛林兴等名家的作品;以工笔花鸟画见长的喻继高、金鸿钧等名家的作品;以山水画见长的龙瑞、王俊松等名家的作品。
王云飞知道依现在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见这些名家、大家或得到其亲自帮助指导还不太可能,那就多看多学,多下功夫。每天上学前、放学后,他都绘画不止,笔耕不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痴迷于王美芳的仕女人物,痴迷于何家英的仕女人物,于是,他开始临这两位大师的作品。临了一幅又一幅,从3幅到5幅,到10幅、20幅,王云飞一直没有间断,他为大师们的精美作品而陶醉,为大师们的精美作品而惊叹,他要把大师们的技能、精髓学到手,为自己所用。与此同时,他也深深地懂得,光学得象不行,不能画来画去只是跟着大师走,只有大师的东西,只是大师的样子不行,还要有自己的风貌、自己的风格,只有这样,作品才能有其生命力。
时间在不停地运转,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为了自己的不断学习和深造,为了那个至今仍然不富裕的家,他不能只是每天作画而不挣钱。于是,王云飞和同学一道带上积累的作品来到了北京,开始新的创业旅程。
起初的一些日子,王云飞每次出门倾其所有身上也就几十元钱,又要购票坐车,又要吃饭,而住的就只能是车站了。常常是每天早上从车站出去吃两个煎饼果子,晚上到车站再吃两个煎饼果子。每每谈起这段难忘的经历,王云飞不禁热泪盈眶。
冬去春来,酷暑严寒,王云飞总是一往深情地追寻着自己酷爱的绘画事业。尽管直到今天的他仍没有完全摆脱困境,甚至每每到北京仍只能住在地下或条件差、价格低的小旅馆,吃最便宜的快餐小吃店。然而,今非昔比了,如今的王云飞,已经在画坛"小荷已露尖尖角"了,一幅幅雍容华贵、气韵不凡的精美人物画,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的花鸟画,已经在他的手中诞生……
有耕耘必然有收获,近几年来,王云飞先生多方拜师学艺,博采众家之长,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由于他的刻苦努力与勤奋耕耘,如今他的头衔也越来越多,诸如中国中央名人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新乐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国际国学书画院副院长等都成为令人瞩目的光环。
2012年5月、2016年1月、2023年11月,王云飞先生先后在长春成功地举办了工笔画个展。2022年初,王云飞先生出版了《王云飞工笔画集》《王云飞工笔作品选集》等。其作品被多家机构和藏家收藏,先后被《美术报》《长春电视台》《长春日报》《城市晚报》《长春晚报》《新文化报》《东亚经贸新闻》及各大网站等众多专业媒体宣传报道。
我们期待着王云飞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期待着他新的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