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三标课堂已有一段时间,在践行三标课堂过程中也有颇深的感悟。
首先在设置目标时,目标要清晰,凝炼,设置目标要“习题目标化”。在课堂的一开始,通过让学生朗读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本节课重难点,以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这是一节课中很好的开端。
达成目标,这一环节也尤为重要。作为一节课中的引导者,我们要组织好环节的开展,相信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他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每个小老师都有自己的对子,人人都是小老师。我们要发现并唤醒人人当小老师的潜能,通过小老师教学,唤醒对于掌握并运用知识能力较低的小老师。坚持从个体出发,个体不会对子教,对子不会组长教,组长不会全班教,全班不会老师教,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课堂。在这样的氛围中,大先生和小老师都在感受最真最善最美的课堂。
反馈目标,与最开始的设置目标相互呼应,更是课堂即将到尾声时的锦上添花。在我上《背影》的语文课堂中,设置了一个情境,将拍摄好的一张校门口家长等待学生放学回家的背影的图片展示在多媒体上,小老师看到这张图片时内心触动很大,父母的爱,这份爱是难以言说,感激不尽的,由此直抵学生内心,产生情感的共鸣,更好地让小老师讲述自己对父母的爱,很顺利地完成了该课堂中的小练笔。
三标课堂引领着我前进的方向,让我很好地成长,同时也使小老师能够更加热爱课堂,享受课堂。希望在此后的教学中,自己能更好地践行“三标课堂”,发挥好它的作用。
作者:王佳佳(实达中学大先生)
宋文静副校长点评
王佳佳大先生的分享深刻阐述了三标课堂在目标设置、达成与反馈三个环节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如《背影》的课堂情境设置,生动展现了三标课堂在激发小老师情感共鸣、提升教学质量方面的显著效果。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体现了佳佳对“三标课堂”的深入理解与实践经验,展现了积极的教学态度和对小老师情感教育的重视。祝福佳佳!
责编: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