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春‖打油●杂吟(8首)
🇦
为了生活有起色,离开故乡走天涯。
尔今人老烛发黄,笑看身姿似大虾。
🇧
秋去冬来草木枯,蝉鸣鸟啼泪含珠。
小虫钻地入冬眠,寒梅抱雪笑是哭。
🇨
汽笛连连喇叭长,学堂恰恰门口忙。
车灯闪闪呼娇女,喇叭嘀嘀唤孙郎。
🇩
寒雨涟漪裹大风,门前树歪一傍倾。
人间疾苦没淋去,门前依旧臭水坑。
🇪
曾将昔日童心装,音容笑貌脑中藏。
尔今皆随风吹去,空拾昔日好时光。
🇫
多少酒场多少凉,多少情场多少伤。
多少媚笑多少恨,多少情义丢桌旁。
🇬
搔首弄姿耍风骚,腹内空空空自高。
劝君莫学墙头草,转瞬就把恩人抛。
🇭
梅之香气日渐浓,彩蝶飞影觅无踪。
蝶恋花已成往事,徒留一曲不了情。
作者:刘书春,男,曾用名:树春,树信,吉哲,文殊等。汉族,大学毕业,山东省寿光人。主要著作:长篇小说《匪祸》(27万字),报告文学集《新兴记》(22万余字),电视剧本《荒滩情》(7万字)。他的“散文诗词歌画集”专著(约40万字)待出版。曾多次获得过国内外报、刊、台组织的各类文学或新闻大奖,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的获得者。
诗评/周中金
刘书春的这组打油诗,以轻松诙谐的方式反映了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感慨。每首诗虽然简短,但都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会和感悟。下面是对这八首诗的简要赏析:
🇦 首句表达了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离开家乡,漂泊在外。后两句则是对岁月流逝、人老去的感叹,用“烛发黄”和“身姿似大虾”来形容老态,既生动又带有些许幽默。
🇧 这首诗描绘了季节变换带来的自然景象,同时通过“寒梅抱雪笑是哭”表达了一种矛盾的情感,即在困难中仍能找到一丝安慰或美。
🇨 描绘了现代城市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交通繁忙、家长接送孩子的日常等,体现了生活的快节奏和人们的忙碌。
🇩 以一个具体的场景——门前的树和臭水坑,来反映社会问题和人们的生活困境,揭示了即使面对困难,某些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的无奈。
🇪 回忆过去,感叹时光流逝,美好的回忆只能留在记忆中。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纯真年代的怀念之情。
🇫 反映了社会交往中的冷暖无常,以及感情世界里的得失与无常,透露出一种世故后的豁达。
🇬 批评那些外表光鲜但内心空虚的人,告诫人们不要做没有原则的人,强调了人格的重要性。
🇭 以梅花和彩蝶为喻,表达了对逝去爱情或美好事物的追忆和留恋,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这些诗歌展现了刘书春对于人生百态的观察和思考,既有对生活的讽刺也有温情的回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