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许峰诗歌研究院周年志庆
你躲在草丛中
矮小而温馨
穿着不同的衣衫
长着各异的外型
没有牡丹的富贵
没有桃花的销魂
杂草遮掩
挡不住你随风摇曳
人畜践踏
挡不住你顽强再生
沐浴着阳光
汲取着雨露
不屈不挠
用微末的美丽
向人间示爱
向自然馈赠
你是世间强者
你是大地精灵
无须花团锦簇
三瓣两叶总是情。
一一甲辰秋于恵州
【诗评】
名诗赏析:著名爱国主义诗人许峰老师是一位古典诗词大咖,他的新诗水平也是当代诗歌的顶流,从立意构思,意象选择,结构安排,语言风格等,都是当代诗坛的一绝。我最早接触他的新诗,是他的《中国高铁咏叹》,他把一次出行描绘得非常形象,犹如一组组蒙太奇镜头,充满画面感,现在都记忆犹新。尤其是有些镜头式的语言,产生的画外张力,直把人性的复杂性,揭露得淋漓尽致,印象非常深刻。
近一个月来,他以“月”“霜”“花”等这些大自然的物象,写了几首新诗,非常独特。大家知道,“风花雪月”等这些大自然的物象,历来都是中国文人所抒发的意象,所以要写出新意是非常难的。但许峰老师,跳出了这些物象之外,赋与了诗人浓厚的主观色彩,因此使我们眼前一亮,有一种全新的感受。
这首《小花》的诗,是诗人写给许峰诗歌研究院建群一周年志庆的贺诗。诗人没有空泛地抒情,宏大的叙事,而是以极小的切入点,以“小花”为意象,托物喻意,把诗人悠远的情思,进行了艺术呈现一一既有繁华似锦的芬芳,也有遍满天涯的含义,并且有敢与权威叫板的勇气。由此可见,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多层的情感和美好愿望,考虑周全,通向诗意春天的祝福或也会遇到风雨的洞见(“花”古通“华”,笔者注)。
诗人为什么会用“小花”为题而不用大树或其它高大上的意象呢?我认为至少有三点考虑:
其一、诗人个人的影响力,已经非常巨大,并在海外的华语圈,也享有盛誉。他创造的阅读量、持久性、许峰诗论的论文数,在当代诗坛无人可破,他真正凭一己之力,创下了多个第一。所以诗人没有必要用那些高大上的意象来抬高自己,无论他用什么意象,都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用小花为题,本身也是一种自信,更加显底气、接地气、有灵气。
其二、花有美好的寓意,尤其是小草小花,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在哪里都能生存发展,随处可见,遍满天涯,预示着诗意流传的宽广度。而且,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有“花开富贵、竹报平安”的美好寓意,但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没有用特指的花,比如牡丹、月季、桃花等古意象,只用广义上的“小花”代指,那么还可以理解成是许院诗人们的代称。许院诗人来自全国各地,有大名家,也有小人物,但在许院这个大家庭里,都是芬芳四溢、百花园里的一朵。这是许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础。
其三、许峰诗歌研究院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作为我国唯一个以诗人名字命名、自发形成的文化团体,软硬件的落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许峰老师以“小花“自喻,有谨言慎行的考虑,然在这里,同样要引起注意,“小花”虽小,但诗中气势如虹、豪气冲天:“你躲在草丛中/矮小而温馨/穿着不同的衣衫/长着各异的外型/没有牡丹的富贵/没有桃花的销魂/杂草遮掩/挡不住你随风摇曳/人畜践踏/挡不住你顽强再生……”这些诗句,表现出诗人深厚的民族性、本土性,鲜明的开放性与时代性,都是不言而喻。诗人以小花博弈名花,既有以小博大的含义,又有不畏强权的寓意,还有不屑与之同流的傲骨。这可能也是许峰老师因看不惯某些文化团体的作派、而不愿加盟任何协会、学会的原因,彰显的恰恰是一种卓尔不群、文人风骨的大美气象。
此外,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五千年的诗歌文化浩如烟海,许院作为中华民族诗歌文化的一支,本身就是其中的浪花一朵。所以诗人以“小花“为题,是多元一体的选择,也是最为妥切的选择。
我们再从艺术上来看,这首诗的前面几句,赋予了花的人格化象征:“你躲在草丛中/矮小而温馨”,这两句描绘出花的与世无争、平和心态,并融合了诗人的一种心境,是对“小花”的欣赏,可看成诗人的“诗兴”。
“穿着不同的衣衫/长着各异的外型”,这既是花的形态描绘,也代指着一个或多个群体。如果结合下面两句“没有牡丹的富贵/没有桃花的销魂”,我们可以看出,这是诗人对底层讴赞。诗句通过对比,层次鲜明,展现出富有质感的弦外之音。可看成诗人的“诗情!”
中间这几句,在写实中写意,带有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杂草遮掩/挡不住你随风摇曳/人畜践踏/挡不住你顽强再生”,这里描绘了小花的场景一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也能顽强生长:“沐浴着阳光/汲取着雨露/不屈不挠”!这是诗人的“诗思!”
结尾几句堪称点睛之笔,这是“诗眼”,使小花的“人格力量”进一步升华,写出了泰戈尔的那种“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的精神意蕴:
“用微末的美丽
向人间示爱
向自然馈赠
你是世间强者
你是大地精灵
无须花团锦簇
三瓣两叶总是情。”
全诗一波三折,赞而不直,怒而不发,哀而不伤,体现了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诗美学。而且起伏跌宕,根据诗人的情绪节奏荡漾,如一幕话剧:从小花的淡然一一践踏一一顽强生长一一人格升华(三瓣两叶总是情)。构成了完整的诗线、诗情、诗思,是一首独一无二的贺诗。(邹中海)诗人简介:许峰,1957年3月30日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檀林镇界岭村一个农民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小学民办教师、大队团支书、党支部副书记。1976年12月入伍到兰州军区,历任战士、连队文书、团宣传股战士报道员、营部书记,师、军、军区司令部新闻干事,其间在解放军报社学习,当见习编辑一年,随军赴云南老山前线轮战半年,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首届毕业学员。1988年年底,调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宣传处任新闻干事。1993年转业,历任广东省惠州市委组织部科员、副科长、科长,市委督查办主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兼督查办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督查办主任。在部队18年从事新闻工作15年,自己独作和与人合作发表新闻、言论、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1000余篇,其中110余篇获得兰州军区、广州军区和有关新闻媒体优秀作品奖。许峰的事迹曾以“我就是我”为题,被编入《军旅新闻方阵——全军优秀新闻干部风采录》一书,结集出版了《武都路133号》(报告文学集)、《留在绿色军营的记忆》(通讯集)《许峰获奖新闻作品选》《咏物悟道100首》(诗集)《中国百座名山题咏》(诗集)《四季如歌》(组诗集)《许峰诗论》七本书。作者简介:邹中海,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会员,广东作家联盟编委会主编,许峰诗歌研究院院长。央视诗歌《致敬钟南山》的抒写者。有多篇、首诗文获奖、馆藏、选进教辅和翻译为英、日、韩等文字。主编:洪新爱
组稿:放飞
编辑制作:放飞
图片主要来源于网络,侵权告知即删!个别图片由放飞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