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阳诗词通讯第165期
淄川诗词学会主编 2024年11月28日
本期编辑 蒲先和
本期目录
一 研讨:诗中能否用成语
二 对对联
本期内容
一、研讨课题
徐晋如先生说“凡是诗里面用成语的,都是不会写诗的”,古人诗中的成语,是“因为他用了,才成为成语的”。你对徐先生的论述有什么看法,说出理由。
发言实录
岳崇刚
一般来说,格律诗创作中要尽量避免使用成语。因为成语的使用会削弱诗词的创意性和新颖性,还可能影响平仄格律和对仗的效果。当然在意境表达和格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成语,但一定要注意使用的场景和方式。以提高诗词的表达效果为目的。
赵玉霞
我认为,格律诗是最简练的文学形式,字数有限,应尽量做到字字词词达意,而成语一般都是四字,如若运用,会削弱诗词言简意赅的意蕴表达,所以尽量不用。要用,也应该是化用,即用其意,变其词。当然,不是绝对不可以用,如果用上正好恰如其分,那就可以用。
孙立波
我的观点是:凡事无绝对,只要成语用在诗中能准确表达出意境、意象等,完全可以用。用的时候最好化用,一首诗也不要过多用成语。
孙立娟
我的看法是:初学者在不削弱诗词创意和新颖性的前提下,偶尔用用也无妨。对于有一定创作水平的老诗友来说,尽量化用为好。如:熊东遨老方家出的下联“切莫操琴乱对牛”,将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化用的多么巧妙而精彩!值得我们在诗词创作中学习与借鉴!
杨广旭
我的看法是:
一、成语可以入诗,在古人,今人的诗中屡见不鲜。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有"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概而慷";当代谢觉哉《禹门》有"虎踞龙盘今安在";宋•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有"虎踞龙盘何处是"。 宋•陈与义有"天翻地覆伤春色";宋•文天祥有"天翻地覆三生劫"。
以上诗例不胜枚举。
二、在诗词中应巧妙、恰当使用成语,与诗词中内容相符,不可生搬硬套。
三、化用成语。在格律诗中,使用成语首先要符合格律要求,将成语化用以增加诗词韵味。
综上所述,诗词中使用成语是可以的。关键是如何巧妙、恰当的使用,以增加诗词的艺术效果。
张春华
作为一个初学者,我以前误以为写诗用成语很好,可以彰显文化底蕴。听了老师同学们的讨论后,方知不可僵硬套用成语,但可以化用。我的观点是以后写诗尽量不用成语,但如果能很好地表达诗意,也可以用。
白相村
个人认为成语入诗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格律诗创作,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成语入诗。但在具体的诗境中,如能用得恰如其分则另当别论。从诗词创作实践来看,也是大多数情况成语不入诗,但也有些入诗入得不错的,甚至相当不错的。入与不入,最终还是要看表情达意的效果。
吕允强
个人认为成语入诗要慎用,应尽量避免原封不动地套用,因为写诗即是创作,不仅诗意上有新意,而且在语句上也应该有所创新的,然而个人很是推崇成语化用的做法,这样会令人耳目一新,又好懂其义,能化用者应是诗中高手的,另外本人不反对偶尔借用古人的诗句,但完全照搬整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是原样,也就失去了写诗的意义,而作诗的意义在于创作,而借用其句中一部分有时会收到好的效果,正如一位诗友写出了“春风又绿向阳坡”的好句。
翟丕万
我以为,徐晋如的观点失之偏颇。如:“万水千山”典出唐·贾岛《送耿处士》诗:“一瓶离别酒,未尽即言行。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日程。”(见《全唐诗》卷五七二)。后来陆续使用过“万水千山”的诗句有很多,如:北宋柳永有“万水千山迷远近”,北宋邵雍有“万水千山行已遍”,南宋杨万里有“万水千山一色同”,元马致远有“又不比那万水千山”,毛泽东有“万水千山只等闲”等等,所以,他人用过的,只要符合自己诗词中的意境,完全是可以使用的。当然,如果完全靠成语支撑的诗作,则失去了自己的语言风格,体现不出自己的语言驾驭能力,是不敢恭维的。
蒲先和
不赞同徐先生的说法,理由如次:
其一,写诗所用的词语,有人主张不用“生僻”,是有道理的,因为生僻词语多数人不懂。除此之外,似乎所有的词语都可以入诗。而成语多数人能理解,且描述事物言简意赅,说它不能入诗,没有道理。
其二,即使古人诗中的成语是诗词大家“用了,才成为成语的”,也不妨碍后人使用:现在人们写诗用的语言,有多少不是前人用过的?
其三,著名诗人,在诗中袭用成语的不乏其例。如:
1,柳暗花明
唐·王维《早朝之二》:“柳暗百花明,春深五凤城。”
宋·陆游《游西山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2,曲径通幽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宋·赵崇峤《望海潮·泛舟》:“曲径通幽,小栏斜护,水天薄暮人家。”
3,千山万水
唐·张乔《寄维阳故人》:“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
毛泽东:《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我们不再一一列举。
古人、大家以成语入诗的几种用法:
一,嵌入
首嵌:虎踞龙蟠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
晓风残月屯田墓,零露浮云魏帝台。沈德潜
中嵌:才如天马行空惯,笔似蜻蜓点水轻。袁 枚
自从心照不宣处,直到意犹未尽时。周啸天
尾嵌:睡醒待闻鸡起舞,居闲休与虎谋皮。熊东遨
二,化入
寸阴是儆休虚度,莫到临渊羡钓竿。王居正
笑尔希文未当国,却于天下事先忧。聂绀弩
连朝齐步三千里,不在雷池更外头。 聂绀弩
且莫操琴乱对牛。 熊东遨
终须化蛹成新蝶,跃过龙门不是鱼。杨海钱
熊东遨先生在他的《求不是斋诗话》中说“成语入诗不妨,但须不著痕迹”,并说“成语如能化烂入诗,则更佳”是非常有道理的。
二、对对联
下联 且莫操琴乱对牛
请对出上联。
李 娜
上联:应须放矢知瞄的
下联:切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化用“无的放矢”。的,入声十二锡。对得正确。
冯俊英
上联 : 深知鼓瑟警周梦,
下联 : 且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鼓瑟,周梦,不能组成成语。欠妥。
上联 : 何曾放矢轻无的,
下联 : 且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无的放矢,是成语。句中轻字用得欠妥。
马远昌
上联:不可愚昧加无知
下联:切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愚昧无知,是成语。但可字仄,该处应平;知字平,上联尾字必仄。
沙中金
上联:应须下药细查症
下联:切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对症下药,是成语。可以。
上联:方将识曲觅知己
下联:切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识曲、知己,不能合成成语。不妥。
蒲大鹏
上联:应当下药先知症
下联:切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对症下药,对改知,妥。好。
上联:不应临渴方掘井
下联:切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临渴掘井,成语。好。
上联:不应烹狗缘无兔
下联:切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化用兔死狗烹。好。
董丽娜
上联 无须画饼假充肚
下联 且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化用“画饼充饥”。好。
上联 理应辨症准施药
下联 且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辨症施治”虽非成语,但属于医用术语,可以。
李永国
上联 应当添翼猛如虎
下联 切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成语“如虎添翼”。好。
蒲先卫
上联 理应据症巧施药
下联 且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成语“对症下药”化用,好。对症,不必改为据症。
蒲泉章
上联 岂能为患敢留虎
下联 且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成语“养虎贻患”,化用,好。成语原为“贻患”。
张华利
上联:曾闻削足宜和履;
下联:且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成语“削足适履”可以化用,但是“宜和”二字不能达意。
黄宽远
上联:休得放矢却无靶
下联:切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化用“无的放矢”,好。
岳崇刚
上联:总期晓梦能成蝶,
下联:且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化用“庄生梦蝶”,好。
孙立波
岂能以管方知豹,
且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将“管中窥豹”的“管中”改“以管”,好;窥豹改“知豹”就不如不改好了。
孙立娟
因何画虎反成犬;
切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化用“画虎不成反类犬”,好。
杨光旭
精心疗症择良药,
且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好。疗症,不如“对症”更好。
张春华
但忧指鹿强为马;
切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化用“指鹿为马”。好。
可曾掩耳将为盗:
切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为盗,不能体现“盗铃”的内涵。此对欠妥。
宜常拄杖闲乘月;
切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拄杖、乘月,不能组成成语。此对欠妥。
白相村
何曾慑虎赖敲山,
切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山字平声,故成语“敲山震虎”不好用。
吕允强
焉能放矢飞无的
须知下药应合症
简评:成语“无的放矢”可用。然而“飞”欠推敲。
翟丕万
上联:应须放矢先知的,
下联:且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无的放矢”,用得恰当。
晓 峰
上联:休得放矢却无的
下联:切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化用成语“无的放矢”。好。
上联:欲行下药先知症
下联:切莫操琴乱对牛
简评:化用成语“对症下药”。好。
桑学振
上联 误认龟慢快跑兔
下联 切莫操琴乱时牛
简评:“龟兔赛跑”不是“动宾动宾”结构,不好用。
蒲先和
上联 未须忌器不投鼠
下联 且莫操琴乱对牛
上联 焉能适履强伤足
下联 且莫操琴乱对牛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