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情缘 永久乡恋
2024年11月29日,福清市知青文化研究会作为承办单位,组织140多位会员专程前往宁德市全国文明村镇大甲镇林峰村参加古田县首届知青文化活动周系列活动圆满成功!




2024年11月29日清晨,万物仿佛沉睡,唯有冷风轻拂。天刚蒙蒙亮,大家已经整理好行装,陆续来到了福清北站集中乘车。


8:30分左右,承载着知青会员的两部大巴和两部面包车开始出发,慢慢驶入高速,直奔预定目的地。

初冬的清晨,我们坐在车上隔着玻璃一眼望去,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抚摸着大地,温暖而宁静。一路的风景是那么的静谧和唯美,仿佛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又宛如一首悠扬壮阔的诗篇,每一个细节都流淌出岁月的华彩,丘陵、河流、树林、草丛、田垛、果蔬、田间一一映入眼帘……。

大自然竟有如此独特的魅力,随着车辆的前行,我们渐渐地似是来到了大山里一个幽雅恬静的境界,碧蓝的天空映照着晶莹翠绿的树叶,给人一种凉莹莹的抚慰。这里的一切都在过滤,一切都在升华,连我们的心灵也在净化,变得纯洁、和谐而又美好。

上午10:00,车辆即驶入被称为“山海宁德、黄鱼之都”的宁德境内,一片片的黄鱼养殖基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在宽阔的蓝天白云衬托下格外壮观。

为了减轻大家路途疲劳,在知青会文娱部长林珑的带领下,一路上知青们时而欢歌笑语、放声歌唱,时而回忆插队锻炼经历,感触颇多……。

大约11:30左右,车辆已行驶到了古田县大甲镇。这时,我们看见路边插满一排排迎接贵客的红旗,而且一直向林峰村延伸,似乎已经领略到第二故乡父老乡亲的深情厚谊。接着,我们便来到了远近闻名的千年古镇、全国文明村——林峰村。


这时,村里已经是锣鼓喧天、红旗飘扬、欢迎队伍、整装迎客、场面热闹非凡!令我们非常感动的是:古田县大甲镇和村里全体班子成员早已带领村民来到村口,亲临迎接,让知青们一进村即感受到浓浓的乡音、乡土、乡情、乡恋!



今天的大甲镇林峰村像迎接出嫁的姑娘回娘家操办喜事般的热闹。全镇总动员,把本镇的所有四下基层联络点、蓝天阁酒店及民宿院后人家、花桥小筑等资源全部腾出用于接待知青,还专门成立了综合协调组、节目筹备及新闻宣传组、后勤保障组、医疗卫生保障组等。
我们能感受到,村里是用有史以来最高的礼节、最大的规模、最真的诚意、最好的条件欢迎并安置好村里从未有过的百多位知青团队回娘家。村干们提前周到细致地作了日程安排、住宿安排。在欢迎现场,精心布置签到服务台、饮水服务摊、知青签名墙等迎宾内容,而且排列有序、井井有条,接待人员也热情地协助大家报到,并做好引导工作。





更让我们感动的是,我们有六对夫妻被安排在林峰村书记家里,书记爱人热情大方,待人总是微笑相迎,虽话语不多,但亲和力极强,她亲自为我们忙前忙后,打扫房间,套好被子,还准备好整套全新的洗漱用品,妥妥地安顿好大家。让所有人为之感动!她虽与我们仅有一天的接触,但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在林峰村领导的带领下,书记家接待实例即是体现全村接待工作的缩影。让我们借此机会向古田县大甲镇林峰村的各级干部和全体村民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谢意!

这时,已是临近午餐时分,村里搭起了一溜烟的大红帐篷,香喷喷的“知青味道”扑面而来,一碗碗的农家菜陆续上桌,大家十人一组分桌而坐,尽情品尝着林峰村为我们准备的特色美餐,其乐融融。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让知青们深深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下午3:00,在古田县三级巡研员,驻林峰村振兴乡村指导员林芳照的主持下,古田县大甲镇与福清市知青文化研究会代表举行了座谈会。
会上,古田县大甲镇陈生书记向褔清知青报告了大甲镇以及林峰村这几年的建设成果、乡村变化以及在振兴乡村建设中抓好当地支柱产业的建设规划。
三级巡研员,驻林峰村振兴乡村指导员林芳照在讲话中表示:对大甲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挖掘当地资源,结合享誉全国的知青品牌,帮助百姓致富,打造支柱产业,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理念和作为表示大力支持!
陈维宁会长代表福清市知青文化研究会对古田县,大甲镇,林峰村各级领导以及村民的热情招待表示衷心的感谢!
福清知青会陈泽川主任代表福清市知青文化研究会向大甲镇林峰村对福清知青的关怀和支持表示感谢,并向古田乡亲汇报了福清市知青文化研究会的近期活动情况和获评3A级社团的喜悦之情。会议期间,多位知青代表做了热情详溢的发言。座谈会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知青文化活动周得到古田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做了精心安排。除了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配套活动外,重头戏是11月30日上午的知青文化活动周启动仪式。
按照活动安排,2024年11月30日上午,首先举行隆重的古田县知青馆和知青墙揭幕仪式。

大甲镇党委书记陈生、大甲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余陈锋,三级调研员、县驻林峰村振兴乡村指导员林方照与县政协原主席、县慈善总会会长刘振茂和知青代表、省教育厅原副厅长郑传芳(插队吉巷公社塔洋大队)、中共宁德市委原副书记唐颐(插队泮洋公社泮洋大队),福清市知青文化研究会会长陈维宁等以及知青代表参加揭幕仪式。
揭幕仪式结束,即举行了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的文娱演出。
演出活动得到各级领导大力支持,大甲镇党委书记陈生、大甲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余陈锋,三级调研员、县驻林峰村振兴乡村指导员林方照与县政协原主席、县慈善总会会长刘振茂和知青代表、省教育厅原副厅长郑传芳(插队吉巷公社塔洋大队)、中共宁德市委原副书记唐颐(插队泮洋公社泮洋大队),福清市知青文化研究会会长陈维宁等亲临演出现场。大甲镇党委书记陈生和相关领导以及福清市知青文化研究会会长陈维宁等先后致辞讲话。
本场演出由古田县十三中学林家辉、周林莎两位老师主持,共精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十个表演节目。
村里难得有的精彩表演,使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演出期间,还不时博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首先,第一个节目是由大甲中心小学小朋友表演的歌舞《盛世中华》。
在歌颂我们祖国,彰显国家辉煌与荣耀同时,少年宏亮的歌声响彻林峰村的天空,白云缭绕,百鸟欢笑,随着激越的旋律,我们伟大的祖国昂首在世界的东方,这是美丽祖国,这是强大中华民族,那歌声是那样的美妙动听,正穿越时空向着我们飞来。正如赞誉林峰村的乡村振兴像锦绣一样华美的乡村,村民安居乐业、万众一心,创大业、绘蓝图。
第二个节目是由福清市知青文化研究会老知青舞蹈队献演的情景表演唱《知青小屋》。
《知青小屋》是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居住和生活的地方。这些小屋不仅见证了知青们的生活点滴,更承载了他们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首百听不厌的《知青小屋》不仅是凝聚了知青情缘,留下了历史的见证,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精神灯塔。
第三个节目是由林峰村党支部、村委会代表队表演,对唱曾获得全国村歌赛十大金奖的林峰村村歌《梦里林峰》。演唱者以婉转悠扬、清脆悦耳的歌声,将观众带入千年传统古村,让我们深刻感受林峰的山山水水和历史变迁,仿佛已沉浸在林峰美妙的自然情景当中。
第四个节目是古田县闽剧艺术中心闽剧表演《牢记嘱托、跨越争先》。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福建独特的戏曲艺术。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闽剧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400多年的时光流转,闽剧承载了社会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更是一部鲜活的历史长卷,记录着这片土地的风情民俗。

第五个节目是由古田县大家音乐协会“五老关爱工作室”代表队表演快板《最美大甲创辉煌》。它用特殊表演形式,宣传乡村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实现生态文明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乡村发展水平,共筑美好家园,让乡村成为新时代的美丽画卷。
第六个节目是由福清知青文化研究会老知青舞蹈队的走秀表演《苹果香》。
《苹果香》是狼戈创作并演唱的歌曲,于2021年2月26日发行。是以伊犁为背景元素,写给天下游子的歌曲。该歌曲朴素,听不到高深的炫技,也看不到刻意的雕琢。每一句都包含着对纯真情感、美好生活的深深向往。歌曲中深情诉说着游子心中对家乡的深切眷恋,尤其是对慈母的无尽思念,蕴含着难以忘怀的的记忆。似是熟透的红苹果挂满枝头,微风拂过,阵阵苹果香扑鼻而来。老知青们优雅地走秀,尽情展现着自信与美丽,一颦一笑都带着独特的魅力。

第七个节目是由古田县闽剧艺术中心表演闽剧《治荒稳粮》。“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为实现粮食生产链条稳、基础牢,大甲镇林峰村响应党的号召,结合本村实际编排了这个闽剧,号召村民合力攻坚 治荒稳粮保春耕,很有教育意义。
第八个节目是古田知青乐队表演的器乐合奏《盼红军》和《酒歌》。它的节奏明快、韵律优美,旋律朗朗上口,句句入耳,是百听不厌的民族乐器演奏 。让在场观众听后不由得振奋精神、倍感豪情。
这首歌曲饱含着对祖国、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赤诚热爱,是一首凝聚着无数仁人志士心血和智慧的优秀作品,其优美的旋律和感人至深的歌词,成为了中国的民族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第九个节目是由福清市知青文化研究会老知青舞蹈队表演舞蹈《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这支舞蹈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又重新回到50多年前那个青春时代,共同沉浸在这份阳光般的温暖中。

老知青们今天再次表演这个保留节目,不仅是一支舞蹈,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心中充满阳光,生活就会充满希望。让我们在欣赏这支舞蹈同时,感受到这份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第十个节目是由大甲村党支部、村委会代表队表演的舞蹈《马秧歌》。
马秧歌的精彩表演,如同一幅流动的民俗画卷,舞者们身着盛装,步伐矫健,不仅是一种舞蹈形式,更是当地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期间,福清市书法家、黄木顺老师现场为村民赠送自己书写的墨宝,受到村民的好评!

此次活动周突出了四大亮点:
亮点一:知青墙揭幕仪式
知青墙,正面看是一面飘扬的旗帜,代表着引领当代青年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旗杆是一束火炬,代表着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知青们扎根广阔天地的精神力量及坚定信念。
知青墙上面主要镌刻了在古田县上山下乡1224名福清知青芳名录、古田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古田知青》编委会成员名单和知青馆建设顾问、筹备组成员名单以及捐款芳名录。
亮点二:举行签约仪式
分别是:林峰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福建省供销社源上泉(福州)供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林峰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

亮点三:精彩的文娱演出
亮点四:参观纪念馆、召开座谈会
活动期间,安排参观了古田知青纪念馆,走进重新整理完善后的知青纪念馆,内容更加丰富动人,尤其令人感动和值得回味且难以忘怀的是老知青与当年在古田同吃住、共劳动、互帮互助、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们的深情厚谊和当年插队时的往事,令老知青历历在目!

老知青们感触万分,看见当年的纯洁少女和憨厚的大哥知青,无不让人触景生情、多少往事涌上心头、历历在目……。



人说男子有泪不轻弹。在座谈会上,福清市知青文化研究会会长、老知青陈维宁却热泪盈眶地告诉大家:当时,因为父亲是福清侨中的校长必须听党的话,起带头模范作用,所以全家4个姊妹全部下乡插队。
他说:我五十四年前和十七岁的小妹一起到古田最西边的凤都公社石峰大队半岭村插队!当时,我和同学一共五人住进原是牛棚的小屋,旁边是厕所,苍蝇,毒蚊乱飞!白天下水田劳动一天回来后,还要饿着肚子自己煮饭。那时,生活条件说有多苦就有多苦。记得有一天,小妹晚上收工回来,发现在下水田劳动时,小腿被毒虫和䗫蟥咬伤一直流血不止,而且因为肿胀感到非常痛苦。我看見后立即帮她,想把䗫蟥虫拨下来,没想到拨一只却变成二只……,最后终于拨完小虫,我抱着小妹一起痛哭!一晚沒有吃晚饭!后小妹因在田里被蚂蝗虫叮咬,流血很多致腿部伤口腐烂,造成身体损伤,年轻轻地就离开了人世。
这就是我们兄妹上山下乡在古田插队时终身难忘的事情!我的小妹现在巳离我而去,她那美丽的身影,那么小的年纪就到古田过那种艰苦的知青生活,我一回想起来就会流泪!

老知青郑爱英1970年4月26日插队古田县大甲镇林峰村的第一天,刚好碰上县里照相馆到村里来。当时听说后,即带着身上的泥土,花一毛钱照了这张纯洁的少女照,留下了永久的珍贵纪念。

她说,这次我回到第二故乡,早已计划好了,首要任务就是要去拜访90高龄的老哥,当年是他手把手教我克服重重困难,学会各种农活,学会自立自强。
在与闺蜜老姐妹以及阔别54年香港回来的老姐妹及众多乡亲相聚时,她说:在我插队期间,因为水土不服经常生病,她们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经常陪伴在我身边,让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孩子有了依靠,对此我铭记心中,万分感激!
她说:插队期间,锻炼了我的身体,磨练了我的意志,最最感到幸运的是在插队期间,在互帮互助的劳动中,认识了陪我走过这一辈子的伴侣李家茂,结下了革命友情,收获了纯洁珍贵的爱情,并留下了宝贵的结婚照。如今为我俩生活幸福美满而感到欣慰!
村民林孝敏,饱含深情地告诉大家:当年,他因为很早没了妈妈,从小都是穿着打补丁的衣服。70年代因参加县里积极分子颁奖大会没有衣服穿,还是爱英姐帮我赶了一天一夜亲手织了一件崭新的毛衣,让我穿上去参加县里开会。他后来当了村干部,他对我们说:这件事他会永远铭刻在心。临走时,孝敏为了表达其久久埋藏在心底的感激之情,在临走时包了一个大红包坚持让爱英姐收下,却被爱英姐婉言拒绝,并祝他好人一生平安!
今年已70高龄的翁萍老师恰逢母校福清实验小学校庆之日,还是选择了重回时常思念和牵挂的第二故乡,参加古田县大甲镇林峰村的知青文化活动周。因为在这里有他太多的亲情、友情和师生情……。
令她深深难忘的一件事,是她刚到古田大甲镇林峰村第一天和离别时的情景。当年,同时分配到大甲镇的知青是21人,但到目的地时,负责人数来数去,怎么点名,就是差一个人,原来翁萍也是属于这批知青,但因为个头小,当时身材高度仅1.38M,大家均把她忽略不计,以为她是哪家村民的孩子。
后来,她在村里得到村民的多方照顾,慢慢长大,第二年身高就长到1.48M,再后来成为了当地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她心怀感恩地告诉我们:是古田林峰村的百姓养育了我。因此,她在担任教师后,爱岗敬业、善待村民,才华出众,为当地培养了五位校长以及许多优秀人才,为林峰村的建设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当她回城离别时,许多学生依依难舍,流着泪送她走了几十里地……!这次回到第二故乡,见到了许多经常想念和牵挂的学生,看到他们家庭和睦、子女有成、生活美满幸福感到非常欣慰!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共同怀念那共度的欢乐时光,一段段最美的回忆是知青年华的赠予,让我们有生之年再聚首,留下永恒的记忆。悠悠岁月,催人老,久别的朋友盼重逢,珍惜我们的情谊,珍惜我们的缘分。一杯清茶,一壶老酒,祝大家健康快乐,续不完的情,唠不完的嗑,感恩追忆、祝福,祈愿永恒的乡情。
短暂的相聚,绵绵情长,乡愁悠悠、刻骨铭心!一张张充满沧桑岁月的笑脸,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怀,一件件触景生情的往事回忆……,无不让人感动落泪,姐妹们情不自禁地吐真言:“我真的不想离开”、“我是林峰村村民,已经当了54年216天,以后就是永远的林峰村村民”,深情的话语真是感人肺腑,知青们已把他乡当故乡,把那段艰苦的插队生活融入到生命长度的一部分了,真是铸就了一代“知青情缘、永久乡恋”的感人诗篇,感天动地!
短暂的相聚就要结束了,相聚难,别亦难,真的不想说再见。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们就要离开久别重逢的林峰村了,恋恋不舍的远去,再见吧!我们的第二故乡,但我们还会再回来!!!
找回“知青的味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美食”。乡土联结着乡味,知青品尝知青的味道。
古田县大甲镇,山珍海味兼具,特色美食颇多。走进大甲,欣赏大美山水,品尝知青的味道,定会让你味蕾大开,回味无穷。 衷心感谢大甲镇林峰村赠予福清知青的当地特色礼品 。



记住“古田大甲美食”
苦笋:大甲得天独厚条件成就苦笋资源丰富。大甲苦笋系纯天然原生态绿色食品,富含纤维素,医效好,堪称胃肠“清道夫”。大甲苦笋质地脆嫩、色白,入口微苦,进而清凉,回甜爽口,令人百吃不厌,欲罢不能。它可单独做菜,如素炒苦笋、苦笋汤、凉拌苦笋等;也可加一些食材,可做成苦笋烧排骨、苦笋烧鸡、苦笋蛏干汤等种种诱人菜肴。

水晶肉:是大甲酒席一道佳肴。香脆可口,含嘴即化。不仅高热量,还健脾开胃,如水晶般晶莹,故以“水晶肉”称之。水晶肉材料简单:肥猪肉、油、鸡蛋、淀粉、白糖、水。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但要求高,火候的掌握至关重要,都是有名的大厨才拿得出手这道菜。配方比例是:一斤肥肉,半斤糖,三个鸡蛋,二两淀粉。

目鱼滑:主食材为干目鱼,经多道工序化干成柔后,入锅烹煮,成色可行时,加入番薯粉,一道目鱼滑海味佳肴做成了。这种做法的目鱼滑,肉质柔嫩又不失筋道,酸辣甜兼备,色香味形俱全。它是大甲人宴客的“保留菜谱”,在物质匮乏年代,此菜是大甲酒席的珍贵菜肴,如今依旧是评判厨师功夫好坏的试金“菜”。

芋头面:做法简单易学,以煮熟的当地小芋与番薯粉相混搅团,用“番薯切”刨成圆状条,放入滚汤的锅中,边刨边煮,拌以牡蛎、芹菜,白菜、菇类等佐料,即成一大锅软嫩滑爽 ,味道香美的美食,为大甲人呼朋聚友的“喜乐面”。

黄酒:大甲人称“红酒”,因其色泽红润,系农家佳酿,传统工艺,味道纯正,饮用健康。品味大甲红酒,未入喉,已醇香四溢,犹未品,已流露不凡

炒糕:工艺要求高,重在炒,既要把粳米粉炒熟,又不能有焦味,火候掌控要好。加入红糖是红色,加入白糖呈米黄色。大甲炒糕,味正香甜,又甜而不腻,是酒席上的一道饱食菜,常被客人打包带回与家人分享。

草菊粿:草菊学名鼠曲草,有一股淡淡的甘香味,具有清热解毒,凉肠凉血的功效,是中医的一种常见药材。大甲人很早就懂得草菊特有的甘香味及其本身具有的药效,尝以此为原料,制成草菊稞。草菊采回后,选摘最嫩芯叶,洗净焯水,沥干水分切碎,将切碎的草菊与蒸熟的热粳米一起放在石臼中舂成粿团。而后把草菊粿团,揉成长条,分成一粒粒粿蛋。将粿蛋放进粿印(印粿的模具,内圆外方)之后均匀地往四周压扁,漂亮的草菊粿(成饼状)就做成了

花肉:大甲的花肉远近闻名,令食客津津乐道。取上等精肉,按50克重标准切成块状,在石臼中放入适量地瓜粉做底,将瘦肉团置入,抡槌边捶边伴薯粉直至肉团成薄饼状,如此这般,遂把猪肉变个花样享用了。捶打加工而成的花肉在煮食前要盛在器皿盘上置锅中炊熟。煮食时,将花肉切成条状,加入花菜、腌姜丝等辅料,味道极佳。

米烧兔:原本是大甲民间年节时特制的佳肴,而今市场天天都有售卖。取宰后整兔置于“米烧”(锅内放米烧烤)锅内烤制而成。色泽褐红油亮,肉质干结细嫩,肉香浓厚,全无半点动物肉腥。切块拌以黑笋干、酒糟姜、大蒜叶等而煮,加白糖、曲醋、辣椒,酸辣香甜,为开胃、下酒名菜。

蛋燕:生蛋去壳搅匀与番薯粉溶液按比例调好,分批次适量,置入热油锅,用锅铲均匀抹开,干后呈圆饼状取出,色泽金黄。此为蛋燕食材。切成片状,可炒,可煮,糟姜丝是蛋燕的最好搭档。经巧手妙方加工而成的大甲蛋燕,定会令人大快朵颐的。

大甲土粉丝(粉扣):大甲曾经经济落后,民生艰辛,红薯是主食,加工晒干的番薯米(地瓜米)常吃却难以下咽。但家乡人聪慧,一薯多吃,粗粮细做,粉扣就是其中之一。 取大甲自产的优质番薯淀粉 ,按1:1比例加水调好粉浆,用特制蒸床以大火先蒸熟第一层粉浆,而后如法炮制,层层叠蒸,层数直至蒸床上限。蒸熟的淀粉块经48小时冷却后,借助木制的两块夹板进行手工刨丝。

刨出粉丝成长条,按一定数量,把短丝夹在中间,圈成碗状形,匀布在晒匾上晒成干条。这样古法制作的大甲粉扣,构成上等的食材。烹饪前,把粉扣用开水泡软。可油炒粉扣,其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撩人食欲。但我独爱白菜煮粉扣:将粉扣倒入炒好的白菜中一起炒,火候到时加水,水以没过粉扣即可。煮成时粉扣柔软丝滑,入口难忘,那是童年的奢侈汤菜,幸福的味道,至今仍情有独钟。

香菇:香菇具有补肝肾,健脾胃,益气血,益智安神,美容养颜的功效。上世纪80年代,大甲人彭兆旺率先发明了香菇室外木屑袋栽技术,大甲成为世界袋栽香菇技术发源地。大甲香菇香味浓郁、肉质厚实、表面平滑、大小均匀,绝对是绿色食品。香菇可单独做成菜肴,或作为鱼肉的辅材成就道道美味佳肴。
大甲美食,于外乡人是一种地方美味,对生长于当地的大甲人则是一种生活滋味,它是游子梦回家园的一条捷径,足够他们细品乡土乡味,抚慰乡思乡愁。这些种类繁多的各式美味,味味传奇,口口称赞,散发着浓郁的知青味道。
附:知青相聚合影,留作纪念吧!
















































附:本篇文章的读者感言

总 编: 陈维宁
执行总编:毛 青
文稿编辑:毛 青
图片供稿:吴国土、黄燕清、樊殿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