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暮穷途》(五十三)
作者/三木秉风(周凤森)
人类历史主要由人类文明史与人类斗争史构成,文明与野蛮是人类发展的卵生双胞,理性与感性体现出人性与兽性的斗争过程。人类乱象若追根究源生自哪里?这个问题只有五大思想(儒佛道耶回)创始人能够做出正确全面的回答!除此之外几乎所有哲学解释、科学论证及专家分析等皆是断章取义,他们连宇宙“大象”的皮毛都未摸到就敢去揭述大象的特征!那么人类乱象出自哪里?简单说人被欲望习性带向了人性与大自然本性的对立面!
几百万年来,人类从大自然中脱胎换骨缓缓走出,从原始渔猎摘果,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即使科技能让人类“九天揽月、五洋捉鳖”,也改变不了我们属于自然产物从而受自然规律约束的命运!虽说人类也受社会规律的支配,但社会规律仅仅是自然规律的分支,两者从思想而言是一脉相承内理相通的。包括日月星辰在内的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皆是自然万象链条中的一环,无论是日月星辰形成的宇宙链条,还是自然界形成的生物链条,还是人类文明形成的社会链条,它们之间平衡与和谐的前提是链条本身不能出现断裂,否则就给整体带来损害!当今人类犯下的错误就是将自己孤立于链条之外又妄图将人类文明持续发展下去。
二千年来,欧洲前后出现过四次权力中心即神权、皇权、人权、物权,近五百年来又出现过两次著名文化运动即欧洲文艺复兴与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欧洲文艺复兴主要是人权与神权的斗争,通过抗争让人从神权统治中走出并回归人权之自然本性。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则是皇权与物权的斗争,也标志欧洲由封建皇权社会向资本主义物权社会的过渡,以上两次文化思想斗争若站在达尔文进化论观点上讲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若站在中国太极阴阳五行文化高度讲,则是人类灾难的开始!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毁灭人类,当人类的理性思想尚不能支配其欲望需时,当自然规律尚难以约束人性膨胀时,科技进步就给人类带来灾难!因为一二次世界大 战已经证明,美苏在冷战时亦差点摧毁世界!
不管未来人类如何发达,但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及社会规律的基本要求,这就是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自然基础,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永远不能脱离大自然所形成的生物链条而“孤军冒进”,人类的思想必须从丛林原则“断章取义”中回归太极阴阳文化的全局平衡思维,我们必须站在太极文化高端一览天下大千世界万物的生生灭灭。《三字经》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当然我们对世界文化亦当“兼听则明”。探究世界文化必须兼顾顾发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印度教。印度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之一,人口众多!未来其文化能否迅速融入世界东西方文化的大融合之中至关重要。
婆罗门教起源于公元前约两千年前的吠陀教,释迦牟尼佛在修行原婆罗门教基础上才悟达宇宙真谛创建佛教,佛教东到中国后约公元八世纪婆罗门教与佛教某些教义相结合,逐渐发展衍化为当今影响十几亿人口的印度教。印度教提倡等级制度并把人分为婆罗门、刹地利、吠舍、首陀罗四个层级。该教属于世界多神信仰教之一,其中所奉信之梵天神,主张因果善恶之报应和六道轮回,未来轮回之果取决于本世的善恶之因。印度教即从婆罗门教发展而来,在佛祖释迦牟尼放弃王位出家之后,佛祖最初亦或求道于婆罗门教,但其教在如何“建立万物平等并超越轮回”等问题上没有给出佛祖答案,佛祖希达多太子最终自修成佛,从而成为佛教创立人。而佛教认为人人皆可为佛,但必须摆脱“分别执着妄想”之心亲证悟得“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而摆脱了“执著心”仅证得初果阿罗汉果。但佛教在印度宗教历史中并未成为主流,而由婆罗门教逐渐转化的印度教成为当今印度的主流后,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主干思想东迁中国。
但从印度教多神信仰梵天神等内容看,该宗教必然会与信仰单一神教的犹太教、基督教、伊 斯 兰教等产生冲突。因为与中东起源的“一神教”相比印度教崇拜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属于典型多神信仰,其教徒皆可通过祭祀与神沟通达到神人思想交流的目的。但我依然认为多神信仰与一神信仰并不矛盾,因为“一神”信仰的方向是“创生世界万物的宇宙本体”,而多神信仰则崇拜敬仰“神”的世界,中国其实也存在“多神”信仰的问题,如工商致富者以财神为信仰,渔海远洋者以“马祖”为信仰,求考功名者以文昌帝为信仰,祈盼平安者以菩萨为信仰等,但多神信仰层次较低,并没有触及宇宙本体的层面。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