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芍药花开花谢
文/宋泉
我家院里有两丛芍药:一丛是白色的,一丛是粉色的。
芍药是妈妈的最爱的花,我家从未养过别的花。
不记得是哪年开始种芍药花的。它却长势旺盛,花开汹涌。刚开春,爸爸就忙碌起来了。他轻轻地松开地表的一层土,轻轻地,怕弄伤花的嫩芽。铺好碎叶子,撒上一层草木灰,算是给花盖上保温被和施肥了。每隔几天就浇点水。几声春雷响过,芍药芽仿佛得到了命令,齐刷刷地钻了出来。嫩芽尖尖的,非常饱满,肉乎乎的。嫩芽呈紫褐色,饱满而深沉。手一触碰到嫩芽,感觉到十足的弹性。颈苍劲有力,那是一股刺破苍穹的劲道!
自从有了韭菜的加持,我回家总能吃到韭菜摊鸡蛋。有时候我没能及时回家父亲就割下来存放在冰箱里,等我一到家立马就做给我吃。
几场春雨,芍药一天一个样。真如陶渊明所说“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颈上放叶子了,片片向上,像箭的尾羽。由两丛铺开为两大片,郁郁葱葱。风拂叶摆,姿态万千。
芍药冒出骨朵儿了。有乒乓球大小,骨朵被最外层的叶子紧紧裹着,像个结实的肉球。一天,也许两天,肉球崩裂,裂开白色和粉色的裂纹,呈现鬼斧神工神秘的图案。
蝴蝶和蜜蜂早就等不及了,它们围着刚咧嘴儿的骨朵嗡嗡地轰炸都争抢第一滴蜜露。
花盛放!碗口大小的花朵彼此挨着挤着,推推搡搡,好不热闹!花香扑鼻,甚至有点儿呛人。蜜蜂和蝴蝶采倦了,采腻了,都被蜜露黏在花上,醉卧花丛中。每逢花开时节,我家人流如织。他们拍照,赏花。一个劲儿夸爸爸花照顾得好。爸爸的脸也笑成了一朵花……
“你看,一个大老爷们儿把花养得真好!比老伴儿当年养得还好!”有人说。就在这一刹那,爸爸的花凝固了,凋零了……
我脑海中突然迸现出一幅画面:母亲病情加重了,自己走不动了,父亲趔趄地背着母亲,放在花丛旁,母亲露出久违的笑,父亲呵呵地笑出声来。
芍药的花期只有几天,真是开得绚烂谢得坦然。
别的花凋零的时候都有一个过程,一片一片地落下。芍药花却不是,她一落就是几片甚至是整朵整朵地凋零,丝毫不吝惜绽放的艰辛,丝毫不在乎香消玉损!花瓣很鲜嫩,摔在泥土上不久就化作春泥。不单单花凋零得痛快,连颈和叶子也这样匆匆忙忙地结束一次轮回。花谢之后没几天,叶子突然变黑,颈变脆。几场风吹过,叶子和颈都黑了。爸爸也不再珍爱它,挥起镰刀几下就割完,把它们推到垃圾池里了。
小院安静下来了。没有了花香扑面,没有了袭来熙攘的人群,没有了峰围蝶阵只有一个孤零零的老男人蹲在花开过的地方,静静地,静静地,仿佛世界都不存在。有一天我给爸爸播放《聊斋志异》 的电影《秋生》。他看得入迷。我知道他早就相信人是有灵魂的。妈妈的灵魂肯定凝固在芍药花里面。
“爸爸。咱们在月台的西边也种上芍药吧。”我望着寂寞的月台。第二年开春,爸爸就从东侧的花丛里移栽了不少芍药花。当年就怒放。芍药花是妈妈的最爱的花。她去世后,芍药年年盛开。一丛白芍药,一丛粉芍药,一位老人,一位故去的人,年年厮守,从不爽约。
这样的厮守一守就是十四年,一守就是一辈子!
花开是一种相逢,花谢更是一种期待。花与人就这样厮守了十四年,父亲也走了,化为芍药花。在现世和来世永远相守在一起了。
今春是老两口都不在的第一个春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开春专门回家除去枯枝败叶,早早浇水、施农家肥、松土。每次干活儿的时候,总觉得有父亲和母亲在旁边,他们看着我,冥冥之中在指引着我。我没有丝毫恐惧感,相反感到浓浓的亲切感。他们没有离开我,只是他们年纪大了,干不动了,接力棒交接到我手上了。
韭菜该割了,我收割回家,同样做韭菜摊鸡蛋,就是吃不出淡淡的芍药花香!浇了几次透水,花秧长到胸脯高了,黑油油的、秧子有拇指粗细,多么健壮的芍药!我美滋滋的:我一定把花照顾好,我发誓!
五一前后,我回家收拾院子。芍药有了大大的花苞:东边两朵,西边也是两朵。同样都是一朵红色的一朵白色的。四朵花隔着两米多宽的红砖铺的甬路,彼此守护着、呼应着、耳语着……寂寞已久的小院顿时充满温馨!
我在花下除草,他们时而低头眯眯地看着我。时而在喃喃低语。我们一家人又在一起了。初夏,芍药盛开。两丛花照样开得尽兴,可惜我没有赶上。但我一定感觉得到:红色和白色的花碗口大小,每一片花瓣拼尽全力想开好像要将支撑花朵的枝条的顶端包裹,成为一个花球,我能听见花瓣尽力舒展的芳香的声音。没有风刮过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彼此静静地守望,一语不发;风起的时候。彼此笑逐颜开,满院子都是欢声笑语。皓月当空,月色如水。白色的芍药沉稳宁静,红色的芍药热烈遒劲。一阵香风过,交融不分离!
盛夏时节,芍药凋零。枝头只剩下花谢后留下来的黝黑的花托儿。一个个花托显示着花开花谢。再过几天,枝条也变黑。芍药在盛夏时节走了一遭生命过场。从此沉寂,将舞台让给烂漫的夏花。在泥土中听花开花谢。这就是化做春泥更护花!今天的凋零是对来年的期待。
在仁慈黑暗的怀抱地母里,彼此相约来年挽手萌发、生长、绽放、凋零……小院子花谢了,没有了芳香,没有了枝叶,没有了蜂围蝶阵,没有了我的影子。一切回归到纯粹的宁静,在宁静之下是对来年的期待和一生一世的守候!
我剪掉花枝,把梦也埋入地母的怀抱。
作者简介:
宋泉,男。中学语文教师,致力于读写结合教学。写作宗旨是: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从生活中汲取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