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札记
文/张 勇
我的一位朋友对于冬天有着一种偏好。他说,冬天虽比不得春天的明丽、夏天的茂盛、秋天的烂漫,却是孕育希望的时节,凄美中藏着一种特别的含蓄与理智。虽然冬天里风之凄厉、雨之清苦、雪之冷峻着实令人不那么地容易舒畅起来,但我还是附合他的说法,不过私下里还是抹不掉对冬天单调与乏味的这般印象。
在一个晚上,我朦胧中像是做了一个梦——
冬说,你觉得生活得单调吗?那么,这单调的正是你自己啊!
我说,我觉得自己不是单调的人呀!
于是,我发现了生活的绚丽多姿。
一
在冬天里,我仿佛常能见到一种花,那就是梅花。小区附近一处占地约四亩,以“矿石”展示为主题的街景口袋公园里,不知什么时候起,在多种灌木绿植衬托下,已有疏疏落落的几处淡红浅黄点染在了枝条上。风中清香一阵袭来,似有撩人心脾的意味。
那天,我又外出溜弯,顺路进入园子观石赏花,碰巧遇见一位画友在哪儿凝神写生,画境正是一大块造型奇巧的矿石样本后面,一枝枝竞相怒放的梅花。
闲聊中我问他这般地喜爱梅花,何不去野外环境寻找美的素材呢?不料画友竟认真地收起手中写生画本先指着曲径边几棵白皮松下一簇晕黄让我瞧,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摘下一朵放在手心里给我看,谈论着他的一些认知。起先,我并未在意,到后来,我竟品味出了那梅的单薄与孱弱。当画友再把它搁进花枝上时,竟又神奇地恢复了原来的珠光宝气。我说:“这花木和人一样,也有命根呀!”画友也不胜感叹:“老哥,你瞧,这些枝条参差不齐,被灌木遮掩得也不大显眼,却长得毫无顾忌,虽说没有延年的生命,却有生命的风骨啊!这就是一种美,就是梅的个性——野,野的美啊!”
我们聊了许久,告别回来,我不时回味着哪些闲谈话语。想到公园角落草木间自在的一枝枝怒放的梅花,且不论它是怎样生长在哪儿的,却俨然地如一幅简约美妙的自然图画挂在了我的眼前。
二
冬天迎来了第一场雪,清晨站在阳台向外观望,想必这雪后的小城及附近的山野景色定会美得惊人。大自然的洁净兴许令你一时记不起世间的尘俗。淌洋在这样的明丽中,我不好确定会不会有清风飒来,神清气爽。我毫没犹豫地步入了它的怀抱。
“叔叔,你也来这儿散步?”一声轻语打破了静谧。我这才注意到我正从一位小姑娘身边走过。我站在那儿好奇,好象并没有说过话似的。她是有什么事呢?她的神情令我不知如何启口,于是,我对她微微一笑。
“我真不明白,这怪冷的天气,大人非要叫着出来散步,这有什么好,真能排忧消遣吗?”
“你不信吗?”仿佛是故意逗她。我学着她的问话的神情说,“春蚕吐丝时,没有想到会吐出一条丝绸之路。说不定有那么一天,你也会走出自己的丝绸之路来。”
许是我的话引起了她的沉思。不知不觉中,她的神态自然可爱得多了:“叔叔,你说的好像没错,不过我还得好好想想。”说完,她竟低眸浅笑,迤逦而去。而我却如置身梦境一般。事情就是这么奇怪?总之,我一句不经意的话竟差点儿编出一个故事。能使人愉快起来总是好的。于是,我独自一人真正地笑了。
从这天起,我又找到了一种快乐,那就是因为自己快乐而使别人也快乐了起来。
三
提起月亮,我自然就想到曾写过的一篇《月夜忆趣》。中秋桔色之夜的朗朗桂香,夏夜户外乘凉时的一勾弯月,对于这般的印象大都较深刻,至于春夜的月就有些模糊了。记得有一次说到水墨色般天空孤冷、发白的冬月,一位朋友嚷了句:“谁注意过下雪的天,竟有月吗?”这冷不丁的话竟把大家怔住了,谁都一下子说不真切,我也喟叹自己咋就疏忽了好几十年。
冬月里的一天,去好友家聚会,围炉夜话间猛然发现皓月临空。于是,趁着兴致结伴而出。沿着房前小路行走不远,便到了村口前的一片池塘。朋友说这片池子是他村子紧挨山坳边的人家经营养殖的。本来我们是顺路四处逛逛赏月的,及至走过去,见池塘一角枯败零散的荷叶残折着,歪跌在池中,池面上明显有星星点点的黑影浮动,并不像远看时那样纯净。寒月照在上面,不免凄清,兴致便低了许多。正待离去,忽听一声低低的咳嗽,我们这才注意到池边一间低矮简易房子半掩的门缝透出的光。
有了人声,便立即走了冷意。我们一行过去,发现那是经营池塘的那户人家的老伯。听说我们中有远来的客人,他竟连忙请我们进屋。虽说这四周的雪已融化殆尽,可那夜的月光仿佛格外皎洁,照出了村庄田地树木的轮廓。房内的陈设除堆放了些工具,一切都很简陋,唯能感到暖意的是门后墙角正烧着炭火的炉子。老伯有些歉意,他的眼神专注着我们,我们惬意时,他就快活了,还说这儿没有啥能招呼我们。暖白色的灯光下,大家的面庞都清晰可见,聊得顺口了,我们便知道了他们一家经营这池塘的来龙去脉、目前的实际情况。相处时间虽短,我还是隐隐感到老伯的生活是清苦的,情感也有些孤寂。此刻,我似乎也感受到一种晚岁的心境。辞别之际,老伯满面的歉意令我们不知说什么好,而他满眼的热望,已深深触动了我们每一颗心。
踏上归途,寒风中也酝酿着浓浓的乡情。为何这心里咋有种说不清楚的东西呢,那一夜的月或许知道。
【作者简介】张勇,笔名訥言,1964年生,热爱生活,喜欢悦读写作,大学文化。1982年以来已有600多篇论文、散文、杂文随笔、报告文学等体裁文章在《陕西日报》等省内外数十家报刊平台发表。有30多篇论文、散文、杂文随笔及获省级以上奖励作品入选《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三卷)》《商洛文学·获奖卷(1978~2022)》等版本。出版文集《案牍筆谈》。《世界文学》签约作者。
首届“盛世华夏”杯文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征文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0055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