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说几句又何妨
郑世兴

医生的一句话,能让患者感到无比亲切、温暖而铭记于心。
病人是深受身心双重痛苦的特殊人群,他们此时此刻最渴望从医护人员口中得到除药物治疗以外的语言安慰。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刚走上医疗工作岗位时,就听一位在某医院实习过的同事说了他当时所见的一件事:一位从农村来的病人到门诊就医,医生开了一张尿常规化验单,递到病人手中,说道“留点尿,化验一下。”不料,病人却把小便尿在化验单上,手持湿淋淋的化验单,送到了化验室,搞得化验人员哭笑不得。
我一直在思考,为何将尿在化验单上,这事揭示了在医患沟通中,清晰、明确且易于理解的重要性。医生作为专业知识的持有者,阐述问题要做到病人易于理解,应该考虑到患者的理解能力和背景,如此情况下,多说几句又何妨?
的确,病人在面对疾病时,往往还伴随着心理上的焦虑、恐惧和不安。在这种身心双重压力之下,咱们医生的角色就不仅仅是药物、手术治疗,更是病人情感上的重要支柱。医生的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是一个简单而耐心的倾听,都能对患者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个普通的感冒病人,医生嘱咐一句,“按时服药,注意休息,多喝点水”,病人都会认为这位医生对病人真好而更加信任。
这使我 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件事,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寿楠海教授,在给一位患者做手术,手术历时3个多小时,病人刚从手术室回到病房,他一分钟也没休息,从手术室出来即刻来到病房看望病人,患者还没来得及向他道一声辛苦,他却对病人说“让您受痛苦了。”病人在感动之余,更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后来病人到济南找寿教授复查,详细检查完之后,他亲切地拍着病人的肩头幽默地说,“好了,万寿无疆了”。之后几年在功能恢复的锻炼中,病人完全按照他的嘱咐一丝不苟地坚持着,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救死扶伤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天职,我们担负着人民生命健康的千斤重担。职业要求我们必须细致入微,所以就应努力提高职业素养,沟通技巧,不忘初心,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作者简介:郑世兴,济南市章丘区人,现居淄博市淄川区。副主任医师(退休)。正业从医,业余爱好读书、写作。常有散文、随笔等见诸各级报端。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