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令赋文一篇】:
年逾花甲赋怀
文/曾振华
夫人生至花甲之年,犹树之经霜历雪,而枝叶渐稀;如河之穿峡越壑,而波澜渐平。世人皆言,花甲当行减法之道,此理诚然,尤于学问艺术之途,更显其要。试观夫学者艺士,年至耳顺,若沉溺于无谓之应酬,周旋于负气之友人,则心神耗散,难有所成。故当去繁就简,屏芜存菁,专心致志,乃可望晚年硕果盈枝,身心康泰。
然吾亦有其异见,谓减法固当行,加法亦不可或缺。且勿论他事,单就朋友圈而言之,大体虽宜渐收其网,然于那些历年情深意笃、志同道合之知己良朋,则愈老愈当珍视之,多加联络,频致问候,深其情谊。盖此辈乃晚年之最大珍宝,幸福之源泉也。夫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况乎众友环绕,笑语盈堂,岂非乐哉?
又论及糟糠之妻,更是加法之重。年少之时,或忙于事业,或耽于逸乐,往往忽视枕边之人,未克尽关爱之意。及至花甲,方悟贤妻之重要,实乃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之伴侣。故当视妻如珍,多加呵护,相濡以沫,共度余生。如此,则晚景可享天伦之乐,夫妻和合,白首相守,岂不美哉?
夫人生如戏,花甲之年,已近剧终。然回首往昔,诸多经历,皆成回忆。加减之间,实乃人生智慧之体现。减法者,去其冗杂,留其精华,使心神得以安宁,事业得以精进;加法者,增其情谊,厚其恩爱,使人生得以圆满,晚景得以温馨。
且夫学问之道,亦需加减并用。学者当去其浮躁,存其沉静,方能在浩瀚学海中,觅得真知灼见。然亦需广纳博采,结交良师益友,以增其见识,拓其视野。如此,则学问可望日新月异,成果丰硕。
艺术之路,更是如此。艺术家当减其俗念,增其灵感,方能创作出超凡脱俗、感人肺腑之佳作。若沉溺于名利场中,与世俗同流合污,则艺术之灵魂将荡然无存。故当远离尘嚣,清心寡欲,以纯净之心,感悟生活之美,抒发胸中之臆。
花甲之年,加减之道,实乃人生之要义。吾辈当以此为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人生之旅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智慧与温馨。愿诸君皆能明了此理,行加减之道于人生途中,则晚年可望安康喜乐,福寿绵长。
余作此赋,以念良朋诸友之谊,并抒吾之心中所感。
甲辰十月廿八日于湘西锦江河畔

知青凝聚韶山情
文/曾振华
全国知青聚韶山,
四面八方来纪念;
川流不息人攒动,
缅怀崇敬心中欢;
参观旧居怀伟人,
瞻仰铜像献花蓝;
井然有序排好队,
虔诚走进纪念馆;
了解峥嵘岁月事,
革命精神代代传;
怀念领袖毛主席,
砥砺奋进永向前。
(幸福生活万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