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暮穷途》(五十二)
作者/三木秉风(周凤森)
易经是东土文化的百经之首
中国是个极其重视历史的国度,所以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非常清晰,中华文化的最源头文化是太极阴阳文化,即伏羲氏“一画开天,文明肇始”,中医文化、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及其它诸子百 家文化皆为太极文化的分支文化,因为《易经》被先秦诸子百 家共尊为“百经之首、文化之源”。除秦朝短暂专用“法家治理”秦国外,自西汉到清末二千多年时间里,中国社会的治理模式基本是“以儒为主”“法道补充”的格局,后人称之为“德主刑辅”,道家无为而治、儒家中庸之治,法家依律而治相互映辉,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次大治如“文景之治”及“贞观之治”却是由道家的“无为而治”承担的。儒道两家虽然对“道德”的理解存在差异,但都看到了“道德”的自发性、自觉性、自律性在社会秩序维护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看到了以国家强权作后盾、“法治”强势力量对民众“自由及人权”的伤害和反抗,秦朝灭亡后的历代王朝几乎没人改变“德主刑辅”的国家治理模式。
美国建国时间很短,几乎没有自己的文化积淀,其文化大多是欧洲文化特别是英国文化的“舶来品”或“嫁接文化”。所以美国人价值观混乱已在“情理”之中! 东土文化之根起源于易学太极圆内的阴阳之变。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其源头却简单易知。如果我们逐渐涉入中国文化的深水区就会发现,中国文化几乎离不开太极之“道”,“道”如长线般将天道、地道、人道等中国文化贯穿其中,且古今一致、前后相随,简洁明快、融汇贯通,此道在世间以易道扬理简约而知(即天时地利人和之天人合一)。比较而言西方文化则观点林立,派别丛生,争鸣千年,莫衷一是。自古希腊古罗马起,至今二三千年里,西方的文化哲学科学等几乎没有形成前后一致的思想体系,而且相互贬挞乱象环丛。
东土文化经典如海,如百经之首《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孝经》《六祖坛经》等以及其他各类经典文献,它们自产生时起直至中华民国“新文化运动”止,这些巨著文典在中国历史上就从来被人怀疑过真伪!为什么?不管经典假借谁人之手而作,然而这些经典所记载内容却都是大道的化身,都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高度概括!凡是慧眼慧心之人,一旦领略到中国文化之精神魅力从此一生会爱不释手沉醉其中。
中国文化用易经中之“易”字就完全概纳,易就是简易、变易、不易的结合总称,它将宇宙本体、宇宙意识、宇宙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用一个“易”字即可全盘揭示,宇宙本体及运动规则是“不易”的,宇宙意识是“简易”的,宇宙现象是“变易”的。而佛教几千万字大藏经典也仅用“性相识之一合相”道理诠释宇宙全部。当世界上大多数人衣食无忧解决了生存问题时,却忽然发现由于思想混乱、价值取向混乱、意识形态混乱引起的灵魂徬徨与思维浅薄为生命的质量带来阴影,精神飘渺无所归依!如何解决世界思想乱象,也许中华文化的融合过程会为人类提供某些启示或借鉴。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